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315第五彈:借貸寶、人人信電子簽黑洞,借3萬到賬1.4萬

央視315第五彈:借貸寶、人人信電子簽黑洞,借3萬到賬1.4萬
2025年03月15日 20:51 央視

專題:202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3·15市場監管在行動

  眼下,在一些平臺熱推的短視頻評論區里,仔細翻看就會發現,這些留言中都在反復出現一個高頻詞——“電子簽”。“借5000元、借1萬元的,很多人還真借到了。”用電子簽在陌生人之間借錢的方式,真的靠譜嗎?2025年年初,洪先生和王女士急需資金周轉,在網絡上找到了愿意放款的人。

  洪先生在借貸寶平臺、王女士在人人信平臺,按照放款人要求,分別簽署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欠條和借條。洪先生稱,自己向放款人借款5000元,實際只收到3500元轉賬,可平臺欠條上的借款金額卻登記為5000元,短短7天,就要額外還1500元利息,洪先生這才意識到,自己遭遇了赤裸裸的高利貸和“砍頭息”!

  王女士在人人信平臺借了30000元,到賬14000元,扣除了16000元,說是利息。用電子簽借錢,最終卻借出了一個高利貸。#315晚會#記者發現,在借貸寶平臺簽了正規的電子簽協議,打了電子簽的欠條,但實際交易的時候,真正的交易卻不在平臺上進行。

  多位在借貸寶、人人信這些電子簽平臺上簽條借款的人告訴記者,即便遭遇了放款人的高利貸和暴力催收,由于不清楚其真實身份信息,根本沒辦法起訴。人人信的一位產品經理告訴記者,目前他們平臺上的放款方,很多都是通過做假賬號來規避法律風險的,目的就是讓受害人找不到起訴對象。

  人人信經理暗示記者,去世人的信息,也能用來做賬號,“人臉識別是一種高科技技術,不需要人在,也不需要人活著,法院肯定帶不走。”電子簽平臺的“實名認證”成了擺設,即使是被人告,平臺給出去的放款人資料,也是無法查證的。這樣設計的商業模式,放款人通過電子簽放高利貸掙錢,平臺不斷通過電子簽欠條收借錢人的手續費,出了問題,誰也不用擔責任。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3-26 中國瑞林 603257 --
  • 03-24 首航新能 301658 --
  • 03-18 開發科技 920029 30.38
  • 03-17 浙江華業 301616 20.87
  • 03-14 浙江華遠 301535 4.92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