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交易員自白:“熬過這段日子”——債市調整背后的利潤保衛戰

銀行交易員自白:“熬過這段日子”——債市調整背后的利潤保衛戰
2025年03月20日 00:00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去年末與今年一季度的債市行情可謂‘冰火兩重天’。市場行情變化太大,近期有的債券交易員連差都不敢出,希望能盡快熬過這段時間。”西部地區某農商行債券交易員向中國證券報記者坦言。

  2025年以來債市展開調整,各期限債券收益率普遍走高,一些銀行通過賣出浮盈老券、降杠桿、調久期等方式減少交易端風險暴露、調整當期收益。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當前債市調整壓力總體可控,對銀行利潤的影響在可承受范圍內。

  ● 本報記者 吳楊

  賣出浮盈老券兌現收益

  今年以來,債市收益率總體上行,中國債券信息網數據顯示,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今年1月以來的最低點1.60%持續上行,截至3月19日記者發稿時已升至1.87%,累計上行27個基點。

  “在這樣的市場行情下,有些銀行一季度陸續把OCI(其他綜合收益)和AC(攤余成本)賬戶里仍有浮盈的老券擇機賣出兌現收益,進而達到調整季度損益的目的,但這并不是大部分銀行的做法。銀行是否開展賣券操作與銀行自營投資配置盤和交易盤結構等密切相關。目前,我行的自營投資總體未虧損,交易盤小有虧損,還沒有通過賣老券來填補今年以來的浮虧。總體來說,我們處于‘逆風’階段,但還不是特別難受。”前述西部地區某農商行債券交易員說。

  在新金融工具會計準則下,金融資產被劃分為三類,分別是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FVTPL)。前述西部地區某農商行債券交易員解釋說:“被歸于FVTPL的資產,其公允價值變動將直接影響當期損益。交易性金融資產一般被劃為FVTPL。”

  財通證券分析師孫彬彬表示,簡單來說,在債券收益率上行階段,交易端虧損對利潤表影響較大,如果將AC和OCI賬戶中有浮盈的資產出售,價差將計入當期損益,可以達到利潤調節的目的。銀行可能存在適度兌現浮盈的行為,這種行為對債市造成的壓力總體可控,而且可能趨于結束。

  記者采訪發現,在多數銀行人士眼中,賣券并非是應對市場波動的長久之計。“通過兌現老券浮盈來減少虧損,前提是老券要有浮盈,然后在債券收益率上行過程中,把去年留存的浮盈兌現,這就相當于把之前留的‘安全墊’給吃掉了。另外,賣券后,銀行依然需要買回債券,補充倉位,總歸得配置啊!”某城商行金融市場部總經理直言,這樣做的本質是利用了會計準則的靈活性,而非真正的風險對沖。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AC賬戶中資產出售比例過高或者頻繁賣出,可能導致存量資產的重分類,因此大家操作AC賬戶會更克制。”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此外,前述某城商行金融市場部總經理表示,通過賣出浮盈老券來支撐利潤表,需要付出相應成本,例如資本損耗等。

  華泰證券研究所所長張繼強認為,不應夸大銀行兌現浮盈對債市的影響。一方面,相比兌現老券浮盈,銀行調節收益有多種手段,釋放撥備是更為重要的方式;另一方面,銀行并不一定在季末集中賣出OCI賬戶內債券兌現浮盈,而是在季度內陸續兌現。

  負債荒是關鍵因素?

  回望2024年,債券收益率整體處于下行態勢。中國債券信息網數據顯示,10年期國債收益率由2024年的最高點——1月2日的2.56%降至12月31日的1.68%。在這樣的市場行情下,不少中小銀行投資業務收益為其利潤提供了一定支撐,投資收益占營業收入比重有所提升。

  2025年債券收益率整體上行,對銀行一季度利潤影響如何?“除個別激進機構外,債市波動對銀行一季度利潤的影響總體不大。我行主要通過降杠桿、調久期策略應對市場波動,盡量減少交易盤風險暴露。大家都在努力‘扛’著。”東部地區某農商行金融市場部總經理說。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表示,債市調整對中小銀行一季度利潤形成短期壓力。但從中長期來看,債券收益率上行可能為其帶來新的盈利增長空間。

  當前,市場普遍關注哪些銀行金融投資業績釋放能力更強。東方證券銀行團隊測算發現,通過扣除其他綜合收益后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安全墊情況,比較各家銀行通過OCI釋放業績的空間,國有行和農商行空間最大,特別是工行、建行、渝農商行滬農商行等;股份行和城商行釋放空間相對有限。

