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總結:
1.歐洲央行寬松抗衰退預期顯現,分析師下調歐元區通脹預期,料歐洲央行利率今年降至2%以下:
接受調查的經濟學家表示,由于通脹率料將在2026年初低于歐洲央行目標,該行今年將把借貸成本降至2%以下,降幅超過此前預期。
月度調查顯示,繼迄今已實施的七次25個基點的降息之后,6月和9月可能還會進一步降息。這將使存款利率從目前的2.25%降至1.75%。在上一次調查中,受訪者認為在整個調查期間存款利率將保持在2%。
不過,分析師預測歐洲央行將在2027年第一季度再次加息至2%,使得對調查終點(2027年第三季度)的預測保持不變。
分析師們下調了通脹預期,目前預計2026年前兩個季度的物價漲幅平均為1.7%和1.8%,而上次調查的預期為1.9%。
官員們最近對通脹發表了樂觀的言論,并準備進一步降低借貸成本,下一步行動可能在6月。由于歐洲經濟疲軟,尤其是受到美國總統特朗普貿易關稅的影響,市場預計今年還會有兩到三次降息。
上周五,立陶宛央行行長Gediminas Simkus表示,由于歐元區經濟尚未感受到美國關稅的全部威力,而且能源價格下跌和歐元走強等“明顯的反通脹力量“正在發揮作用,6月再次降息是“必要的“。
他補充說,“6月之后可能還會有一次降息“,但時機尚不確定。他說,這一舉措可能在7月、9月甚至12月實施。
芬蘭央行行長Olli Rehn周五也表示,如果歐洲央行的新預測證實通脹放緩、增長勢頭減弱的前景,他將支持下月降息。
不過,歐洲央行執委會成員Isabel Schnabel周五敦促謹慎行事,認為在不確定性上升的環境下,“穩健“的政策和將利率保持在當前水平附近是最合適的。
歐洲央行6月的預測將在這些決定中發揮關鍵作用。3月,歐洲央行預測今年經濟增長0.9%,2026年和2027年分別增長1.2%和1.3%。
首席經濟學家Philip Lane上月表示,貿易緊張局勢使前景黯淡,但“重要的是要說這只是小幅下調“,因為經濟仍在增長。歐元區第一季度產出甚至出人意料地增長了0.4%,是前一時期增幅的兩倍。
在通脹方面,歐洲央行3月預計2026年和2027年通脹率將從今年的2.3%放緩至1.9%和2.0%。一些政策制定者已經暗示可能會下調預期,這加劇了有關通脹可能再次低于歐洲央行2%目標的討論。
但4月份通脹率出人意料地穩定在2.2%,一項基礎指標躍升至2.7%,遠高于分析師的預測。
接受調查的經濟學家認為,歐洲央行今年的降息幅度將超出此前預期,因通脹率到2026年初預計將低于該行目標。一項月度調查顯示,在七次下調利率25個基點后,歐洲央行可能在6月和9月進一步采取行動。這將使存款利率從目前的2.25%降至1.75%。
2.歐洲承諾投資6億歐元吸引美國科學家:
據《科學》報道,在近日于法國索邦大學舉行的會議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發起了一場“為了科學選擇歐洲”的新運動,并宣布歐盟將在2025至2027年間新增5億歐元預算,旨在使歐洲成為一個吸引研究人員的地方。
法國總統馬克龍也在會上表示,法國將從其540億歐元的“法國2030”投資計劃中撥出1億歐元用于吸引國際人才,并計劃動員私營部門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資。
“不幸的是,當前,對基礎、自由和開放研究的投資正遭到質疑。”馮德萊恩表示,“這是多么大的誤判。”她強調,歐洲選擇“將研究與創新、科學與技術置于經濟核心”。
雖然具體資金分配方案還未出臺,但多個領域的研究將得到優先支持,包括健康、人工智能、太空、氣候、能源、量子技術、半導體、生物多樣性等。
馮德萊恩還提出設立新的7年期歐洲研究委員會(ERC)“超級資助”項目,面向“最頂尖”的研究人員,支持其長遠規劃。她指出,2027年前,ERC將增加學者遷居歐洲和建立實驗室的補助——從100萬歐元提高至200萬歐元。
自法國在線平臺“選擇法國的科學”4月中旬啟動以來,已吸引來自157個國家的3萬名訪問者,其中34%來自美國。已有數百名科學家提交了赴法繼續職業生涯的申請。
盡管歐洲的資金無法填補美國科研預算削減的數十億美元缺口,但部分科學家對歐洲的舉措表示歡迎。法國科學院前院長、免疫學家Alain Fischer認為,6億歐元“不算多,但也絕非微不足道”,希望“其他國家能效仿此舉”。
Fischer同時贊賞政界對科學自由和知識價值的堅定承諾,“這些理念再怎么強調都不為過”。馮德萊恩在會議上表示:“歐洲不會在原則上妥協,歐洲必須始終是學術與科學自由的沃土。”
兩位領導人均承認歐洲科研體系存在官僚主義嚴重、基礎研究商業應用轉化滯后等問題。馬克龍指出:“過去30年間,美國模式的效率遠超歐洲。”
加拿大政府首席科學顧問Mona Nemer認為,要使歐洲科研模式如北美般“靈活”仍面臨重大障礙。她建議歐洲“針對科研生態系統出臺整體性方案”,并提醒“若基礎設施投資不足,僅靠資金吸引人才難以奏效”。
5月12日周一期間,歐盟再次發出強調聲明指出,將花費6億歐元“吸引因特朗普政策而被解雇的美國性別和氣候科學家”。
5月13日周二,歐元區在基本面上暫無重要數據和事件公布。市場正聚焦于今日北京時間晚上20點30分,美國即將公布的4月通脹數據CPI指數。
經濟資訊

