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增持海外牌照、技術賦能降本增效。
近年來,隨著中小企業積極拓展海外市場,跨境支付行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新機遇。據海關總署數據統計,2024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再創新高,達到2.63萬億元,同比增長10.8%。
在跨境貿易的熱潮推動下,跨境支付行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2024年,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累計處理跨境人民幣支付業務金額175萬億元,同比增長43%,幾乎趕上SWIFT系統的支付規模。跨境支付機構同樣表現亮眼,如連連數字2024年的數字支付業務總支付額(TPV)達3.3萬億元,同比增長64.7%。
然而,跨境支付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風順,面臨著合規、技術、商業等多方挑戰。隨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崛起,不少跨境機構接入領先技術降本增效,不僅從內部進行組織流程的優化,對外也提升客戶體驗。
面對這些挑戰,跨境企業采取了多種應對策略。一方面,通過全牌照收購的方式,確保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合規運營,拓展業務范圍。另一方面,積極引入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提升內部運營效率和客戶服務體驗,增強市場競爭力。例如,連連數字積極探索生成式AI在內部降本增效和外部賦能客戶方面的應用,通過DeepSeek大模型的應用,提升了智能運營水平,為跨境商家提供更精準的服務。
催生跨境支付熱
全球貿易的蓬勃發展以及數字經濟的持續崛起,為跨境支付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眾多跨境支付平臺在這一年里取得了不錯的業績,展現出行業的強勁增長勢頭。
18日,港股上市公司連連數字發布2024年業績報告,截至2024年末,連連數字錄得總收入13.15億元,同比增長27.9%,毛利6.83億元,同比增長18.2%,整體毛利率達51.9%。
其中,2024年連連數字的數字支付業務總支付額(TPV)達3.3萬億元,同比增長64.7%;全球支付業務總支付額達2815億元,同比增長63.1%;總收入8.08億元,同比增長23.1%。
除了連連數字,各跨境支付平臺也紛紛交出亮眼成績單。例如,義支付跨境支付業務交易額達40億美元,同比增長233%,跨境數字人民幣收款突破2.4億元。CoGoLinks結行國際受理的跨境支付交易規模同比增長65.55%,其中B2B外貿收款交易量同比增長超447%。螞蟻集團旗下的萬里匯全球累計處理的交易金額突破3000億美元,服務商戶數量超100萬。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當前,包括連連數字、PingPong、空中云匯、匯付天下、XTransfer、新國都、移卡、銀聯商務在內的多家支付公司或關聯公司,以及螞蟻集團、騰訊(微信支付)、拉卡拉、嘉聯支付、易寶支付、CoGoLinks結行國際、合利寶等企業,都在積極搶占跨境支付市場。
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指出,近年來,中國支付加速出海,一方面是由于境內支付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支付機構期望向外拓展更多增量;另一方面,隨著跨境旅游、商貿交流的不斷擴大,境內外便利化政策的利好頻出,支付出海也迎來了更優良的發展契機。
加速海外牌照部署
跨境支付企業快速發展成為貿易企業出海的重要支撐,然而,跨境支付企業在出海時還面臨著合規挑戰。做跨境支付,在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獲得準入牌照是首要條件。諸多跨境支付人士告訴記者,當下各國對于支付機構尤其是跨境支付業務的合規要求日趨嚴格,這些企業面臨著外匯管理局發放的跨境外匯支付牌照的限制,且需滿足合規、核心技術、資金和品牌等多方面的要求。
