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銀行零售業務首提“聚焦穩健型業務模式”,告別成長性
來源:輕財經 作者:jack
一、零售戰略提法變化,首提“聚焦穩健型業務模式”
今天,平安銀行公布2023年年報。在2023年平安銀行行長致辭中,不變的提法是堅持零售銀行定位不動搖。
但新的變化也存在,即這一句,
“零售業務方面,我們聚焦穩健型業務模式,持續改善資產結構,加強成本管控,深化財富管理和客戶經營,升級產品權益和平臺工具,做好多客層、多渠道、多賬戶、多產品服務。”
這應該是平安銀行首次在公開資料中,提出零售金融“聚焦穩健型業務模式”。
我們來對比下,2022年年報中,平安銀行零售戰略比較重要的變化,是提出【全面貫徹以開放銀行、AI銀行、遠程銀行、線下銀行、綜合化銀行相互銜接并有機融合的零售轉型新模式,不斷強化科技引領,推動商業模式變革,打造零售“智能化銀行3.0”。’而在2023年年報中,未再提及“智能化銀行3.0”。也算是一個微妙變化。
與首提聚焦穩健型業務相關的是,平安銀行風險偏好的顯著調整。
輕金融發現,2023年平安銀行在零售貸款投放上,做大中低風險客群,加大住房按揭、持證抵押、新能源汽車貸款投放力度,相應的,信用卡與消費貸等高收益產品的余額與占比均出現了明顯的下降。
其零售架構調整也遵循這一思路。
2024年初,平安銀行對零售組織架構進行了重大調整,將若干綜合金融服務整合至綜合金融拓展部,將零售風險管理部平移至風險部門。一家銀行系研究公司對此指出,平安銀行零售業務“高舉高打”策略所受影響較大,其零售業務中占比較高的消費貸資產收益率快速下行, 使其面臨著營收下降和風險上升的“雙重壓力”。因此,本次重點升級了整體零售風險管理體系、優化信審政策流程。
零售風格從激進到穩健甚至保守,讓不少投資者感覺到,平安銀行已經失去了成長性風格,加上此次超預期的分紅,某些方面倒是越來越像大行靠齊了。
輕金融還發現,平安銀行在機制上作出調整,用以零售金融業務創新。2023年平安銀行在零售、對公條線分別設立零售車庫、Co-Space兩大孵化平臺,推動相關業務領域的創意挖掘和項目落地,促進科技與業務的融合與賦能。
二、2023年平安銀行零售利潤占比大幅下降,僅占11.9%

如果看平安銀行2023年零售金融營業收入占比58.4%,還延續上升趨勢同比略升1.1個百分點;不過,零售金融業務的利潤總額占比僅為11.9%,同比大幅下降了31.7個百分點,零售利潤從2022年的249億元,大幅減少至2023年的68.64億元。
究其原因,是平安銀行2023年零售金融業務的“信用及其他資產減值損失”占比高達100.1%,2023年計提規模高達591億元。也就是說對公業務2023年幾乎沒有計提信用減值損失,還出現了逆向調整。
對此,平安銀行在年報中給出說明,“零售業務營業收入、減值損失前營業利潤均保持穩健,但國內經濟仍在逐步恢復和回穩,部分個人客戶還款能力繼續承壓,本行加大零售資產核銷及撥備計提力度,導致零售業務凈利潤同比下降。”
在前幾年高歌猛進之時,零售業務成為平安銀行利潤的增長極。而如今,零售業務增收不增利的現象,成為制約平安銀行整體業績的一個關鍵點。該行在零售金融戰略與組織架構上的調整會有怎樣的成效,無疑值得關注。
三、零售貸款投放情況:信用卡、消費貸等高收益產品收縮

2023年,平安銀行縮減零售貸款,個人貸款余額 19777億元,較上年末下降 3.4%。其零售貸款投放增減明顯,一方面,主動做大中低風險客群,加大住房按揭、持證抵押、新能源汽車貸款投放力度。其中,住房按揭貸款余額 3,035.68 億元, 較上年末增長6.7%;經營性貸款余額 6,147.68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5.6%;另一方面,平安銀行消費性貸款余額較上年末下降 9.5%,信用卡應收賬款余額較上年末下降 11.2%。
四、零售AUM突破4萬億,私行AUM逼近2萬億
2023年,平安銀行管理零售客戶資產(AUM)40311.77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12.4%,全年零售業務營業收入占比 58.4%。其中私行客戶 AUM 余額 19,155.15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8.2%。

輕金融發現,2023年,平安銀行私人銀行AUM增量,貢獻全行AUM的2/3;私人銀行AUM占比逼近50%;私人銀行AUM大概率目前已經突破2萬億。
說明:本文數據均來自公開資料,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