德國房地產市場企穩。5月12日,德國VDP銀行協會數據顯示,一季度商業地產價格環比上漲2.3%,連續第二季度回升,且增幅顯著高于去年四季度的0.5%,標志著自2022年初陷入歷史性衰退后,行業初現企穩跡象。VDP首席執行官延斯·托爾克米特稱,當前價格趨勢積極但“不宜高估”,貿易沖突、高債務利率風險及低交易量仍存隱憂。
德國房地產危機始于2022年,商業地產(含辦公及零售物業)價格暴跌,多家開發商破產。相比之下,住宅市場更為穩定,價格漲幅更大且新貸款增加。近期監管放松政策亦釋放積極信號,政府4月宣布放寬部分限制以緩解行業壓力,顯示對危機沖擊的擔憂有所減輕。不過,商業地產仍承壓,復蘇基礎尚不穩固。VDP指數雖提供樂觀線索,但行業徹底扭轉頹勢仍需時間。分析指出,若利率環境改善及經濟回暖持續,或為德國房地產業注入更多復蘇動能。
政治資訊

5月12日,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表示,歐盟債務規則不會阻礙德國新政府的擴張性支出計劃。德國議會3月批準大幅增加國防等領域的公共投資,引發是否違反歐盟財政規則的爭議。林德納稱正制定2025年預算草案,預計6月明確赤字限額問題,并強調德國經濟增長對歐洲的積極意義。由保守派總理梅爾茨與社會民主黨(SPD)組建的新聯合政府,計劃通過減稅、提高最低工資及削減能源價格、官僚主義等措施刺激經濟。德國作為七國集團中唯一連續兩年零增長的國家,面臨美國特朗普政府加征關稅的威脅,或陷入戰后首次“三連衰退”。
林德納支持歐盟對美貿易立場,稱愿對話解決爭端,但也為談判破裂做好準備。歐盟委員會同日提議,若美國不撤銷鋼鋁關稅,將對高達950億歐元的美國商品采取反制措施。此舉凸顯歐美貿易摩擦升級背景下,德國在平衡國內經濟復蘇與歐盟財政紀律上的雙重挑戰。
金融資訊

