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大行躬身入局來勢洶洶 個人消費貸要成新晉“內卷之王”?業內:市場空間未見頂

國有大行躬身入局來勢洶洶 個人消費貸要成新晉“內卷之王”?業內:市場空間未見頂
2025年03月20日 14:24 媒體滾動

  財聯社3月20日訊(記者 彭科峰)消費貸市場也要迎來近身搏殺了嗎?

  近日,《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對外印發,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并強調要“強化信貸支持”。財聯社記者注意到,作為信貸投放的主力軍,連日來,多家大行隨即相繼發布相關專項計劃,瞄準新能源、房地產等領域,大力進軍消費貸市場。

  與大行股份行大舉進軍巧合的是,銀行個人消費貸價格近期掀起了新一輪的降價潮。據財聯社記者報道,開年以來銀行消費貸市場競爭激烈,利率下行趨勢明顯,相關產品利率已經接連跌破“2.6”、“2.5”兩大關口。市場最低利率,已經快速下探至2.4%一線。

  消費貸市場,會否像個人房貸、普惠小微等業務中曾經出現過的情形一樣,在大型銀行下沉后變得“極致內卷”?接受財聯社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給出了不同的看法。有市場人士表示,盡管近期消費貸利率不斷下沉,但“這個市場依然沒到見頂期,當下還有空間”,還沒有真正到“極致內卷”的程度。

  但多名銀行業人士強調,發力消費貸雖然在當前情況下是“不得不為”,但貸后風險管控仍需加強。

  大行兇猛!部分銀行個人消費貸年增速超過70%

  3月19日下午,農業銀行相關人士向財聯社記者介紹,該行高度重視提振消費的行動方案,發揮該行“橫跨城鄉、點多面廣”的優勢,正在持續加大個人貸款投放力度。

  “今年,農業銀行個人貸款業務延續良好發展勢頭,目前個人貸款余額已超9萬億元,成為首家買入該臺階的金融機構。”農業銀行相關人士表示。截至3月17日,該行包括信用卡在內的個人消費類貸款余額達1.33萬億元,年增量達270億元。

  在走訪中,除了農業銀行之外,工商銀行也向財聯社記者曬出了“消費類”成績單。工行相關人士向記者指出,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工行正在持續加大資源投入,創新服務模式。截至今年2月末,工行累計投放個人消費貸款超1.7萬億元。

  3月19日,光大銀行相關人士也向財聯社記者介紹,該行積極響應相關號召,推出服務支持提振消費專項工作方案,全面加大對促消費、擴內需的支持力度。截至今年2月末,光大銀行個人消費貸款余額突破8000億元,信用卡貸款余額近3700億元。

  如果單純查看上述數據,市場可能感受不深。但如果對比信息來看,就可以看到近兩年大行在消費貸領域的“兇猛”之勢。

  財聯社記者查詢公開數據發現,截至2023年末,農業銀行、工商銀行等多家大行的個人消費貸余額均在三四千億的水平。其中,部分銀行此項業務年增速高達70%以上。也就是說,正是在這兩年來,大行其實已經在消費貸領域加大了投放。

  某江浙滬上市銀行人士向財聯社記者坦言,近兩年來的確是國有大行、股份行在消費貸領域開始發力的時期。過去,這些大型銀行依托政府投資、對公等獲得不菲收益,對消費貸相對輕視。如今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疊加提振消費專項行動的號召,未來一段時間內,國有大行、股份行將會在消費貸領域強勢發力。

  八仙過海多點開花,不同銀行發力重點差異明顯

  財聯社記者了解到,結合各自特點,近期在消費貸領域,不同的銀行也有一些發力的重點。

  中信銀行相關人士向財聯社記者介紹,該行正深耕大額消費場景,將新能源汽車消費、家庭裝修等作為重點,助力居民消費升級。目前,中信銀行和多家新能源汽車品牌展開深度合作,發布了多樣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比如,在降低購車門檻方面,中信銀行可以提供“零首付”方案;針對有車一族,中信銀行發布了“以舊換新”貸款方案,貸款流程持續簡化。

