擴容曙光已現 數家銀行積極申請設立AIC

擴容曙光已現 數家銀行積極申請設立AIC
2025年03月19日 02:01 上海證券報

  ◎記者 常佩琦

  部分商業銀行正積極爭取股權投資的“入場券”。近日,金融監管總局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擴大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的通知》(下稱《通知》)提出,支持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發起設立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上海證券報記者了解到,數家銀行正在積極申請設立金融資產投資公司。

  業內人士認為,監管部門持續推動AIC股權投資試點擴容擴圍意義深遠。隨著AIC股權投資試點持續擴容,更多科創企業和民營企業將迎來海量“源頭活水”,而地方政府、金融機構和產業資本協同發展的廣闊空間也將打開。

  部分銀行積極申請設立AIC

  記者獲悉,數家全國性銀行正在積極申請設立AIC。自2017年設立AIC以來,目前僅有五家大型商業銀行設立了AIC,其業務以債轉股投資為主。

  多位受訪中小銀行人士表示,目前尚無相關規劃。也有城商行躍躍欲試,稱希望后續被納入試點范圍。

  “建議監管部門考慮針對科技金融業務較強、具備相應投資能力的頭部城商行,進一步擴大AIC股權投資試點范圍,允許設立AIC。”一位華東地區城商行人士說。

  希望獲得AIC牌照,正是銀行業渴望參與股權投資的縮影。2021年12月,原銀保監會印發了《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指導意見》,提出鼓勵AIC在業務范圍內,在上海依法依規試點開展不以債轉股為目的的科技企業股權投資業務。

  2024年以來,推動AIC股權投資試點擴圍的進程明顯加速。“去年我們將試點擴大到全國18個城市,取得積極成效,簽約金額已經超過3500億元。今年計劃進一步擴大試點區域,并允許更多金融機構參與進來。”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云澤稱。

  中金公司研究部銀行業分析師林英奇認為,頭部大行和股份行申請AIC牌照的動機更大,因為這些銀行資本實力強、綜合化經營需求迫切,可通過AIC整合集團資源,提供投貸聯動等綜合性服務。此外,部分規模較大的城農商行在地方科創企業服務中具備客戶和場景優勢,也可能希望通過設立AIC加大對當地的股權投資。

  不過,一位銀行業資深分析人士直言,真正具備股權投資能力的中小銀行并不多,現階段試點范圍進一步放寬至城農商行的概率不大。

  AIC試點擴容用意深遠

  AIC正成為銀行參與科技金融的“利刃”,更有利于銀行撬動更多社會資本,織就多元化資金“生態網”。

  《通知》提出,支持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發起設立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穩妥有序增加參與試點的機構數量,有利于調動更多資金和資源參與試點,進一步加大對科技創新和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

  在國信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王劍看來,AIC股權直投業務試點的擴大有利于銀行豐富業務板塊,全面服務科技企業。

  多位銀行業分析人士認為,如果后續更多大行和股份行獲批開展相應業務,既能有效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水平,還將有效穩定銀行業整體的凈利潤水平和抗風險能力,對于推動行業健康發展和銀行輕資本轉型均有積極意義。

  隨著AIC股權投資試點持續擴容,地方政府、金融機構和產業資本協同發展的廣闊空間得以打開。

  一位私募股權投資人士告訴記者,試點城市引入AIC設立科創基金,有助于使地方政府引導基金與金融資本有效結合,帶動更多社會資本進入。“AIC不僅帶來了資金,還給地方引入先進經驗及理念,有利于提升區域經濟發展競爭力。”

  從“投安全”到“投成長”

  出于“求穩”“求安全”的天然需求,AIC與生俱來地帶有銀行“債性”思維。

  當前,AIC股權投資業務有三大難題待解:一是科創高風險、高不確定性,AIC風險管理能力面臨挑戰;二是股權投資業務風險權重較高,AIC資本補充機制受限;三是AIC面臨退出困境。

  業內普遍認為,AIC需要從“投安全”過渡到“投成長”。“AIC需要轉變理念和打法,將股權投資作為增強銀行服務‘五篇大文章’能力的關鍵一招,使股權投資成為銀行重要的科技金融產品。”交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蔚認為。

  林英奇建議,AIC可考慮對科創類股權投資設定更長期限(如5年至7年)、容忍階段性賬面虧損;還可與地方政府、擔保機構共建風險補償池,如按投資額一定比例計提風險準備金,降低科創企業項目風險。

  針對AIC的退出難題,林英奇認為,可探索通過AIC母行客戶資源促成并購,推動被投企業與產業鏈龍頭合作;亦可通過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或私募股權二級市場轉讓份額。

  “讓AIC真正成為‘投早、投小、投創新’的耐心資本,需從多方面著手。”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首席專家、主任曾剛提出五點建議:一是聚焦早期項目,制定明確的投資策略,通過小額多投的方式分散投資風險;二是加強專業團隊建設,能夠識別和評估具有潛力的創新項目;三是采用長期投資視角,避免短期收益壓力影響投資決策;四是增強政策支持,通過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等激勵措施,提高投資積極性;五是完善創新生態系統建設,為初創企業提供更多的成長支持。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張文

股權投資 銀行 銀行業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3-26 中國瑞林 603257 --
  • 03-24 首航新能 301658 --
  • 03-18 開發科技 920029 30.38
  • 03-17 浙江華業 301616 20.87
  • 03-14 浙江華遠 301535 4.92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