5月12日,美中宣布未來90天互降部分商品關稅,提振歐洲股市。泛歐STOXX600指數收漲1.2%,德國DAX及英國富時同步上行。貿易緊張緩和緩解市場對全球增長擔憂,礦業股(SXPP指數)因工業金屬漲價上漲5%,物流巨頭馬士基、哈帕格-勞埃德分別飆升11.2%和13%,運動品牌彪馬、阿迪達斯漲幅達6.5%和3.8%。
醫療板塊受特朗普擬簽行政令壓降藥價影響早盤承壓,但最終回升0.5%,羅氏、賽諾菲等收漲。諾和諾德因禮來減肥藥試驗數據優于其產品股價微跌。國防股受俄烏可能和談預期沖擊,Hensoldt、萊茵金屬分別跌11.6%和5.9%。此外,意大利裕信銀行一季度利潤超預期,上調2025年目標,股價漲4.2%。市場對歐央行降息預期降溫,但分析指出政策不確定性仍存。
地緣戰事

5月12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重申要求俄羅斯自當日開啟30天無條件?;?,并稱愿赴土耳其與俄總統普京直接談判,強調停火是結束戰爭的第一步。普京則拒絕立即?;穑刺嶙h13日在伊斯坦布爾重啟“無條件談判”,稱可協商停火,但須基于2022年中斷的談判框架,即烏克蘭保持中立、承認俄占烏領土等條件。雙方互相指責破壞此前停火協議。
美國總統特朗普施壓烏方接受談判,稱若失敗將影響美對烏援助。歐盟多國領導人力挺?;鹛嶙h,威脅加大對俄制裁。土耳其作為調停方,表示愿主辦會談并推動可持續和平進程,凸顯其地緣角色。分析指出,雙方均試圖將談判僵局歸咎對方,以應對特朗普可能重返白宮后對局勢的干預壓力。俄烏沖突持續逾兩年,深陷軍事僵局與地緣博弈,和談前景仍不明朗。
技術謀攻
1.技術總結:
5月12日周一,美元指數在周末期間的亞洲大國與美國在瑞士舉行首次會晤協談中獲得樂觀進展支撐。雙方均表示取得了重大進展,并在貿易和經濟問題上達成了共識,初步建立磋商機制。盡管這一結果似乎在市場意料之內,但確實標志著雙方在貿易協談進程上邁出了重要一步,明顯具有建設性意義。因此,自亞洲市開盤后,美元指數受關稅緩和樂觀情緒帶動大幅攀升,進一步確認上漲走勢。市場風險偏好回升,資金回流美元資產,從而對歐元匯價構成相對壓力。周一期間,歐元自亞洲市開盤后創下的日內高點1.1242價位水平大幅下挫,日內進一步刷新4月10日以來低點至1.1071價位水平。
除此以外,自本周末瑞士日內瓦亞洲大國與美國的會晤后,雙方跨出的“第一步”充分緩解了市場對全球貿易摩擦升級的擔憂,同時,市場焦點轉向歐美貿易戰的持續化發展。上周,歐美貿易戰的持續升級對比美國對于亞洲大國以及英國的積極談判而言,大幅提升美元資產回流,削弱了歐元作為風險貨幣的吸引力。與此同時,昨日市場期間歐洲央行的寬松預期與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強硬“鷹派”立場再次拉開更大性質的政策差異。從而導致歐元匯率在G10貨幣中的表現顯著低迷。
盡管如此,Amundi資管全球外匯主管Andreas Koenig仍然對歐元持樂觀態度。盡管圍繞貿易戰的不確定性仍在繼續,歐元在4月動蕩的幾周內啟動的力量不可能輕易消除。Koenig認為,“歐元升值是一種結構性變化,可能比我們目前想象的要持續得更長、更遠。”荷蘭合作銀行外匯策略主管Jane Foley表示:“關稅已經推高了美國商品的價格,而歐元走強將使它們變得更加昂貴。歐元的另一次突然飆升可能會令人不安。”就目前而言,許多人都看好歐元。德意志銀行今年1月還在預測歐元兌美元今年將跌破平價,但現在預計歐美將在12月前升至1.20,到2027年底進一步攀升至1.30。
這一預期也在歐元技術結構上即將充分體現。根據日圖級別技術指標顯示,匯價已跌破200日均線1.1200支撐區域水平,并遠離已逐步遠離此前為其提供相對支撐的1.1300,以及1.1260區域水平。短期均線呈空頭排列。MACD指標顯示,DIFF(0.0044)低于DEA(0.0089),柱狀圖負值擴大,顯示下跌動能正在增強。14日RSI已從此前強勢區域的55指數上方拐頭向下傾斜至43指數區域,盡管尚未進入超賣區間,但暗示仍有下行空間。
與此同時,歐元昨日期間強勢跌破多頭防線1.1150區域水平,并已臨近多空交織的短期關鍵轉折點1.1050區域水平。如若該區域支撐被有效跌破,則短期下行目標將有望看向1.0870區域。同時該區域也是歐元整體看漲走勢結構的“最后防線”。如若短期內,該結構性支撐被有效突破,則以上對歐元看至1.20美元,甚至1.30美元的預期或將進入重新審視定價結構。
總體而言,歐元在未能成功進入1.1200/1.1150價格區域之前,短期偏向于空頭對待,需謹慎關注下方1.1050以及1.1000區域支撐跌破風險。然而,歐元只有在收復1.1200關口失地后,才有望形成新一輪的反彈空間。
2.交易指標總結:



