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3月以來,以恒生科技指數為代表的中國科技股持續走強,與此同時,多只港股和A股科技相關ETF持續“吸金”。據統計,早在2024年四季度,機構便已開始布局中國AI產業鏈上游硬件,目前亞太地區和新興市場長線資金均已超配中國資產。
站在當前時點,多家外資機構認為,以DeepSeek為代表的中國AI技術突破推動了本輪科技股上漲行情,未來隨著更多利好因素推動,這一趨勢有望延續。
資金流入中國科技類ETF
3月以來,多只港股和A股科技相關ETF持續獲得資金凈流入。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3月18日,富國中證港股通互聯網ETF份額增長75億份,按照0.93元的成交均價計算,該ETF獲得70億元資金凈流入。此外,廣發恒生科技ETF、博時科創板人工智能ETF、景順長城中證港股通科技ETF、工銀瑞信國證港股通科技30ETF、嘉實上證科創板芯片ETF分別獲得39.35億元、35.35億元、30.56億元、29.75億元和26.58億元的資金凈流入;華泰柏瑞南方東英恒生科技ETF和華夏中證機器人ETF均獲得超15億元資金凈流入。
近期,多只海外中國股票ETF也持續獲得資金凈流入。富途數據顯示,在美上市的規模較大的5只中國股票ETF最新資產規模超280億美元,較2月底增長25億美元。其中,截至3月17日,中國大盤股ETF-iShares和KraneShares中國海外互聯網ETF的資產規模均超80億美元,兩只ETF前兩大重倉股均為阿里巴巴和騰訊控股。
早在2024年四季度,一些機構就已提早布局中國科技股。
“中國的科技板塊輪動與美國市場表現類似,即DeepSeek推動市場從上游硬件向中游軟件和服務以及下游的應用輪動。2024年四季度,機構投資者已提前布局了中國AI產業鏈的上游硬件。因此,從市場表現看,在本輪DeepSeek推動的科技主題投資中,中游軟件和服務表現最好,其次是下游的應用。”匯豐環球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中國首席投資總監匡正稱。
匡正表示,從統計數據看,亞太地區和新興市場的長線機構投資者已超配中國市場,尤其是亞太地區基金,配置水平處于5年來高位。
科技龍頭價值重估趨勢有望延續
摩根資產管理表示,從績優個股和相關基金的表現來看,2019年至2021年科技股的結構性上漲行情主要由新能源、半導體板塊主導;今年以來科技股行情則更多在大模型、算力、芯片、應用等產業鏈相關環節之間輪動,以DeepSeek為代表的中國AI技術在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成為引發本輪科技股行情、科技企業價值重估的契機。
“未來,隨著AI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應用場景的拓展,中國企業有望在全球科技產業鏈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而具有制造能力、技術迭代創新能力、產業鏈整合能力等競爭優勢的A股科技企業,或能充分分享本輪科技股價值重估的紅利,并有望成長壯大。”摩根資產管理稱。
銳聯投研團隊認為,AI技術在降低勞動力成本、提高生產效率以及拓展應用場景等方面具有巨大潛力,這將為相關企業帶來新的增長機遇。在估值不斷修復的情況下,隨著宏觀經濟的穩步復蘇以及政策紅利的逐步釋放,A股的配置價值凸顯。
“DeepSeek以較低成本實現AI推理能力,使AI技術的應用場景大幅拓展,打破高端顯卡對AI部署的壟斷。這一技術突破也為港股科技股注入了新活力。”銳聯投研團隊稱。

責任編輯:凌辰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