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信遭央視315曝光 年化近6000% 合作方現百融金服、曠視科技、算話征信等

人人信遭央視315曝光 年化近6000% 合作方現百融金服、曠視科技、算話征信等
2025年03月15日 21:31 藍鯨財經

專題:2025年金融315投訴曝光臺

  藍鯨新聞3月15日訊(記者 黃玉潔)3月15日,據央視財經,在眼下一些平臺熱推的短視頻評論區里,密密麻麻的留言映入眼簾,粗略一數,竟有幾千條之多,而仔細翻看就會發現,這些留言中都在反復出現一個高頻詞——“電子簽”。

  不僅是短視頻平臺,在其他網絡社交媒體上,大量相似的借款成功案例、求借款留言一股腦兒地涌現出來。用電子簽在陌生人之間借錢的方式,并不靠譜。

  據央視315晚會報道,借貸寶、人人信等電子簽平臺上電子借條幾乎不監管,利率竟然可以高達2234.69%。

  有借款人表示,其借款走的人人信,借了30000元,到賬14000元,約定還30000元,扣除了16000元,說是利息。

  人人信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馬俊,注冊資本2260萬元,成立于2015年8月。經營范圍包括會議及展覽服務、數據處理服務、企業管理咨詢等,由馬俊全資持股。天眼風險信息顯示,該公司涉及多條法律訴訟信息,案由為民間借貸糾紛。

  人人信官網信息顯示,其自稱公司是綜合信用服務平臺,7年穩定運行,60個簽約場景,100萬份信用報告,9000萬條履約記錄。

  公司使用場景包括:電子借條--熟人借款登記;電子白條--應收帳款登記;擔保交易。

  人人信的增值服務包括:風險監測;履約提酲;發律師函;下載憑證。

  據人人信官網展示,其合作機構有:浦發銀行北京銀行、百融金服、曠視科技、算話征信、考拉征信。

  據央視報道,人人信對平臺上線上線下分開操作利率的違規玩法同樣采取了放任不管的態度。當記者詢問如何規避高利貸的監管風險時,李經理介紹了電子簽借錢行業,規避法律監管的“秘笈” 。

  人人信科技有限公司 李經理:

  你要做賬號,不能拿自己名去做。為啥讓你做賬號呢,是因為有一種人他會追息。

  記者:

  他去法院打官司,把他多給的部分要回去,是吧?

  人人信科技有限公司 李經理:

  是的,現在就這樣支持的,一點轍沒有。

  記者:

  你們處理過這種追息的嗎?

  人人信科技有限公司 李經理:

  他連平臺都告。

  記者:

  平臺在中間起啥作用了?不就簽個條嗎?

  人人信科技有限公司 李經理:

  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只知道平臺,他找不著放款人。

  人人信的這位產品經理告訴記者,目前他們平臺上的放款方,很多都是通過做假賬號來規避法律風險的,目的就是讓受害人找不到起訴對象。但人人信這類電子簽平臺要求放款人實名認證,“做號”究竟該怎樣做,才能通過人人信、借貸寶這類電子簽平臺的審核呢?

  人人信科技有限公司 李經理:

  人人信科技有限公司 李經理:

  你要找一個人,找一個老頭、老太太,找一個村里的人,或者找一個殘疾人,老人可能還有殘疾,法院肯定帶不走。我們平臺目前為止必須人臉認證是吧?

  記者:對。

  人人信科技有限公司 李經理:

  但是人臉識別是一種高科技,不需要人在,也不需要人活著。

  人人信經理暗示記者,去世人的信息,也能用來做賬號。

  人人信科技有限公司 李經理:

  記者:

  每個賬號都需要花錢的,去網上去,這個數(2),對方出全套。后面幾個0?

  人人信科技有限公司 李經理:

  三個0,做號做好了,成功已經完成了一半多,后邊的事都好辦了。

  人人信李經理告訴記者,有了這些辦法,電子簽平臺的“實名認證”就成了擺設,即使是被人告,平臺給出去的放款人資料,也是無法查證的。這樣設計的商業模式,放款人通過電子簽放高利貸掙錢,平臺不斷通過電子簽欠條收借錢人的手續費,出了問題,誰也不用擔責任。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秦藝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3-26 中國瑞林 603257 --
  • 03-24 首航新能 301658 --
  • 03-18 開發科技 920029 30.38
  • 03-17 浙江華業 301616 20.87
  • 03-14 浙江華遠 301535 4.92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