3.短線策略解析:

歐元短線交易區間關注:
1.1120-1.1050
當前,亞洲大國與美國之間的關稅貿易協談已達成的“初步”共識暫告一段落。市場在逐步消化該則消息后,焦點正轉向歐美之間持續升級的貿易戰局勢。除此以外,市場焦點正集中于今日北京時間今晚20點30分,美國勞工部將公布的4月通脹指標CPI數據。相較3月數據,市場普遍預期4月的CPI數據將顯示通脹已至階段性頂峰。
上月,美國CPI數據意外降溫。3月CPI環比-0.1%,創近五年新低,核心CPI同比2.8%,為四年來最低。
盡管數據顯示美國消費者面臨的通脹壓力有所緩解,但這種良好態勢可能難以持續,特別是在特朗普推出全面關稅政策之后。這只是通脹風暴來臨前的平靜,”摩根大通資產管理首席全球策略師David Kelly在彭博電視采訪中表示。
根據彭博社對經濟學家的調查,美國4月核心CPI(不包括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成本)預計將上漲0.3%。
路透社與益普索集團4月初發布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多數美國民眾正為日常消費品價格上漲作準備。73%的受訪者認為,在針對幾乎所有進口商品的新關稅生效后,日常購買商品的價格未來6個月將會上漲。
相較3月數據,市場普遍預期4月的CPI數據將顯示通脹已至階段性頂峰。
荷蘭國際集團(ING)經濟學家奈特利(James Knightley)表示:“4月份的通脹數據可能會顯示,隨著關稅的影響開始顯現,通脹壓力持續上升,有證據表明價格會先發制人地上漲。”他說,6月可能是價格上漲更加明顯的時候。
如若今日美國CPI數據如市場預期般顯現階段性峰值,則需謹慎歐元強勢跌破1.1050區域支撐后,將回撤目標展望至1.1000附近區域水平。
盡管美國CPI數據若打破市場預期,保持溫和,為歐元看跌走勢創造反彈轉口,但仍需關注1.1120附近區域水平帶來的短線壓力。歐元只有在有效突破該短線區域阻力后,才有望反彈測試1.1150附近區域水平。但在其未能成功收復1.1150區域之前,歐元短線仍然偏向空頭對待。與此同時,歐元在成功收復1.1200關口后,才可為其迎來后續反彈機會。
總體而言,歐元需謹慎關注跌破1.1050區域支撐風險。但1.1000整數關口或為其帶來技術買盤反彈轉口。與此同時,在其短線未能收復1.1150,甚至1.1120區域之前,短線仍然偏向空頭對待。歐元短線走勢路徑可參考:
上升: 1.1120-1.1150-1.1200/1.1180
下跌: 1.1050-1.1000-1.0950
?。ㄞD自:領盛Optivest)

責任編輯:郭建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