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3月11日訊(記者 史思同)近日,因存在“違反商戶管理規定”等5項違法行為,盛迪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盛迪嘉支付”)收到來自人民銀行深圳分行近740億元巨額罰單。
對于此次被罰相關違法行為的具體情況,以及后續處理等問題,財聯社記者通過郵件等方式向盛迪嘉支付做進一步了解,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應。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近年來,盛迪嘉支付及其母公司盛迪嘉集團風波不斷,不僅曾因無視監管禁止電銷POS機引發關注,并接連出現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相關APP下架等狀況。
據了解,盛迪嘉集團旗下業務主要涉及房地產開發、對外投資、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網絡科技五大產業。其中金融方面,擁有支付、小額貸款、投資公司以及及融資擔保等多家子公司。
涉嫌5項違法行為被罰沒近740萬元,曾無視監管規定鼓勵POS機電銷
從行政處罰決定信息公示表來看,盛迪嘉支付存在“違反商戶管理規定;違反清算管理規定;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或者為客戶開立匿名賬戶、假名賬戶”等5項違法行為。
3月3日,央行深圳分行決定對其做出行政處罰——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26,675.98元,并處罰款737萬元。同時,時任盛迪嘉支付總經理曾某洪涉及上述后四項違法行為,深圳分行對其給予警告,并處罰款23.5萬元。
對于此次被罰相關違法行為的具體情況,以及后續處理等問題,財聯社記者聯系盛迪嘉支付做進一步了解,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應。
不過財聯社記者注意到,這似乎并非盛迪嘉支付首次出現“違規行為”。
據了解,此前2021年,盛迪嘉支付曾因無視監管禁止電銷POS機的相關要求,鼓勵代理商從事POS機電銷業務、對代理商電銷行為進行表彰等引發關注。在多家媒體報道后,盛迪嘉又在公眾號文章中將“電銷”一詞改為“一對一客服營銷模式”。
官網顯示,盛迪嘉支付成立于2013年,是盛迪嘉集團旗下專注于金融支付的專業服務平臺,于2014年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支付業務許可證》。
據了解,受2024年支付新規及其細則等因素影響,盛迪嘉支付啟動增資行動,并于當年12月末獲央行批準。隨后2025年1月份,其注冊資本由1億元提升至2.2億元。
“(盛迪嘉支付)為國內為數不多同時擁有互聯網支付和銀行卡收單牌照的公司。”其官網表示。據介紹,盛迪嘉支付主要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支付、清結算服務,業務覆蓋范圍包括互聯網支付、銀行卡收單、條碼支付、行業綜合解決方案等。
接連遭遇“被執行”、APP下架等,盛迪嘉支付與集團公司風波不斷
實際上,近年來,盛迪嘉支付及其母公司集團可謂是風波不斷。
就在去年1月份,盛迪嘉旗下“大嘉購PLUS”無卡支付APP遭遇無法登錄、代理提現被凍結等情況,引發代理商廣泛關注。彼時的官方回應為“暫停使用”,但直至目前仍未再次恢復,同時各類手機應用商店也均已無法尋到這一APP的身影。
而此前2023年4月,盛迪嘉支付還曾被法院列入被執行人,執行標的高達近1.5億元。彼時,共同被列入被執行人的還有其法定代表人張伊提,以及其母公司盛迪嘉集團、兄弟公司盛迪嘉房地產開發等,執行標的也均為1.46億元。
對于上述“大嘉購PLUS”APP下架,以及與母公司集團、集團地產公司等之間的交織風險等相關問題,財聯社記者通過郵件向盛迪嘉支付做進一步了解,但截至發稿均未收到回復。
據了解,盛迪嘉集團主要投資的實體涉及房地產開發、對外投資、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網絡科技五大產業,并利用各個領域的優勢資源互通互補。其中金融方面,盛迪嘉集團下擁有支付、小額貸款、投資公司以及融資擔保等多家子公司。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盛迪嘉集團頻繁出現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以及限制高消費等情況,今年以來其旗下所持部分企業股權也接連被凍結。
企查查顯示,當前盛迪嘉集團仍存在3條被執行人信息,立案日期分別為2024年8月、11月以及2025年1月份,涉及被執行總金額5979.39萬元。同時,集團還存在3條限制高消費信息,涉案總金額為5.91億元。

責任編輯:王馨茹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