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銀行女柜員自稱“湊業績”,被指向多人借款380萬元后失聯,商南農商行:已開除,系個人行為
來源:華商報大風新聞
記者:白仲夏
近日,陜西商洛商南縣多位市民向記者反映,2024年,商南農商銀行一員工以“湊業績”幫忙存款為由,向他們高額借貸,之后屢次拖延還款,于今年2月失聯。同月,銀行將此人開除,但警方未立案。

受害者反映:銀行員工向商店老板借款35萬
逾期3個月后失聯
陳先生在商南縣開了一家煙酒糧油批發店,位于商南農商銀行廣場分理處隔壁。
陳先生介紹,2024年9月底,商南農商銀行的一名明姓員工來到店里,提出想要借35萬元湊存款業績,等到10月就還給他。
“這個員工是廣場分理處的柜臺營業員,在銀行工作十來年了,之前也經常來我們店買東西,一來二去就認識了。”陳先生說,他之前也聽說過銀行柜員有存款業績要求,因為是熟人,就同意借錢給她。

2024年9月30日,明某給陳先生的愛人包女士寫了一張借條,其中寫道:今借到包女士郵政貸款額度35萬元,用時1個月,按時歸還貸款本息。簽好借條后,陳先生和包女士從郵政儲蓄銀行貸出了35萬元交給了明某。
“本來說好借兩天就還,沒想到她一直拖到了11月,說是沒錢還,讓再寬限1個月。”陳先生說,2024年11月6日,明某在原借條上進行了補充,承諾12月1日前歸還全部貸款本息。
“沒想到她又食言了。”陳先生說,明某的借款直到今年仍未歸還。“后來我們了解到,她不止跟我們借了錢,據不完全統計總借款金額有380萬元。起初我們還能聯系上她,但到了今年2月3日之后,她的電話就打不通了。”
陳先生告訴記者,針對明某借貸未還后失聯一事,他們曾去商南縣城關派出所報案,但被告知此事不屬于詐騙,無法立案,應去找銀行協調處理。
陳先生說,2月初,他和其他出借人來到商南農商銀行找明某。“當時我們已經聯系不上她了,但銀行的人能聯系上,銀行領導讓我們登記了借款情況,承諾二月底前給我們解決這個問題,但沒想到過去一個月,卻等來了明某被開除的消息。”
涉事柜員以拉存款為由
將客戶卡內20萬轉至其丈夫賬戶
和陳先生有著相似遭遇的王先生,同樣被明某以拉存款業績為由,借走了20萬元。

王先生向記者提供了明某寫給他的借條:今借到王先生卡轉賬額度20萬元整,用于個人貸款周轉,用時3天。落款時間為2024年11月10日。
王先生告訴記者,他和明某本人并不熟悉,但和她的父母、爺爺均有交集。“有一天我取錢的時候,是她給我辦理的業務,看到我的卡上有錢,過了幾天就私下找到我,說想借一筆錢用來湊存款任務,只用來周轉3天,看在她家里人的關系上,我就同意了。”
“打了借條后,我跟著她去了商南農商銀行,由她直接操作,從我卡上轉走了20萬元。”王先生說,“當時我還以為她轉去了銀行的公戶,也沒有專門查證,直到后來發覺被騙后,去查詢了才發現,這筆錢轉去了她丈夫的賬戶里。”
王先生說,到了借條上的還款日后,明某曾多次找理由拖延還款。1月下旬,王先生最后一次見到了明某,并催她還錢。“她又讓我寬限幾天,還帶我去了她家,說過幾天再周轉不開就賣房還債。但沒想到這套房根本就不在她名下,這一切都是有預謀的。”
2025年2月初,王先生聯系不上明某,找去銀行,遇到了其他幾位給明某借錢的人,才意識到可能被騙。“銀行工作人員讓我們登記向明某借款的情況,但之后沒了下文,也沒人解決這件事情。”王先生說,“明某和她丈夫目前完全失聯,她的父母也不管這件事情。”
王先生提供了明某母親的電話,記者多次嘗試聯系,但均未能接通。
銀行回應:明某借款屬個人行為
銀行從未承諾解決此事
3月5日,記者撥打了明某的電話,無法接通。
隨后,記者聯系到商南農商銀行,綜合部工作人員確認明某曾為該行廣場分理處職工,已于2月底被開除,開除原因該工作人員稱不知道,并表示明某的借款屬于其個人行為,與銀行無關,銀行也未向出借人承諾過會幫助解決此事。
當天下午,記者聯系商南縣城關派出所咨詢此事,接線民警表示具體案情和是否立案無法通過電話告知,需前往派出所當面了解。

責任編輯:王馨茹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