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 多客
來源 | 貝多財經

近日,貝多財經注意到,在微信小程序的“金融服務”推薦頁面中,一款名為“小易金選”的小程序出現頻率相當高。

小易金選自稱“攜手合規持牌金融機構,致力于用技術提高金融服務質量”,但進入小程序后可知,相關服務的實際提供方為“易借速貸”。而若用戶有借貸需求,還需簽署多項第三方平臺個人信息共享授權書。
不僅借款安全性有待考證,早在幾年前還有多名用戶向媒體反映,易借速貸存在年化率與擔保費過高、以會員費的方式變相增加借款人成本的問題。市場中有關易借速貸的負面消息如同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在其頭頂。
一、助貸導流助貸,有過度收集信息之嫌
據易借速貸介紹,該公司是由浙江未訊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未訊科技”)與福建拓川融資擔保有限公司(下稱“拓川融資擔保”)合作開發,由未訊科技運營的金融科技開放平臺。

但值得注意的是,易借速貸在用戶服務協議中表示,該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幫助金融機構開展網絡營銷,為用戶購買金融產品提供轉接渠道等。換句話說,易借速貸自身并沒有“放貸資質”,是一家第三方助貸平臺。
貝多財經在易借速貸進行用戶注冊后發現,在額度申請階段,易借速貸便要求用戶上傳身份證件。在隨即跳轉的個人征信及報送授權書中,申請人還需同意包括無錫錫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錫商銀行”)在內五家公司的授權協議。

協議明確提出,用戶需要承擔授權協議方查詢信用信息的法律后果。且無論最終信貸業務是否獲批,用戶都需不可撤銷地將授權書、身份證件復印件、信用報告等資料交由授權協議方留存,后者無須退還。

這也意味著,在還未成功獲得授信額度時,借款申請人便已經將自己的身份信息授權給了5家外部公司。隨后,借款人還被要求填寫職業、月收入、家庭住址、常用聯系人、工作單位地址和電話等多項隱私信息。

貝多財經注意到,此階段用戶需同意的機構協議多達16條,包括個人信息共享、電子簽名等,其中還涉及樂享借等多家助貸平臺的注冊協議、授信協議等,且內容相當隱蔽,需逐個點擊協議詳情才能看到具體授權方。

值得一提的是,樂享借的主體為上海旭昌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旭昌科技”),是一家自然人獨資企業。天眼查App信息顯示,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全資股東、法定代表人均為車曉建。

而據國家企業信息公示系統,旭昌科技提交的年報顯示,該公司2023年有3人繳納社保,2020年至2022年亦是如此。但旭昌科技官網顯示,該公司多次組織團建,公司遠遠不止3人。


銀保監會早在2022年就曾發文指出,金融機構、互聯網平臺在開展相關業務或合作業務時,以默認同意、概括授權等方式獲取授權,均屬于過度收集個人信息范疇,涉嫌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權。
就這個維度看,易借速貸對于用戶個人信息安全的管理與把控,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二、隸屬“霖梓系”,旗下電商被指誘導下單
天眼查App信息顯示,易借速貸背后的未訊科技目前由浙江霖梓控股有限公司(下稱“霖梓控股”)持股51%;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張杰持股49%,并任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而在創辦之初,未訊科技的名字是“霖梓科技”。

霖梓科技于2016年成立,面向市場推出了智能信貸服務。在獲得5000萬元融資后,該公司啟動了“百凌金科”場景金融項目,旨在助力金融機構向新金融轉型升級,打造數據驅動決策的金融科技開放平臺。
據了解,百凌金科自詡“以云計算為基礎、大數據為依托、人工智能為核心”,能夠為入駐企業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務和數據服務。截至2018年5月,百凌金科已經為近80家場景平臺提供定制化金融產品。

