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食品工業協會于1981年經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經省民政廳登記注冊的全省性食品行業管理組織,是省級5A級協會、省級先進社會組織、福建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省級專精特新服務平臺)、省級“先進基層黨支部”;協會擁有一支由高校、科研院所、企業200多位食品各分行業教授、高工組成的專家智庫。面對新時期我國食品工業發展特點和福建食品工業發展特色,在各政府部門關心和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加強自身能力建設,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協會發展,促進我省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超越。依照《福建省食品工業協會章程》,自覺主動、積極地為政府部門服務,主動承接政府部門的轉移職能,搭建政府和企業之間的橋梁,維護食品工業持續繁榮與發展;有效服務食品企業,反映企業呼聲,解決企業實際困難。主要服務內容如下:
1、成立食品企業技術診斷工作委員會,常態化開展企業技術診斷,凝練食品產業的科學和技術問題,為各級科技和產業管理部門制定指南提供依據;針對企業生產過程中的標準與國標、行標的沖突問題,及時組織專家論證,并向省衛健委、國家衛健委反應尋求標準的制修訂,已成功解決行業內“即食海蜇防腐劑的標準修訂”、“膨化蝦條蝦片中鋁殘留限量標準修訂”、“魚露產品標準修訂”等60多起企業技術診斷、食品安全標準維權服務。
2、承接政府業務,常年開展福建省食品行業科技成果評審,每兩年開展福建省食品工業科學技術進步獎評審。截止目前共有53項科技成果通過評審,其中部分項目獲得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的福建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二、三等獎,有力提高獲獎企業科技水平和企業影響力,促進福建省食品工業科技進步。
3、作為國家工信部認定的福建省唯一一家“食品工業企業誠信管理體系委托評價機構”,開展食品工業企業誠信管理體系評價工作,我省40多家食品工業企業已通過食品工業企業誠信管理體系評價。
4、作為國家團體標準制修訂單位,幫助地方政府、企業制定地方標準、行業標準,為滿足福建省食品產業市場和創新需要,以市場需求為主導,增加標準有效供給。協會主導制定的《生態食品評定通則》、《紅曲釀造料酒》等20項團體標準已頒布實施,團標制定工作常態化開展。
5、制定《福建省食品工業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認定工作實施細則》,成立福建省食品工業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認定委員會,開展福建省食品工業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認定工作,為企業產品宣傳以及各級項目評審、驗收提供依據。
6、按照《福建省食品工業行業標桿企業認定工作》要求開展標桿企業認定,為企業樹立品牌,提升市場競爭力。目前已有50多家食品工業企業被授予福建省食品各分行業生產標桿企業,有力提升企業在行業內的知名度。
7、為推動食品行業產教協同育人,聯合泉州輕工職業學院等高職院校開展食品專業高職教育校企二元制學歷提升教育(大專學歷)。按照規定程序,協會推薦招收的食品加工技術專業企業員工300多名,包括南平圣農、廈門燕之屋、盼盼、友臣、海欣食品等,為食品企業員工學歷提升提供良好平臺。
9、協會擁有《福建食品》刊物和協會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新浪官方微博、官方抖音號并可利用福建日報、中經總網·中經在線、中國食品報、搜狐新聞、今日頭條、網易新聞、華人頭條、知乎等平臺,通過現代傳媒手段為企業宣傳。協辦月刊《福建輕紡》,為會員企業發布行業信息和開拓專業論文發表渠道,多渠道為會員企業提供服務。
10、打造海峽兩岸食品博覽會(福州)高端品牌,有力推動福建省乃至中國食品產業升級和品牌樹立,拉動消費、促進貿易對接,加強行業交流和合作。組織會員企業參加全國性重點食品展會,為企業增加交流、拓寬市場提供渠道。
11、打造高端食品論壇,提升企業知名度和行業影響力。協會先后主辦/承辦了“首屆中國燕窩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中國生態食品產業發展之路研討會”、“海峽兩岸食品功能分子科學高峰論壇暨閩臺健康食品產業對接會”、“首屆中國中式菜肴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中國沙縣小吃食品產業發展論壇”、“首屆中國海洋食品產業高峰論壇”、“首屆鮮燉燕窩食品質量安全專家研討會”、連續六屆“食品配方創新論壇”、“PCTI2023預制菜及調味品技術創新大會”等專業學術論壇,促進技術、產業、品牌、營銷等要素的有機結合。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