記者注意到,多家跨境支付企業都在海外牌照布局下足了功夫,通過并購、合作等方式,快速獲取支付牌照和市場準入資格,加速全球化布局。
2024年,連連數字在跨境支付領域動作頻頻,5月,其獲得盧森堡EMI牌照,可在歐洲市場提供支付、預付卡、電子錢包等服務;12月,其旗下全資附屬子公司又獲得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頒發的虛擬資產交易平臺(VATP)牌照。截至2024年12月末,連連數字已構建起由65項支付牌照及相關資質組成的全球支付牌照布局,服務范圍覆蓋超過100個國家及地區,支持超過130種貨幣的交易。
2024年7月,PingPong正式獲得印度尼西亞中央銀行頒發的PJP支付牌照,獲準開展境內轉賬及跨境匯款業務,進一步拓展其在東南亞市場的影響力。截至目前,PingPong在全球已擁有超過60個牌照和許可,業務覆蓋范圍不斷擴大。XTransfer在2024年也斬獲了美國8州支付牌照,其中包括Delaware(特拉華州)、Florida(佛羅里達州)和Colorado(科羅拉多州)等地,其國際化業務步伐顯著提速。此外,像Payoneer等海外跨境支付服務商,正積極尋求獲取境內第三方支付牌照,以確保在華業務的合規運營。
“跨境支付行業競爭激烈,各企業紛紛加速全球化布局,試圖通過獲取各地支付牌照來完善合規體系,拓展業務版圖。然而,在這一過程中,合規風險被置于首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金融監管政策和法規存在顯著差異,企業需要滿足各種合規要求,例如牌照申請、反洗錢措施、數據保護等。此外,部分新興地區基礎設施不完善,支付企業可能需要投入更多資源進行技術改造,以適應當地市場的需求。”一名跨境支付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蘇筱芮也指出,在跨境支付領域出海的眾多玩家中,兩類參與者最具優勢:一類是平臺型企業旗下的支付機構,它們依托集團的強大能力,擁有豐富的商戶資源或龐大的終端消費者群體;另一類則是在海外市場早已率先布局、在海外支付牌照數量方面占據絕對優勢的老牌支付玩家。
“未來跨境支付行業可能呈現出‘強者愈強’的特征,頭部企業憑借其客戶群、支付網絡和業務縱向聚合能力,將持續占據優勢地位。”蘇筱芮表示,但諸如跨境B2B支付這樣的細分領域,對于中小型支付機構而言仍具備可觀的商業挖掘潛力。
AI技術助力降本增效
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當下,跨境支付作為全球化貿易的關鍵環節,也經歷著一場由人工智能(AI)技術引領的深刻變革。眾多跨境支付企業積極擁抱AI技術,從企業內部的組織流程到客戶服務的各個業務場景,全方位進行優化升級。
不少跨境支付企業立足于公司內部加大AI技術投入。連連數字日前披露的2024年財報顯示,公司全年研發費用為人民幣3.19億元,同比增長19%,主要是公司對技術創新領域持續的投入。不久前,連連數字宣布完成DeepSeek大模型的私有化部署,應用到業務、研發、辦公等多個關鍵場景中。在智能研發領域,連連數字的一站式研發管理平臺和智能編程助手現已全面接入DeepSeek大模型,覆蓋了從項目管理到代碼生成等完整的研發流程。
在客戶服務體驗優化方面,AI技術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以中國銀聯為例,其構建了覆蓋“AI+風控”“AI+客服”“AI+業務運營”等多領域的人工智能全景化應用,通過智能風控系統有效降低用戶交易風險,智能運營系統提升運營效率,釋放人力資源。
隨著跨境支付環境日益復雜,傳統風控手段的局限性逐漸顯現,而AI技術的快速發展,為解決跨境支付風控難題帶來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比如,PingPong借助AI技術打造全球支付智能大腦,智能全球資金路由中心為客戶提供最優資金路徑,智能風控運營中心保障交易安全,同時為企業提供智能選品、自動化審核等服務,將跨境支付交易費用整體降低90%,到賬效率提升至秒級。
“AI技術進步也給跨境支付風控帶來新挑戰。企業需提前規劃出海模式與合規工作,選擇擅長且有潛力的業務場景切入。同時,持續提升技術水平,筑牢風控防線,并推動支付產品服務迭代,以更好地服務商戶和消費者。”蘇筱芮表示。

責任編輯:王馨茹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