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記者 李貝貝 見習記者 何一華

日前,千億民營煉化龍頭恒力石化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恒力集團提議:公司2023年度擬派發現金紅利總額占2023年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的比例為50%以上。
一直以來,恒力石化都實行高分紅政策。近三年公司分紅率都在40%以上,2022年更是超過80%。公開信息顯示,自上市以來,恒力石化分紅已經累計185億元,若本次分紅方案順利實施,將達到219億元。
豪氣分紅的背后,恒力石化實控人陳建華、范紅衛夫婦受益最多。2023年半年報顯示,二人合計持有恒力石化75.10%的股份,按照本次分紅方案,二人2023年現金分紅將達到26億元。
2023年擬分紅34億元
為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1月2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進一步健全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更加注重投融資動態平衡,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加大中長期資金入市力度,增強市場內在穩定性。
近日,上交所和深交所先后發布“提質增效重回報”和“質量回報雙提升”專項行動,著力推動上市公司質量提升,落實以投資者為本的理念,引導上市公司強化投資者回報意識。
3月12日,恒力石化發布《關于收到控股股東2023年度利潤分配預案提議暨落實“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的公告》,控股股東提議2023年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的50%以上拿來分紅。
根據1月29日,恒力石化發布的2023年度業績預增報告。2023年,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為69億元左右,同比增加197.63%左右。這也意味著,恒力石化2023年分紅將超34億元。
自上市以來,恒力石化始終保持高比例的現金分紅。2020年到2022年,每年合計分紅金額(含以現金方式回購股份計入現金分紅的金額)占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例分別為40.91%、45.78%、86.27%。其中,2021年派發現金紅利最多,達到70.21億元。
豪氣分紅的背后,恒力石化實控人夫婦受益最大。2023年半年報顯示,陳建華、范紅衛夫婦直接持有公司11.24%的股份,并通過恒力集團等6家公司持有公司63.85%的股份,合計持有恒力石化75.10%的股份。
公開信息顯示,自上市以來,恒力石化現金分紅已經累計185億元,若本次分紅方案順利實施,將達到219億元。按照最新持股比例,實控人陳建華、范紅衛夫婦2023年現金分紅將進賬26億元。
隨著資本開支回落,恒力石化分紅比例有望維持在較高水平。東吳證券指出,2021年以來,恒力石化進入新一輪的資本開支周期,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資本開支金額分別為134億元、257億元和318億元,進入2024年后,項目建設高峰期結束,公司資本開支強度將有明顯回落。
滬市上市公司行動不斷
恒力石化主營業務囊括煉化、石化以及聚酯新材料全產業鏈上中下游,業務領域涉及的PX、醋酸、PTA、乙二醇、聚酯切片、民用滌綸長絲、工業滌綸長絲、功能性薄膜、工程塑料、生物可降解新材料的生產、研發和銷售,是行業內首家實現“原油-芳烴、烯烴-PTA、乙二醇-聚酯新材料”全產業鏈一體化化工新材料的上市公司。
近年來,隨著國內“雙碳”戰略的實施、國家產業綠色轉型升級,以及消費結構變遷,上游化工新材料需求持續增長。恒力石化也在向高端聚烯烴、鋰電池材料、工程塑料、石油基可降解塑料等下游新材料領域延伸布局,提升附加值的同時內部消化中間產品。
除了注重股東回報,進行大手筆分紅,此次公告也披露了恒力石化落實“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的其他措施,分別是深耕全產業鏈,持續打造行業領軍企業;創新驅動發展,打造公司發展強勁“引擎”;完善公司治理,提升公司規范運作水平;加強運營優化,持續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完善信息披露體系,多渠道傳遞投資價值。
自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滬市上市公司行動不斷。據記者統計,單是3月以來,截至3月14日(20點),已有81家上市公司發布“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披露新增回購、增持股份、分紅提議、經營數據、重要股東承諾不減持等公告。
3月10日,山西汾酒在提交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同時,表示控股股東擬6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1億元至2億元。3月12日,萬華化學表示,未來三年內,每年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不低于當年實現的可分配利潤的30%,同時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承諾未來12個月不減持。
“近期,從國務院常務會議到全國兩會期間證監會主席的表態,都提到要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楊德龍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相關上市公司通過回購、增持股票和分紅等方式來回饋投資者具有重要意義,分紅顯示了上市公司的誠意,有利于提高投資者的信心。”
允泰資本創始合伙人、首席經濟學家付立春告訴《華夏時報》記者,上市公司“提質增效重回報”專項行動,是資本市場均衡發展和未來升級的重要方向指引,從單一的注重上市公司發展變為均衡發展,特別是注重投資者利益的保護。“目前上市公司都在積極落實該行動,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講,最終還是要實現上市公司自身價值的提升。”


責任編輯:楊紅卜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