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小洋山北作業區“進度條”刷新

上海港小洋山北作業區“進度條”刷新
2025年05月16日 10:38 滾動播報

轉自:中國水運網

進入5月,上海港小洋山北作業區建設迎來新進展——西1區陸域吹填工作完成,碼頭建設正式開工。站在高處看去,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小洋山北側已經“吹”出了一塊土地。

未來,小洋山北側這片區域將建成上海港最大的單體自動化碼頭,也是新一代智能化集裝箱碼頭和生態綠色港區。

再造一個洋山港區

2024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5150.63萬標準箱,成為全球首個集裝箱年吞吐量超過5000萬標準箱的世界大港,已連續15年排名世界第一。

然而,隨著國際貿易量激增,上海洋山港南側岸線資源已趨飽和,泊位緊張問題日益突出。上海港小洋山北作業區應運而生,成為破解這一難題的關鍵工程。

滬浙合作共建的小洋山北作業區是“十四五”規劃102項國家重大工程項目之一,規劃岸線總長6100米,包含7個7萬噸級和15個2萬噸級集裝箱泊位,設計年通過能力1160萬標準箱。

上海港小洋山北作業區陸域。本圖片由上港集團提供上海港小洋山北作業區陸域。本圖片由上港集團提供

上港集團工程指揮部副總指揮吳慶飛介紹,上海港小洋山北作業區的岸線比南側洋山港區一二三期碼頭的岸線加在一起還長,相當于再造一個洋山港區。

“小洋山北作業區是一次立項的,從投資額和岸線長度來看,無疑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水運工程之一,涉及的圍填海砂土達1億立方米。”吳慶飛說,截至2024年年底,小洋山北作業區已累計完成投資60余億元,2025年度計劃完成投資超40億元。

“未來,小洋山北作業區可服務于江海聯運、沿海支線和近洋航線,在發揮長江、內河、沿海水運優勢的同時,緩解上海市陸路運輸的緊張局面,提高節能、綠色、環保運輸水平,進一步鞏固上海港全球集裝箱吞吐量第一的地位。”上港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用創新破解技術難題

5月12日,記者在上海港小洋山北作業區建設現場看到,海面上,有近百艘工作船正在忙碌地作業。吳慶飛介紹,高峰期時,這片狹小海域會有超過100艘船同步作業,算上運輸船等,同時會有300余艘船舶服務于上海港小洋山北作業區建設。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8個水工標段同步開工,作業面范圍狹小,而現場參與施工的船舶數量多,各種工種交叉作業,管理難度極大。同時,現場的風浪和最新的環保要求也給工作帶來了不小的挑戰。為此,上海港小洋山北作業區建設項目組專門成立聯合調度指揮中心,提升聯調聯動職能。項目組采用小洋山北精細化氣象預報系統,并召開小洋山北作業區臺風、寒潮天氣各類船舶處置方案專家咨詢會,同時加強工程結構的動態監測、建立網格分區、強化生態環境保護。

遠眺上海港小洋山北作業區建設工地。 本圖片由上港集團提供遠眺上海港小洋山北作業區建設工地。 本圖片由上港集團提供

上海港小洋山北作業區存在軟土地基的問題,為應對這一問題,并滿足生態保護需求,工程創新采用桶式基礎結構(俗稱“大圓桶”),單桶重量超5000噸,高度達30米。這一技術首次應用于外海碼頭建設,相比傳統拋石工藝,占用海域面積減少80%,且通過中空設計和人工魚礁孔,保護海洋生態連續性。

“大圓桶安裝需依靠北斗定位精準下沉,一旦偏移即不可逆。我們通過上百次模擬實驗優化工藝,最終實現30個基礎結構全部一次到位。”上港集團工程管理部副經理倪立土介紹。

除了“大圓桶”之外,上海港小洋山北作業區還誕生了首個“變廢為寶”的海洋生態區。項目首創疏浚土替代砂石料吹填造陸技術,減少運輸能耗的同時建成生態濕地。

此外,針對砂料“軟黃金”計量難題,團隊引入滑軌式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將誤差控制在1%以內,單船計量時間從50分鐘縮短至20分鐘。

打造全球智能碼頭新標桿

上海港小洋山北作業區工程采取“整體立項、連續建設、逐段運營”方案,總建設周期8年左右,工程分為西區、東區和中區以及7500米防波堤。

倪立土告訴記者,目前,西1區陸域吹填已完成,碼頭工程、淺表地基處理工程即將開工,計劃2026年建成;西2區陸域將在今年內基本完成;東區今年將啟動東護岸、東接岸建設,預計2026年初期產能將達150萬標準箱。

“上海港小洋山北作業區將打造新一代智能化集裝箱港口、新時代生態綠色港區。港區科技創新濃度將再度刷新,打造全球智能碼頭新標桿。”倪立土介紹,小洋山北作業區所有裝備、系統均為自主研發制造,全棧自主可控,同時應用“BIM+物聯網+大數據”技術,集成5G、車路協同、高精度融合定位等技術,全面實現碼頭設備智能化運轉。

值得關注的是,上海港小洋山北作業區建設不僅是港口擴容和能級提升工程,也將帶動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整體空間布局調整和功能重構,進一步夯實全球航運樞紐地位。

吳慶飛表示,該項目有助于緩解洋山深水港區面臨的岸線資源不足問題,形成功能分工明確、布局合理的上海港小洋山集裝箱港區。

上海港小洋山北作業區的建設,是上海港突破資源瓶頸、引領全球航運革新的關鍵一步。從“吹沙成陸”到“大圓桶”矗立,從智能調度到生態保護,每一項突破都彰顯中國基建的創新實力。未來,隨著南北港區聯動效應顯現,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將以更開放的姿態,賦能長三角一體化,為全球貿易注入新動能。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小洋山 上海港 集裝箱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5-26 優優綠能 301590 --
  • 05-23 中策橡膠 603049 --
  • 05-19 古麒絨材 001390 12.08
  • 05-08 威高血凈 603014 26.5
  • 05-08 太力科技 301595 17.05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