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數據出現嚴重分化,引發了一場爭論,即特朗普貿易政策引發的焦慮情緒是否會將正在放緩的經濟推向嚴重下滑。
被稱為“軟數據”的對家庭和企業信心的調查警告稱隨著特朗普推進貿易政策并大幅削減聯邦支出,未來經濟將明顯放緩。但就業和制造業等政府統計的“硬數據”則暗示這些可能包括滯漲甚至經濟衰退的擔憂都過頭了。
這種喜憂參半的信號使整個華盛頓和華爾街都對美國的前景感到不安。就在短短數周內,美國已從全球經濟的領跑者變為全球最大的不確定性來源。美聯儲官員本周對經濟年度增幅預測的下調幅度為2022年以來最大,同時經合組織(OECD)表示美國的貿易政策將導致全球增長放緩。
大部分的焦慮源于密歇根大學和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對消費者情緒的調查,其中都提到了對關稅將導致價格上漲的擔憂。從耐克到達美航空的高管都提及了這一趨勢,導致市場在過去一個月里市值蒸發了數萬億美元。

“你不應把它看作是經濟走勢的唯一影響因素,”花旗首席美國經濟學家Andrew Hollenhorst表示,“另一方面,也需要關注這些調查,因為如果你只看硬數據,你看到的是一個月前,有時甚至是兩個月前的情況。調查告訴你的是人們對未來的看法。”
在3月初發布的密歇根大學調查中,消費者對財務狀況的預期降至有紀錄以來的最低水平,對未來5-10年的年通脹率預期為30多年來最高水平。
美聯儲主席杰羅姆·鮑威爾周三尋求抑制對這些通脹預期的擔憂,一再稱該數字為異常值,他還表示軟數據和硬數據之間的關系“不是很緊密”,并稱政策制定者在更好地了解特朗普的政策之前按兵不動是合理之舉。
特朗普政府到目前為止幾乎沒有采取任何措施來緩解這些擔憂。他和他的顧問們現在表示,所謂的美國“黃金時代”可能還需要幾個月甚至更久才能到來。而隨著4月2日將有更多關稅出臺,經濟學家正準備應對另一波市場情緒遭受的打擊。
“我們和市場今年錯估了特朗普政策的順序和痛苦閾值,”Wolfe Research首席經濟學家Stephanie Roth說,“市場本預期對商業友好的政策將在關稅政策落實前便推動增長,關稅的規模也比我們想象得大的多。”

然后是硬數據 —— 這表明經濟正在降溫,但遠未陷入衰退。2月就業增長降溫,失業率上升,但數據仍表明勞動力市場穩健。同時2月份CPI創下四個月來最慢增速。
其他數據也顯示出積極跡象,但并非毫無預警信號。2月美國制造業產值高于預期,經濟學家普遍認為這是因為制造商趕在關稅生效前加大生產力度。此外,上月新屋開工有所回升,但這被視為1月份因天氣因素而大跌后的反彈。
消費者支出趨勢最令人沮喪,美國商務部發布的零售銷售數據以及經通脹調整的消費支出數據均有所體現。但總體而言,鮑威爾仍然表示經濟穩固。
“真正顯示出明顯擔憂的是‘軟數據’,也就是各種調查結果,”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周三在政策會議后表示,“如果這些擔憂會影響到‘硬數據’,我們應該很快就會看到跡象,當然我們也會做出相應判斷。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這種情況發生。”

責任編輯:丁文武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