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公募機構對A股上市公司的調研熱情持續高漲。
數據顯示,截至5月16日,年內163家持牌公募機構累計調研A股上市公司32986次,覆蓋1727只個股。從行業分布來看,科技賽道成為公募機構關注的焦點,電子、計算機等科技相關行業調研頻次位居前列。
在全球科技競爭加劇的背景下,中國科技企業的崛起為資本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公募機構作為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其調研動向和投資布局將進一步推動科技企業與資本市場的深度融合,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政策與市場高度契合
據公募排排網數據,申萬一級行業中,電子行業以6142次高居公募機構調研頻次榜首,醫藥生物、機械設備行業緊隨其后。在細分領域中,半導體、軟件開發、消費電子等申萬二級行業成為調研重點,其中半導體行業以2925次調研頻次位列第一,覆蓋93只個股。
個股方面,匯川技術、立訊精密、中際旭創等科技企業成為公募調研寵兒,調研頻次均超過170次。受公募機構關注度較高的公司多集中在自動化設備、通信設備、光學光電子等細分領域,展現了公募機構對科技細分賽道的深度挖掘。
公募機構對科技賽道的青睞,與政策導向和市場趨勢高度契合。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此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強調,“突出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這個重要著力點”,并提到“為科創企業提供全方位、‘接力式’的金融服務”。同時,吳清還表示,A股市場“科技敘事”邏輯越來越清晰,集聚效應日益明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巨大潛力也將伴隨著經濟高質量發展越來越顯現,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將為資本市場提供更多有價值的源頭活水。
科技企業作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其成長性和創新潛力吸引了大量機構資金。吳清提到的“科技敘事”邏輯,正是公募機構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布局的核心邏輯之一。
“當前,公募機構密集調研科技賽道主要基于四重考量:政策紅利、估值優勢、周期復蘇和技術突破。”廣東華輝創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袁華明向《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政策層面,半導體、AI等領域獲得實質性政策支持;估值方面,經歷兩年調整后,優質科技公司已進入價值投資區間;產業層面,全球科技周期回暖與AI技術商業化落地形成雙重驅動。
安徽安爵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巖也認為,5G、AI、云計算等新興技術已進入規模化商用階段,充分展現了科技創新的巨大市場潛力。
中長期資金助力科技發展
公募機構對科技賽道的關注并非短期行為。隨著《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落地,中長期資金入市步伐加快,進一步強化了市場對科技板塊的長期信心。
吳清在上述發布會上介紹《方案》時特別強調四個“突出”,其中之一是“突出發展壯大權益類基金的工作導向”,同時還提到“積極推動產品創新,持續豐富符合國家發展導向、更有利于為投資者創造長期收益的指數基金和主動型基金”。這將為科技企業提供更穩定的資金支持,促進資本市場與科技創新的良性互動。
截至5月15日,中航趨勢領航混合基金年內收益率超過48%,在全市場基金中表現亮眼。該產品基金經理王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投資框架主要圍繞三大核心維度展開:一是以政策導向為基石,重點布局國家戰略支持的新質生產力領域,包括高端制造、數字經濟等確定性較強的賽道;二是遵循‘水大魚大’原則,優先選擇市場空間廣闊、成長天花板高的細分領域;三是建立動態跟蹤機制,通過高頻產業調研和數據驗證,及時把握技術演進與競爭格局變化,確保投資組合始終聚焦于最具成長潛力的核心環節。”
展望后市,王森重點看好科技賽道的三大投資主線:一是人形機器人產業化機遇,隨著伺服電機、傳感器等核心部件實現國產化突破,今年或將迎來商業化訂單的爆發式增長;二是半導體國產替代浪潮,在科技競爭加劇的背景下,設備、材料、制造等環節的自主創新將帶來確定性的投資機會;三是創新藥的價值重估,當前板塊估值處于歷史低位,具有突破性創新能力的藥企有望隨著臨床進展和融資環境改善迎來估值修復。
永贏先進制造智選基金表現同樣搶眼,截至5月15日,年內實現近55%的收益率。該產品基金經理張璐對人形機器人產業前景持樂觀態度。張璐認為,隨著市場風險偏好持續修復疊加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人形機器人板塊有望在政策支持、產業發展和技術突破的多重推動下,再度呈現亮眼表現。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