  當被問及今年以來債市波動的原因時,曾剛認為是資金面邊際收緊。春節后流動性寬松預期落空,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相對謹慎,市場利率中樞有所抬升,推動債券收益率上行。同時,經濟復蘇預期增強,市場對貨幣政策進一步寬松的預期減弱。

  “這輪債市調整主要由流動性收緊、債券本身高估值等因素引發。當前債市的主要矛盾可能已經不是資產荒,而是負債荒。簡而言之,就是存款搬家后,資金去哪了?”興業證券固定收益組首席分析師左大勇表示,負債荒的本質是負債相對資產變得稀缺,負債價格變貴。從結構上看,國有大行比中小銀行更缺負債,中小銀行尤其是農商行最大的優勢就是資金穩定且充裕。

  具體來看,他分析,一方面,近年來銀行活期存款定期化趨勢抬升了負債成本,居民和企業存款流向理財和公募基金,導致銀行更加依賴成本更高的同業負債,增大了銀行負債壓力;另一方面,銀行貸款和債券投資增速大幅超出存款增速,使得負債壓力邊際上升。

  “大行負債端情況對債市或具有重要定價作用。當前銀行負債端資金緊張,債市資金面收緊也就不難理解了。”前述東部地區某農商行金融市場部總經理表示。

  工具缺失與突圍嘗試

  “我行不能參與類似國債期貨的衍生品交易,怎么對沖風險?”前述某城商行金融市場部總經理的反問,折射出中小銀行在債市調整中的被動處境。

  他坦言,中小銀行的投資范圍、品種和區域等方面均受到限制,有的還會受到自身監管評級的影響。“這種限制導致大多數中小銀行在債券收益率上行時缺乏對沖手段,更多只能依賴兌現浮盈或被動承受浮虧。”

  記者注意到,銀行可以運用自營資金進行衍生品交易。“能否獲得衍生品交易業務資格,要視銀行風險管理水平、資本實力、交易能力等方面的情況而定。”前述某城商行金融市場部總經理說。2011年原銀監會發布的《銀行業金融機構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申請開辦衍生產品交易業務,銀行業金融機構需向有關機構報送衍生產品交易業務內部管理規章制度、風險管理制度等材料。

  負債端壓力與考核機制進一步加劇困境。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通常來說,相較國有大行,農商行負債端成本更高,自營投資的逐利性也更強。

  “在銀行業務持續下沉背景下,優質客群普遍被大行憑借低成本優勢搶走,而尾部客戶風險較高,易增加不良風險,不少中小銀行面臨信貸投放難的挑戰。這就倒逼它們更多轉向債券投資,但考核壓力并未減輕。”前述東部地區某農商行金融市場部總經理表示,“銀行對自營投資部門的考核,并不會根據市場行情而大幅度變化。比如,出現債牛行情時,給你的考核指標是賺10億元,現在債市出現調整,給你的考核指標并不會減為1億元,相關負責人承受的壓力就會很大。”部分中小銀行為完成利潤指標,不得不采用高杠桿或激進交易策略進行債券投資。

  在南部地區某農商行金融市場部總經理看來,債券業務和傳統業務本為互補關系,“在不同時期,存貸業務和債券業務對銀行貢獻不同。在經濟發展動能較弱的時期,存貸業務增長困難,不良資產需要用盈利化解,這時候就需要債券業務反哺傳統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負債壓力下,銀行自營投資會如何發展?浙商證券分析師杜漸表示,銀行自營投資是債市重要的資金來源,目前銀行業負債出現短缺現象,尤其是大行,或會擠占自營配債空間,進而導致債市資金流出。此外,銀行負債成本壓力或倒逼銀行自營投資追求高收益、免稅資產,例如地方債、同業存單、貨基等。

  多位銀行人士表示,應多措并舉做大做強金融市場業務。前述南部地區某農商行金融市場部總經理表示,農商行的金融市場業務應回歸本源,從市場化角度做到盈利與風險的平衡,建立健全合理風險控制機制,引導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平衡,核心是人才的培養。“越是艱難時刻,越考驗機構交易系統和交易能力。”他說。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張文

銀行 債市 債券 收益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3-31 泰禾股份 301665 --
  • 03-28 泰鴻萬立 603210 --
  • 03-26 中國瑞林 603257 --
  • 03-24 首航新能 301658 --
  • 03-18 開發科技 920029 30.38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