  光大銀行相關人士向財聯社記者介紹,他們正圍繞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發經濟等“三大經濟”,結合不同區域特點,加大創新力度。比如,光大信用卡啟動了“冰雪去嗨節”品牌建設,圍繞冰雪場景不斷拓展繳費首單、電子賬戶等服務。同時,和民政部門、社區借道進行合作,進一步極大支持引發消費的力度。

  農業銀行則把目光瞄準了房地產。該行相關人士相財聯社記者介紹,農行正在緊抓房地產市場出現的積極變化契機,圍繞居民高品質購房需求,進一步極大個人住房貸款的投放力度,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

  郵儲銀行的重點則放在信用卡消費、預付式消費資金監管方面。郵儲銀行相關人士向財聯社記者介紹,正在持續發揮信用卡的消費支持作用,通過線上線下聯動,開展支付立減、商圈消費優惠等活動,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福利。同時,針對預付費消費糾紛 【下載黑貓投訴客戶端】多發的問題,郵儲銀行依托央行相關技術,搭建了安全可控的智能合約場景平臺,并在數字人民幣APP模塊中率先推出面向電商和健身行業的智能合約預約消費服務,能夠確保未消費資金始終歸屬于消費者本人,讓大眾能夠放心消費。

  “面向研究生教育、繼續教育、專業教育需求,我們推出了‘優學貸’產品”,工行相關人士表示,他們正在加強對不同社群消費特征的深入研究,持續創新產品,以不斷激化多樣化、差異化消費潛力。

  個人消費貸業務要成新晉“內卷之王”?

  在記者調研中,多家銀行給予的反饋就是,當前加大消費類貸款投放,不僅是提振消費專項行動的提倡和要求,也是銀行業尋找下一個信貸增長新空間的必由之路。隨著信貸需求環境的變化,更多國有大行、股份行也不得不躬身入局,加大消費類貸款的業務拓展和信貸投放。

  “相比國有大行,城商行過去才是消費貸的主力軍。這是由銀行的特點決定的,大行過去有自己的壁壘,中小銀行早已在消費貸領域搏殺多時。”上述江浙滬銀行人士坦言,而如今,隨著更多大型商業銀行大張旗鼓的殺入,未來消費貸領域的競爭會更加激烈。

  不過,有券商銀行業分析師也向財聯社記者表示,盡管大行加入消費貸領域的競爭不可避免,但對銀行而言,仍然需要加強風控管理,以減少后續不良。

  農業銀行相關人士也向財聯社記者表示,該行將會堅持業務發展和風險防控深度融合,進一步完善全流程的風險監測體系,把風險防控融入到產品創新、消費者權益保護等環節,“確保資產質量穩定”。

  在上述江浙滬銀行人士看來,盡管當前消費貸利率不斷下沉,部分銀行甚至低到2.5%左右的水平,但這并不意味著行業已經到了極致內卷的階段。國有大行的紛紛加入,其實最先擠壓的并不是城商行的空間,因為后者布局早,在一定區域也建立了優勢。國有大行的入局,影響最大的其實是各種非法、合法的網貸、互聯網貸款平臺,后者長期以來依靠各種虛假宣傳、“砍頭息”等搶占了不少市場份額,也“毒害”了很多消費者。“過去這塊市場大行沒有好的產品,一些人自然會被非法中介所引誘,落入高利息陷阱”。

  上述人士認為,工行、郵儲等大行的相繼發力,一定程度上能夠凈化市場,為消費者提供更為正規、價格更合理的消費類貸款,同時更好的提振內需,刺激消費。當然,長期來看,參考信用卡市場的經驗,未來一段時間內,正規消費貸市場的內卷恐怕也難以避免,“但目前這個市場還遠沒有輪到談內卷的階段。”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秦藝

消費貸 財聯社 農業銀行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3-31 泰禾股份 301665 --
  • 03-28 泰鴻萬立 603210 --
  • 03-26 中國瑞林 603257 --
  • 03-24 首航新能 301658 --
  • 03-18 開發科技 920029 30.38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