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黑灰產手段升級 監管跨部門協作是關鍵

金融黑灰產手段升級 監管跨部門協作是關鍵
2025年03月12日 20:44 市場資訊

  來源:華夏時報

  記者:付樂

  征信與每個人、每家公司都密切相關。

  全國人大代表、威達高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桐宇認為,目前缺少針對個人征信修復的細則,用戶缺乏規范、透明、便捷的途徑進行個人征信修復,因為臨時、不可抗力因素導致歷史逾期的消費者,在不良信息保存記錄的5年內,難以重新獲得優質信貸供給,不利于更好地發揮消費信貸促消費的作用。

  某頭部金融科技平臺相關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在打擊信用修復黑灰產的過程中,部分失信群體因對正規修復渠道缺乏了解,輕信“洗白征信”廣告,導致案件調查中取證難、追責難,應完善銀行、金融監管部門、公安、市場監管等跨部門協同機制。

  優化個人征信修復制度,滿足重點群體優質信貸需求

  周桐宇提到,近年來,征信投訴數量呈現井噴式增長,主要集中在歷史短期逾期記錄上。以重慶為例,疫情前征信相關投訴數量僅為幾十件,到2023年已增長至900多件,2024年突破1400件,同比增長55%。這些投訴中,94%集中在歷史短期逾期記錄,且投訴客戶中年輕群體占比高達52%,主要為個體經營者、藍領和普通上班族等需要重點支持的薄弱群體。

  周桐宇分析,現行的征信記錄年限“一刀切”政策,使得許多因短期、非惡意違約的消費者長期受限,難以獲得優質的信貸服務。這也導致信用修復騙局頻發,一些不法分子鉆監管漏洞,以“征信修復、征信洗白、反催收、鏟單”等名義,損害公眾財產安全,導致個人信息泄露。

  過去,信貸決策主要依賴信用記錄和財務數據,對申請人還款能力的評估并不全面。2013年1月,《征信業管理條例》頒布后,人民銀行發布了《征信機構管理辦法》《征信業務管理辦法》《信用評級業管理暫行辦法》等,為征信業健康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征信行業的信用信息不斷拓展,除了傳統信貸數據外,還出現了圖像、語音等非結構化數據。

  為解決年輕、薄弱群體因歷史短期違約記錄導致借貸難的問題,周桐宇建議,首先重新審視不良征信記錄年限,針對已按時履約的群體適度放寬。現行《征信業管理條例》規定,不良信息保存期限為5年,導致消費者因歷史違約無法獲得優質信貸服務,應允許符合一定條件的群體申請縮短不良征信記錄年限。例如,當用戶正常履約還款超過半年,可申請取消兩年以前的歷史逾期記錄,從而幫助其重新獲得低利率信貸支持,提升生活保障能力。

  其次建議出臺征信報送口徑放寬的階段性政策,針對小額、短期的非惡意逾期行為予以豁免。周桐宇提到,疫情期間央行出臺相關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個人經接入機構認定后,相關逾期記錄可不上報。建議延續性出臺為期1至3年的階段性政策,給予用戶一定寬限便利。

  金融黑灰產手段升級,如何高效識別并打擊

  近幾年,打著“征信修復”“代理維權”等幌子的金融黑灰產死灰復燃。

  某頭部金融科技平臺相關負責人表示,黑灰產團伙常通過虛擬身份、多層代理、跨境平臺等手段規避監管,利用社交平臺、短視頻等新興渠道快速擴散虛假信息,其技術手段如偽造材料、篡改數據不斷升級,增加了識別和追溯難度。

  該名負責人稱,當前針對“征信修復”黑灰產的專項法規尚不完善,現有《征信業管理條例》對“信用修復”的界定、流程及責任主體缺乏明確細則,導致執法機構在打擊時面臨定性難、處罰依據不足的問題。此外,部分失信群體因對正規修復渠道缺乏了解,輕信“洗白征信”廣告,甚至主動配合黑灰產偽造材料,導致案件調查中取證難、追責難,受害者因顧慮隱私或法律風險,投訴意愿低,進一步加大了線索獲取難度。

  此外,金融機構APP被山寨的事件也時有發生,對消費者和金融機構權益造成損害。馬上消費金融相關負責人表示,山寨APP對金融機構造成的損失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來山寨APP電信詐騙對金融機構合規經營危害巨大,大量“受害者”會采用各種渠道進行維權,山寨APP不僅將增加公司合規經營成本,也會影響客戶正常還款。二來對金融機構而言,由山寨APP引發的投訴、信訪、訴訟、行政處罰等風險增大,極易引起群眾投訴。

  周桐宇認為,一方面針對各類黑灰產,應持續加大打擊力度。另一方面,研究出臺個人征信修復法規細則,積極鼓勵銀行、消費公司、互聯網平臺等開展試點,推出線上、規范、便捷的個人征信修復產品入口,借助規范化、體系化的行業監管及試點開展,全面擠壓黑灰產生存空間。

  “銀行、金融監管、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間信息共享不暢,案件移送、聯合執法等環節存在銜接滯后問題。應加強跨部門協作以形成打擊合力。”上述負責人表示。

  具體來說,首先應建立常態化聯合治理機制,由金融監管、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牽頭成立征信黑灰產打擊專項,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制定統一行動方案。同時打通銀行征信系統、公安反詐平臺、市場監管企業信息庫,實現異常賬戶、涉案企業、資金流向等數據的實時互通。

  其次公安部門主攻犯罪偵查,重點打擊偽造公章、非法獲取個人信息等刑事犯罪行為;金融監管部門監控金融機構異常征信修改申請,篩查可疑代理機構;市場監管部門則清理網絡平臺和線下廣告中的“征信修復”虛假宣傳,關停違規企業。

  最后開展聯合執法與專項行動。針對黑灰產高發領域,組織跨部門聯合行動,集中查處典型案例并公開曝光,形成震懾效應。

  能不能通過一些技術手段,更高效地識別并打擊黑灰產?

  某消費金融從業者告訴記者,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可以建立一個多維度識別模型,實時分析各種風險因素,精準發現偽造資料、團伙欺詐等黑灰產的特征。大模型技術能從海量數據里挖出可疑線索。圖像識別技術里的OCR系統,能準確提取復雜場景中的多模態信息,確保圖片真實。生物識別技術可以用來驗證身份,防止冒用。數據整合與分析技術能把客戶投訴數據整合起來,建立一個識別黑灰產的模型,結合多方面的數據,全面掌握黑灰產的行為。系統集成和自動化技術則通過構建一個全流程閉環管理體系,把系統深度整合,實現從數據采集到風險識別的全流程自動化,大大提高了識別和打擊黑灰產的效率和精準度。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王馨茹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3-14 勝科納米 688757 --
  • 03-14 浙江華遠 301535 --
  • 03-11 矽電股份 301629 52.28
  • 03-11 新亞電纜 001382 7.4
  • 03-10 江南新材 603124 10.54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