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信建投證券研究
文|周君芝 毛晨
本周市場交易圍繞三條主線展開。
1、市場避險情緒升溫,風格高低切。業績期漸近,AH風格近兩周調整中高切低,本周TMT板塊表現相對落后。
2、流動性寬松預期下,美債利率下行,美股連跌四周后止跌。美聯儲放緩縮表節奏,特朗普在降息方面有所表態,海外市場交易美國流動性環境轉寬。
3、金銅價格延續強勢,原油有所反彈。美聯儲釋放“鴿派”信號疊加地緣因素,全球商品本周偏強。
本周國內市場避險為主,展望后市,市場進入業績披露期,市場或側重交易企業業績。此外,下周多國發布制造業PMI數據,據此市場可跟蹤本輪全球搶出口進展。

本周全球大類資產表現一覽:
本周AH股走弱,高低切換,防守風格表現占優,科技板塊回調。大宗方面金銅延續強勢,原油價格反彈。美股連跌四周后止跌、美債小幅下行。美元指數先下后上,最終維持在104上方。
一、中國股票市場:風格高低切,紅利表現占優,科技板塊調整。
本周A股前四個交易日縮量震蕩,周五放量大幅下跌,上證指數失守3400點。
周五恰逢股指期貨交割日,集中交割加速了當日下行趨勢。此外關稅關鍵時點將近(4月2日),市場避險情緒升溫,科技成長板塊因估值高位承壓。市場在調整中高低切換,風險偏向防守,家電、石油石化等紅利板塊表現占優。
中國股市展望:
失守3400點或是階段性的情緒釋放,是短期避險情緒升溫和資金獲利了結等因素造成快速調整,市場趁機高低切換。
一季度關稅預期點燃全球展開了一輪搶出口和強進口,加上節后人流復蘇情況較好,一線和強二線地產數據修復,市場對復蘇預期給與較多關注。隨著節后人流活動降溫,搶出口動能逐步減弱,二季度基本面數據或邊際走弱。
前期科技板塊估值上行較快,而4月之后中美關稅博弈或加重,提示市場未來一段時間需要關注企業盈利、宏觀基本面以及關注關稅博弈對風偏的影響。
二、中國債券市場:資金面較此前邊際轉松。
本周債市回顧:資金面較此前邊際轉松,上行趨勢逐漸企穩。
受稅期和MLF到期影響,銀行間資金面周初偏緊。后半周隨著央行公開市場凈投放下資金面逐漸轉松。同業存單發行利率下行,銀行融出回暖,債市同步企穩。
債市展望:
近期流動性似有轉向跡象,債市面臨方向選擇。決定債市方向的因素還是在于流動性,尤其關注同業存單利率能否徹底行知2%下方。此外,還需關注4月臨近的關稅擾動會如何影響市場預期。
三、本周美國資產:美聯儲放緩縮表,流動性寬松,美股跌勢暫止,美債利率下行。
美國資產回顧:流動性寬松,美股修復,美債利率下行。
納斯達克指數本周+0.17%,道瓊斯工業指數本周+1.20%,標普500指數本周+0.51%。3月21日2Y、10Y國債收益率分別為3.94%、4.25%,相比上周分別下降8BP、下降6BP。
美國資產展望:
美債:美債收益率繼續下行空間有限。美聯儲會議表態下調經濟增速預測,提升通脹預測,意味著美聯儲面臨更為復雜的經濟環境,持續下調利率的可能性偏低,更有可能的是邊走邊看,不斷驗證外生政策沖擊的影響。
美股:美股跌勢暫止,存在反彈機遇。一方面,市場對于衰退的擔憂有所弱化;另一方面,美聯儲放緩縮表步伐,流動性進一步寬松。
四、本周商品市場:本周全球定價的商品和內需定價的商品呈現明顯分化。
本周商品市場回顧:關稅政策和地緣持續牽引市場供應鏈沖擊主線,黃金、銅、原油聯動上漲。內需定價的黑色大宗價格壓力顯性化。
其一,全球爭相搶先于特朗普關稅囤貨的情況下,加劇了主要金屬(黃金、銅)市場的全球供應鏈緊張。
其二,地緣風險再次升溫,油價上行。
其三,國內市場交易逐步回歸基本面,黑色系承壓。
全球大宗展望:
黃金:短期關注4月關稅細節落地后,現貨層面偏緊格局的緩解,以及美元邊際走強后對金價形成的壓力;中期關注央行購金以及國內黃金投資需求擴容的節奏。
原油:階段性仍需關注美國對俄羅斯、伊朗的制裁效果帶來的市場波動。二季度關稅加碼的概率提升,需求前景的不明朗或仍將壓制油價的上行空間。
銅:在全球爭相搶先于特朗普關稅囤貨的情況下,交易面和基本面共振,短期關注期貨市場的價差結構。新關稅落定之后,二季度的銅價風險在于,一是,搶出口效應逐步消退后,非美地區供應偏緊的格局或出現緩釋。二是,銅價快速走高后,國內庫存高位的情況下,現實端去庫數據面臨較大不確定性。
黑色:市場交易主線逐漸回歸基本面。螺紋鋼在利潤的驅動下增產預期較強,若后續終端需求回升速度無法有效加快,螺紋鋼預計偏弱運行。
五、本周國內政策和國內經濟數據回顧:政策端重視提振消費、擴大信貸,內需承接外需仍待政策落地見效。
本周國內政策回顧:中辦國辦出臺《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貨幣政策將加大調控強度,加大貨幣信貸投放力度。
中辦國辦出臺《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
《方案》提出七大具體行動,包括需求端的城鄉居民增收促進行動、消費能力保障支持行動,供給端的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大宗消費更新升級行動、消費品質提升行動,以及外部環境端的消費環境改善提升行動、限制措施清理優化行動等,以及完善投資、財政、信貸、統計等各項支持政策。
貨幣政策將加大調控強度,加大貨幣信貸投放力度。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2025年第一季度例會,研究了下階段貨幣政策主要思路,建議加大貨幣政策調控強度,擇機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引導金融機構加大貨幣信貸投放力度,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等。
未來政策及國內數據展望:
政府工作報告將 “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作為2025年首要工作任務,兩會后《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率先出臺,方案是一個牽頭管總的綜合性文件,出臺過程中匯集了30多個部門的政策合力,后續落實也需要相關相應部門共同發力。后續政策重點或是各部門相繼出臺細則落實該方案。

消費復蘇的持續性仍存不確定性。今年以來,居民消費開始回暖,但仍未達到疫前常態化增速,未來是否能持續性的修復改善,仍需密切跟蹤。消費如再度乏力,則經濟回升動力將明顯減弱。
地產行業能否繼續改善仍存不確定性。本輪地產下行周期已經持續較長時間,當前出現短暫回暖趨勢,但多類指標仍是負增長,未來能否保持回暖態勢,仍需觀察。
歐美緊縮貨幣政策的影響或超預期,拖累全球經濟增長和資產價格表現。
地緣政治沖突仍存不確定性,擾動全球經濟增長前景和市場風險偏好。

責任編輯:何俊熹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