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安聯合發布《地震知識與防震避險科普指南》 ,推出“平安地震巨災模型”

中國平安聯合發布《地震知識與防震避險科普指南》 ,推出“平安地震巨災模型”
2025年05月16日 23:36 證券時報網

2025年5月16日,為增強社會公眾防震減災意識和應急避險、自救互救能力,中國平安聯合中國災害防御協會、甘肅省地震局、臨夏州人民政府以及積石山縣人民政府等單位,在甘肅省蘭州市舉辦“2025年基層應急能力提升”活動,并聯合發布《地震知識與防震避險科普指南》。

活動上,中國平安聯合積石山縣啟動基層應急能力專項提升“四個一”行動,即建立一套應急管理體系、開展一系列實操演練及安全培訓、推廣一本科普指南、開展一次校園應急場所改造。中國平安旗下平安產險與中國災害防御協會聯合發布《地震知識與防震避險科普指南》系列科普叢書(下稱《科普指南》)。

此外,平安產險正式對外發布了“平安地震巨災模型”,并介紹了該模型原理功能,技術支撐以及在風險減量中的創新實踐。平安產險甘肅分公司還與甘肅省地震局就“防災減災救災、地震巨災保險研究在甘推動”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協同建設全鏈路災害風險管理體系。

平安產險黨委書記、董事長兼CEO龍泉表示,防震減災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這份《科普指南》的誕生恰是一個重要里程碑。未來,平安產險將持續與政府、科研機構、社團組織和社會公眾攜手,推動防震減災從“被動防御”向“主動免疫”躍遷。來自中國災害防御協會、甘肅省應急管理廳、甘肅省地震局、甘肅省科學院、甘肅省教育廳、臨夏州人民政府,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中國平安等政府機構、專家學者以及企業代表出席活動,分享地震災后重建經驗與巨災保險應用,助力基層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

政企協作守護生命防線,助推災害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

旨在推動全社會防災減災知識普及,平安產險聯合中國災害防御協會等單位發布《科普指南》,系統介紹了地震災害的發生機制、震后自救技巧、互救原則與方式、災后生活重建以及建筑抗震設計等內容。

政企協作筑防災減災防線,平安產險甘肅分公司與甘肅省地震局就“防災減災救災、地震巨災保險研究在甘推動”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通過政策協同創新、科技數據融合、防災減災培訓、民生保障方案、成果轉化應用等方面,為全國地震巨災保險和韌性城市建設提供“甘肅樣本”。

地震災害風險防范不能僅依賴“被動應對”,需要構建“全周期、多層次、全社會參與”的主動防御體系。本次中國平安聯合臨夏州積石山縣發起的基層應急能力專項提升“四個一”行動,將進一步完善全縣地震災區16個安置點應急組織機構和網格管理,制定應急預案及工作手冊;以演促練,組織政府人員、企業員工、社區居民及師生群體開展應急演練;向積石山縣家庭發放地震防災科普手冊,學習避險、逃生及自救互救知識;以大河家中學為試點,優化應急避難場所布局,增設應急照明、通信設施、醫療急救站及物資儲備倉庫,改造疏散通道并完善標識系統,提升校園應急保障能力。據悉,2023年12月18日,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中國平安聯合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開展“平安馳援甘肅青海地震災區送溫暖”行動,向積石山災區捐贈人民幣1000萬元。

中國災害防御協會會長、應急管理部原黨委委員、副部長鄭國光指出,防災減災既要靠政府主導,更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中國災害防御協會將持續發揮橋梁作用,深化與中國平安等企業合作,未來將繼續推動防災減災知識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讓科學避險意識扎根基層,助力構建“政府引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防災減災新格局。

甘肅省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石玉成表示,甘肅作為全國地震災害最嚴重的省份之一,近年來通過構建“監測智能、預警精準、防御科學、處置高效”的現代化地震安全體系,近三年高效應對5次5級以上地震,防震減災工作連續三年位居全國第一方陣。《科普指南》的發布是貫徹“兩翼齊飛”理念的生動實踐,其“常識-預防-應對-保障”四維架構融合最新研究成果與實踐案例,為企業、社區等各主體掌握避震技能提供了科學指引。

甘肅省應急管理廳黨委委員、副廳長張曉博提出,當前正值全國防災減災宣傳周,《科普指南》的發布為公眾提供了科學指導,期待通過此次活動動員更多民眾參與防災減災實踐,筑牢防災減災救災人民防線。

平安集團品牌宣傳部總經理陳遙表示,基層是防范化解災害風險的“最初一公里”和應對處置各類突發災害事件的“第一道防線”。中國平安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推進應急管理“1+N”政企協作模式向重點區域延伸、向細分領域拓展,凝聚各方力量,助推災害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盡最大可能減輕災害風險。

科技賦能風險減量,構建全國防災減災新生態

活動上,平安產險正式對外發布了平安地震巨災模型。據介紹,該模型是平安產險針對中國地震頻發且風險評估需求迫切的背景下研發的創新工具,旨在服務國家戰略、完善巨災保障體系。該模型以多源高精度數據為基礎,構建了隨機事件模型、地震動場模型、易損性模型和地震損失模型四大核心模塊,結合超算算力、時空大數據平臺及專業人才團隊,實現地震風險的科學量化與精準評估。其技術特點包括公里級模擬精度、秒級響應能力及國產化軟硬件保障,可生成地震風險地圖,支持風險識別、防災減災及巨災產品開發三大場景應用。此外,在應對自然災害方面,平安產險自研的“鷹眼系統”已通過多災種災害風險精準識別、預警及管理,搭建了包括地震在內的10余種災害的數字化風險地圖,能夠提供近20種災害的精準預警,并具備應對地震、臺風、暴雨等重大災害的概率計算模型。2024年,平安產險通過平安企業寶等APP通知、短信提醒、AI電話多種方式,累計預警臺風、暴雨等災害41.1萬場,發出預警信息105.5億次,線下提供現場服務超20萬次,總共覆蓋6734萬個人及企業客戶。

為深化科技創新在防災救災中的應用,2024年10月,平安產險在廣東東莞發起成立了“大灣區風險減量創新研究中心”,通過整合當地科學院、高校等20余家專業機構資源,創新打造“AI視頻預警+遠程值班干預+專家精準巡檢”管理模式。該模式已在東莞25個鎮街實現工程事故隱患的即時發現與處置,2025年累計觸發風險預警237次,遠程干預46次,實現72個工程項目零事故,有效消除各類事故隱患;同時,依托“安責險科技預防體系”為405家企業排查隱患57處,覆蓋1140家企業超114億元風險保障。

中國平安表示,守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是保險的天職,基層是防災減災救災的第一線。強化基層應急能力建設,對于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意義重大。公司將進一步發揮自身“保險+科技+服務”優勢,深入開展“風險減量+公益”行動,積極參與基層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貢獻平安力量。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網)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地震 甘肅省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5-26 優優綠能 301590 --
  • 05-23 中策橡膠 603049 --
  • 05-19 古麒絨材 001390 12.08
  • 05-08 威高血凈 603014 26.5
  • 05-08 太力科技 301595 17.05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