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際金融報
“真的太低了,貸款利率跌到2.8%了!”一位地方農商行的客戶經理對記者感嘆道。
專家提示,應警惕利率倒掛可能帶來的連鎖反應,銀行應嚴守風控環節,消費者也須警惕不法貸款中介的誘導等財務陷阱。息差和貸款利率未來仍有進一步下行的可能,但空間有限。
存貸款利率倒掛
“19號到21號我們還有最后一輪秒殺,搶到后只要有貸款資格和額度就能用。”廣西臨桂農商行的工作人員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
《國際金融報》記者注意到,該行一款年利率(單利)2.8%的優惠秒殺活動十分引人注目。
推文顯示,活動僅面向一定地域內的人或小微企業客戶,名額有限,可用于消費性貸款和經營性貸款,期限均為一年。
“申請人征信良好,有銀行流水證明、有還款能力即可,只是審查基本材料和用途。”該行工作人員對記者介紹道。
四川營山農商行則直接打出了“利率進入2時代”的標語。對滿足一定條件的商戶,生產經營貸款年利率可低至2.475%,另有兩款消費貸款,財政貼息后的年利率僅1.95%起,宣傳頁顯示的活動對象為家裝人群和工薪人群,辦理個人綜合消費貸款滿足條件可用。
記者致電咨詢該行兩處網點獲悉,家裝貸款須提供消費發票,且最高貸款額度為20萬元,另有創業貸也是貼息后最低1.95%的年化利率,但需提供創業證明等材料,要求較高。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貸款利率已然低于該行2.1%的一年期定存利率。
此外,宜賓市商業銀行也出現存貸利率倒掛的現象。產品宣傳頁顯示,該行推出的一款消費貸年化利率最低為3.3%,最長期限為5年。與此同時,該行官網展示的存款利率仍為2023年5月15日起的執行標準,五年期定期儲蓄存款利率為3.7%,更有活動顯示,目前2萬元起存的五年定存利率最高可達3.9%。
事實上,不少全國性銀行的消費貸利率也正走低。平安銀行近期推出了針對優享客戶的產品,券后年利率(單利)低至2.88%,而在更早之前,招商銀行的閃電貸利率下限就已降至3%。
“目前國內經濟仍在復蘇軌道中,各家銀行普遍出現‘資產荒’,優質客戶貸款需求減少,對公貸款放不出去,同時房地產市場處于低谷,個人住房按揭貸款需求也不高。因此,原本不是業務重點的消費貸就成為銀行激烈競爭的區域,形成消費貸利率下行。”上海交通大學高級金融學院副教授李楠表示。
凈息差降至20年來最低
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云澤表示,中國貸款利率已降至歷史低位,銀行凈息差降到20年來最低水平。
央行發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2023年12月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83%,季度環比下降0.31個百分點。此外,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公開的監管指標也顯示,2023年四季度商業銀行的凈息差已跌至1.69%,首次跌破1.7%關口。
“從實際效果來看,簡單的寬松貨幣政策已經不能起到刺激經濟復蘇的作用,只會進一步加劇利率倒掛現象。” 李楠對記者直言,“從施政目標來看,經濟復蘇是今年的主要任務,而我國在不同地域、不同行業的經濟復蘇和資金需求差異較大,國家貨幣當局今年內有可能繼續采取多種貨幣寬松措施,但需要看是否在結構、幣種、期限、用途等細節上做出更有針對性的調整。未來息差和貸款利率進一步下行的空間不大,但依舊有下行可能。”
在李楠看來,利率倒掛會對銀行自由競爭市場形成連鎖反應。首先,在經濟低谷和利差縮小的情況下,部分銀行抗風險的能力普遍下降,可能出現惜貸現象。其次,一些前期經營不善的銀行可能會面臨較為嚴厲的考驗。此外,不正規的金融現象可能會增加,民間各種違法違規的金融行為會集中出現,可能造成某區域、某行業的社會性金融風險。
“利率倒掛可能會出現跨市場的套利行為,被某些不法貸款中介利用,唆使消費者套取消費貸。”銀行業資深觀察人士蘇筱芮指出,“銀行應關注其中的風控等環節,例如在貸款申請、資質審核、貸中監測等流程嚴加把控,防范貸款資金被挪用至炒房、炒股等違規領域,以及‘以貸轉貸’等套利行為。消費者也需要警惕不法貸款中介的誘導,了解到違規套取消費貸的各類風險,謹防自身落入不法貸款中介精心設置的財務陷阱。”
“銀行須得苦練內功,做好風險管理升級,同時做好金融創新,打開行業壁壘、尋找更加細節的金融需求,設計符合風險管理要求的產品。”李楠進一步建議道,“消費者則要謹記,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高收益必然伴隨著高風險。”
蘇筱芮認為,2024年,消費貸利率預計仍將持續處于較低水平,后續居民消費貸的意愿也將與大環境息息相關。“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預計銀行將不僅僅關注利率,而是針對獲客場景、獲客渠道等多維度修煉內功,使得貸款業務的數字化水平再上新臺階。”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