而前述提到的“易借”,則是霖梓控股與中國聯通合作的產物。彼時有媒體報道,霖梓控股在2018年12月對聯通的3.5億客戶進行分層授信,通過大數據應用及人工智能手段,為聯通用戶提供場景信貸、手機購機分期等金融服務。
依托聯通廣泛的客戶群,易借的發展速度相當可觀,成立兩年便與大興安嶺銀行、錫商銀行等達成了合作。而霖梓科技于2021年更名為未訊科技后,易借進一步推出了金融科技平臺“易借速貸”,百凌金科則逐漸被邊緣化。
根據霖梓控股官網披露的資料,易借速貸現已是霖梓控股旗下的唯一一個從事金融業務的信貸服務品牌,目前注冊用戶亦超1500萬,累計放款150億元,并擁有50余名合作伙伴。

除了金融之外,未訊科技的高管張杰還曾試水社交電商領域,于2018年推出“in有”APP和“in有盡有”小程序,將虛擬貨幣“紅包”作為流量的核心載體,用戶圍繞紅包形成新的流量入口,用戶可通過紅包進行抵扣實付。
但在次年,in有便陷入了“騙取會員費”的輿論漩渦中。據“中國質量萬里行”報道,有消費者反映自己的賬號被平臺毫無預兆地凍結,注冊時支付的43元會員費不知如何退回,質疑in有平臺誘導消費者開通會員、非法集資。
貝多財經并未找到有關事件的后續進展,但就消費者反映的“購買商品已經陸續被退款、官方客服電話無人接聽、在線客服排隊伍人數高達700且陷入停滯”來看,in有恐怕早已難以支撐基本運營,用戶的基本權益保障成了未解難題。
三、變相“砍頭息”,不合理會員費引爭議
值得注意的是,霖梓控股在金融領域的“獨苗”易借速貸,也出現了信任危機。在2023年“中國網財經”聯合啄木鳥投訴平臺 【下載黑貓投訴客戶端】推出的《2023年3·15金融曝光臺》特別策劃中,易借速貸的不合理會費問題就曾被曝光。
據悉,易借速貸在平臺內部推出了多種年卡機制,其中“易橙會員年卡”號稱能夠給用戶提供“額度加5000,成功率+95%”的福利,還能享受專屬提額、極速放款、優先審批、生活權益等多項服務。
但在用戶看來,會員卡199元、299元、458元不等的價格并不算便宜,且易借速貸本身貸款利率已居高不下,在向用戶收取了利息和融資擔保費的基礎上,額外的“會員費”無疑變相推高了借款人的成本。
據“藍鯨新聞”報道,易借速貸的最高貸款額度為20萬元,但要獲得最低年化24%利率的貸款,必須花費398元購買平臺內部發售的“金尊卡”;若用戶不充值,貸款利率將直接升至接近35%。
然而,高額會費并不是用戶借款的終點。多名網友投訴稱,在交完高達三位數的會員費后,自己并沒有享受到易借速貸承諾的貸款服務,且平臺內部沒有會員費退款入口,平臺工作人員也對此閃爍其詞,維權非常困難。
貝多財經注意到,當前的易借速貸小程序界面中已經沒有與“會員”“年卡”相關的內容,借款頁面顯示的日利率為0.03%起,最高年化利率(單利)卻達到了35.99%,逼近監管規定的年化36%紅線。

黑貓投訴平臺上,仍有不少質疑易借速貸會員費合理性的聲音。一位用戶反映稱,自己在易借速貸上借到了一筆1.3萬元的借款,但平臺同時收取了一筆所謂的“金穗卡會員”費用,價值789元,直指易借速貸變相收取“砍頭息”。

另有用戶表示,易借速貸存在私自轉讓債券且未通知用戶本人的行為,并懷疑該公司偽造文件、冒充公檢法人員;多名用戶還對易借速貸電話恐嚇、上門騷擾、泄露個人信息等不正當催收行為表達了不滿。

種種問題,無疑暴露了易借速貸在內部治理與風險控制方面的漏洞,近年來愈發嚴格的金融科技領域監管政策,也已經為該公司的未來發展敲響了警鐘。時代浪潮下,易借速貸的調整容錯率正在減少。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