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時報
近一段時間以來,支持民營經濟的暖風勁吹。《政府工作報告》7次提及“民營”,釋放了激發民營企業活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積極信號。
3月17日,中國銀行業協會聯合全國工商聯發布《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倡議書》(以下簡稱《倡議書》),號召銀行業金融機構從堅持政治引領、強化責任擔當,優化信貸服務、護航民企發展,加強產品創新、提升服務質效,深化助微計劃、精準滴灌小微,共建親清同行、實現合作共贏,強化多維賦能、凝聚發展合力等六方面,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企業做優做強提供有力支持。

此次發布會上,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信銀行、北京銀行、北京農商銀行、浙江網商銀行積極響應《倡議書》號召,表示將多措并舉精準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銀行業金融機構要以長期主義深耕民企服務,建立“善貸”“愿貸”“敢貸”長效機制,同時創新多元金融服務,賦能民企全周期成長。特別是要優化信貸服務和加強產品創新,借助科技手段提升服務效率,構建多方協同的金融服務生態,為民企提供更加精準、靈活、高效的金融服務。
工商銀行:未來3年為民企提供投融資不低于6萬億元
工商銀行堅決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持續加大對民營經濟的支持力度,承諾未來3年為民企提供投融資不低于6萬億元,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的資源配置力度。成立總規模800億元的工商銀行科技創新基金,定位耐心資本,以股為主,股債貸保聯動,持續加大對硬科技、民營經濟的支持。
工商銀行將積極響應倡議,落實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一是聚焦主責主業,發揮好“主力軍”作用。創新金融產品,優化審批流程,降低融資門檻,強化全產業鏈、全生態客戶融資支持。用好工銀科技創新基金,引入耐心資本,進一步暢通股、債、貸全口徑融資渠道。助推政策全面傳導,推動信貸資金直達快享,降低企業融資綜合成本。二是強化服務支持,發揮好“生態圈”作用。加強與銀行等金融同業協作,構建資源共享、風險共擔、互利共贏的金融生態圈。三是聚力服務創新,發揮好“推進器”作用。利用自主可控的千億級AI大模型,著力破解民企融資痛點難點,打通信用、信貸、信息的傳導鏈條,更好匹配民營企業金融需求和金融機構金融供給。
農業銀行:到2025年底民企貸款余額預計超7.5萬億元 年增速超15.3%
近年來,農業銀行出臺多項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的政策舉措。截至今年2月末,該行民營企業貸款余額突破6.8萬億元,新發放民營企業貸款占比超過60%。民營企業有貸客戶數已接近800萬戶。縣域民營企業貸款余額突破3.4萬億元。科技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制造業領域貸款中,民營企業貸款占比均超過50%。
農業銀行將積極響應銀行業協會、全國工商聯倡議,強化“三個融合”,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支持民營企業。到2025年底,全行民營企業貸款余額預計超過7.5萬億元,年增速15.3%以上。一是融合城鄉金融服務網絡,聚焦服務“三農”和實體經濟主責主業,發揮農業銀行點多、面廣、橫跨城鄉優勢。二是融合集團綜合服務能力,做優信貸、投資、金融租賃、股權投資等綜合化服務。三是融合科技金融服務手段,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以金融科技賦能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中信銀行:2024年末民企債務融資工具承銷金額550億元
據介紹,中信銀行堅持頂層推進,加強統籌規劃引領,制定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實施方案。截至2024年末,該行民營經濟貸款余額1.35萬億元,較年初增長超千億元,服務民營企業超5.5萬戶。堅持體系化保障,加強政策資源支撐。其中,單列民營企業貸款考核指標,提升考核權重,配置補貼、費用和薪酬等資源保障,設置民營企業貸款不良容忍度。按照“應免盡免”原則落實盡職免責,全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盡職免責比例超過98%。按照“應續盡續”原則加大續貸力度,2024年末全行中小微企業續貸余額增幅超過100%。
值得關注到的是,中信銀行持續暢通融資渠道,擴大民營企業債券投融資服務半徑。積極通過股票回購增持貸款、債券融資、并購貸款等產品,助力民營企業拓寬融資渠道。2024年末,該行民營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承銷金額550億元,位居全市場第一。作為股票回購增持專項貸款市場首6家貸款銀行之一,公告簽約金額42億元。近期已成功落地市場首批科技企業并購貸款創新試點項目。
北京銀行:以全國1%的金融資產覆蓋全國14%的專精特新企業
北京銀行長期以來高度重視民營經濟金融服務,是民營企業的堅定“同行者”,形成了深厚合作基礎。2020年至今,“首貸”支持企業超1.8萬戶,發放貸款超千億元。目前,服務專精特新企業超2萬家,貸款余額突破千億元,以全國1%的金融資產覆蓋了全國14%的專精特新企業。與此同時,北京銀行持續提升數智服務水平,建設“小巨人”四位一體普惠金融“線上綜合服務平臺”,實現民營企業融資服務貸前、貸中、貸后全流程線上化、智能化、AI化操作。2024年推出“統e融”一站式融資服務平臺,實現申請極簡化、操作極簡化、放款極簡化,創新打造“以客測額”新模式。截至2024年末,“統e融”累計申請38182戶,授信余額209億元,95%以上都是民營小微企業。
北京農商行:2024年普惠小微貸款規模同比增速超過33%
北京農商銀行圍繞小微企業、科技創新、“專精特新”、綠色低碳、產業基礎再造工程等重點領域,持續加大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2024年,該行民營經濟貸款余額超過470億元,較年初增速超過30%,占各項貸款比重逐年上升,其中小微及涉農貸款占比超過80%,科創、綠色、制造業等重點領域服務持續提升。
小微企業是民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北京農商銀行針對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點和痛點,簡化審批流程、提高貸款效率。2024年,普惠小微貸款規模同比增速超過33%,供應鏈業務累計服務小微供應商超過4800家。2024年積極落實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成立總行和分支行兩級工作專班,快速搭建起“政府+銀行+企業”三方聯動的高效服務機制,實現累計授信1369戶,授信金額77.7億元。
網商銀行:“大雁系統”已識別9大產業鏈上2100萬小微企業
據介紹,截至目前,網商銀行已經累計服務超過5300萬小微經營者,他們當中,有線上電商,有線下小店,有產業鏈上的供貨商、經銷商等。網商銀行服務的客戶,9成以上都是民營屬性。和其他銀行服務民營經濟的客群相比,網商銀行服務的是民營經濟中最毛細血管的群體。根據統計,他們當中,近80%是首次獲得銀行的經營性貸款,超半數來自縣域及農村地區,戶均貸款金額僅為7.2萬元,是過去金融服務比較難觸達的群體。
網商銀行正在用AI技術重新識別產業鏈的小微企業。該行自主研發的“大雁系統”,通過大模型的知識抽取能力構建產業鏈圖譜,讀取海量的商品信息、企業關系信息,篩選全產業鏈上下游的小微企業,然后通過信息解析能力,快速識別小微企業的經營狀況。目前,大雁系統已識別了9大產業鏈上2100萬小微企業。

責任編輯:秦藝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