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丨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3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1-2月份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0%,比2024年全年加快0.5個百分點;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比上年全年加快0.1個百分點;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4.1%,比上年全年加快0.9個百分點。
總體來看,1-2月國內經濟起步平穩,生產、消費和投資增速均好于市場預期。
在出口放緩背景下,我國工業生產仍保持較快增長。其中,制造業增長6.9%。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6%,比上年全年加快2.9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9.1%,加快0.2個百分點。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到4%以上,房地產投資和銷售等主要指標降幅收窄,基建投資保持發力。1—2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9.8%,降幅比上年全年收窄0.8個百分點;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同比分別下降5.1%和2.6%,降幅分別比上年全年收窄7.8和14.5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5.6%,比上年全年加快1.2個百分點。其中,水利管理業投資同比增長39.1%,延續了2024年9月以來的高增態勢;地方財政主導的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增速回正,同比增長2.6%。
消費增速繼續回升,以舊換新相關商品銷售較好。限額以上單位通訊器材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家具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26.2%、21.8%、11.7%、10.9%。不過整體看,與往年春節前后相比,今年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偏低,較上年同期放緩1.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物價保持低位運行。1—2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同期下降0.1%,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比上年同期下降2.2%。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資深研究員、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張斌認為,當前我國經濟運行面臨的各項挑戰中,擺在首位的仍是需求不足,同時需要關注美國對我加征關稅帶來新的負面沖擊。2025年如果能通過提高有效需求,把通貨膨脹率提升到2%左右的合理水平,將有利于提升企業和居民收入,提升社會預期,化解各方面風險隱患。把中國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對于應對外部環境變化也是最好的準備。
宏觀政策的實施力度是2025年宏觀經濟復蘇能否加力提速的關鍵。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求財政政策要持續用力、更加給力,將赤字率提高至4%左右,同時持續優化支出結構,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費、增后勁;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適時降準降息。
張斌表示,相信政府工作報告的各項部署,將為今年中國經濟復蘇提供更加堅實的支撐。具體而言:財政政策應充分實現預算支出;貨幣政策應繼續落實“有力度的降息” ,持續下調政策利率直到實現核心CPI穩定在2%左右,同時可新增4-5萬億PSL支持公共投資建設,保持人民幣匯率寬幅區間浮動的匯率體制。此外,應促進房地產市場盡快企穩,可能需要對房地產企業進行系統性重整。
張斌認為,打破需求不足局面需要擴大消費和擴大公共投資共同發力。從惠民生、促消費角度來看,擴大公共投資也是短期內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見效最快的支撐手段。
據“CF40研究”測算,如果同時考慮城市流動人口市民化對于常住地教育、就醫、享受基本公共設施和服務等產生的增量需求,以及包括保障房建設等在內的城市存量公共設施和服務質量提升需求,未來五年二者共需公共投資增量約31萬億元。我國通過公共投資提升城市活力、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促進經濟增長仍有十分充足的空間。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是一家非官方、非營利性的專業智庫,定位為“平臺+實體”新型智庫,專注于經濟金融領域的政策研究。)
責任編輯:張文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