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5月16日訊(記者 王晨)無需休息、自主進化、24小時在線——證券行業正被一群“看不見的員工”深度賦能。從客戶服務到投研分析,從合規管理到營銷推廣,這群“看不見的員工”正成為券商數智化轉型的“超級助手”。
早期探索階段,數字人更多扮演“效率工具”角色:中金財富的智能客服“Jinn”架起客戶與真人顧問的橋梁;華泰證券的盡職調查機器人將數小時人工流程壓縮至分鐘級,釋放一線生產力;銀河證券的“虛擬分身”通過聲紋克隆與仿真技術,批量生成擬真投教內容,實現品牌傳播提效。
技術的迭代催生了數字人能力的質變。大模型與深度學習的融合,使其突破“程序化應答”的限制:中信證券的“超級AI研究員”不僅能分析海量數據生成研報,更具備多語種翻譯與合規自檢能力;東吳證券引入MCP與A2A協議,構建跨平臺技能調用與多智能體協作的“數字軍團”,在ToB、ToC及內部管理場景中實現無縫銜接。
如今數字人的進化正邁向“人格化”新階段。國信證券以AI驅動短視頻智能生成,革新內容生產模式;山西證券的“RPA+AI”數字員工模擬人類員工工作行為,滲透至核心業務鏈;而東吳證券規劃的“有形數字人”將搭載情感分析技術,通過語調、表情感知客戶需求,提供更有溫度的服務。
數字人的崛起并非取代人類,而是重塑人機協作的邊界。當券商員工從繁瑣事務中解脫,轉而專注于客戶關系、創新決策等高價值領域,行業的服務質量和效率將迎來質的飛躍。
從“工具”到“同事”,數字人重構券商生態
過去幾年,券商行業對數字人的探索已從概念走向規模化落地。中金財富早在2022年推出的數字人“Jinn”,以全天候在線的智能客服身份,承擔起品牌介紹、投資教育等任務,成為客戶與真人顧問之間的“橋梁”。

華泰證券則將數字員工推向更復雜的運營管理場景。例如,一款名為“盡職調查助手”的數字員工,能自動登錄30多個網站,查詢自然人、法人的違法失信記錄,并生成標準化報告發送至業務人員郵箱。過去需要數小時的人工操作,如今僅需幾分鐘即可完成,“它們將一線員工從重復的基礎操作中解放出來,實現效率、安全、能力的全面提升。”華泰證券相關人員表示。
技術的迭代也讓數字人不斷升級,在銀河證券,數字員工的形象工程更進一步。通過采集真人員工的語音、視頻樣本,結合虛擬仿真和云計算技術,數字人不僅能高度還原真人聲線,還能根據腳本自動生成口型匹配、表情自然的投教視頻。這相當于給員工配了一個“虛擬分身”,宣傳效率大大提升。

大模型賦能,讓數字人更“聰明”
如果說早期的數字人更像是執行固定程序的“工具”,那么AI大模型的突破則為它們注入了“靈魂”。
中信證券的財富管理數字員工,融入了優秀客戶經理的專業經驗與知識庫,具備資產配置、產品查詢、市場解讀、績效查詢等專業能力。其“AI數字營銷員”利用大模型和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客戶畫像的全景分析,建立多維度模型,精準識別和預測客戶投資需求。
中信證券的“超級AI研究員”不僅能深度學習海量內部報告和實時市場數據,生成精準分析建議,還能自動審核研報的專業術語、數據一致性,甚至一鍵翻譯成多國語言,成為全球化的“研報工廠”。
東吳證券通過自研的AIaaS平臺(AI服務平臺),將數字員工的應用場景覆蓋ToB、ToC及內部管理三大領域。在ToC端,“秀財、秀盈、秀享”三大服務體系以數字人為核心,提供全天候的個性化金融服務;在ToB端,“機構小精靈”通過智能化流程服務企業客戶;而在內部,自研打造了AI服務平臺集成了多種AI組件,覆蓋智能分析、自動處理、數據整合等多個功能模塊。

值得一提的是,東吳證券引入的MCP(模型上下文協議)和A2A(Agent間協作協議),徹底打破了數字人的能力邊界。MCP協議讓數字人可靈活調用外部AI工具,如數據分析、智能對話、圖像識別等,實現“即插即用”的智能升級,這相當于給數字員工配了一個技能超市,它們可以根據任務需要隨時升級能力。A2A協議則讓多個數字人像團隊一樣分工協作,遇到復雜問題時,它們能自動識別任務類型,并轉交最專業的“同事”處理,形成高效協同的“數字軍團”。
數字員工將從“虛擬”到“有形”,更具人格化
數字人的進化遠未止步。國信證券通過AI數字人技術,將短視頻制作從“人工剪輯”推向“智能生成”。運營人員只需輸入腳本,即可快速合成表情自然、語音流暢的數字人視頻,應用于投顧IP、線下報告會等場景。這種“內容生產革命”不僅降低了成本,更讓客戶體驗煥然一新。

山西證券的“RPA+AI”數字員工則展現出強大的業務適應性。從基金營銷到債券交易,從風險識別到智能合規,它們能模擬人類員工的工作行為,成為業務鏈條中的“全能選手”。
誠通證券的“誠小通”以2D數字人,不僅復刻了真人員工的外形與聲線,還能通過肢體語言和抑揚頓挫的播報風格,為投資者講解市場風險,化身“24小時投教顧問”,用短視頻和智能問答引導投資者理性決策。
未來的數字員工還將更具“人格化”。東吳證券計劃推出“有形數字人”,著力打造可“具身化”。這些數字人將以高度智能和個性化特性,搭載自然語言處理和情感分析技術,實現與客戶深度互動。它們不僅能回答業務問題,還能通過語調、表情感知客戶情緒,提供“有溫度”的服務。
智能化的下一站是行業標準與生態共建
隨著數字人應用的快速增長,行業規范化成為關鍵課題。東吳證券積極參與證監會技術標準委員會的數字人標準制定,牽頭制定并提交了涵蓋數字人定義、功能標準、應用場景和技術要求等內容的企業標準草案,推動行業從“野蠻生長”走向“有序發展”。
中信證券則在合規領域培養AI數字員工,通過學習法規和內部制度,為一線業務提供實時合規支持,甚至智能監測客戶經理的溝通話術,確保展業專業性。
生態合作也在加速行業升級。東吳證券與供應商深度合作,整合多元技術能力,還將與頭部券商開展更深層次的合作,共同拓展數字人在金融領域的典型應用場景。
東吳證券還向記者透露了更加宏大的愿景,其正計劃重點打造“AI人力資源部”,將通過整合數各個業務條線下的Agent智能體資源,不斷提升數字員工的智能化水平和服務能力。規劃通過數字人技術打造“AI特色營業部”,實現營業部數字員工7×24小時在線接單、智能應答及高效處理客戶問題,真正實現“服務不打烊”。而“秀財大模型”將在開源技術基礎上融入金融知識庫,使數字員工具備行業通用能力。
“數字人的崛起并非取代人類,而是重塑人機協作的邊界。當券商員工從繁瑣事務中解脫,轉而專注于客戶關系、創新決策等高價值領域,行業的服務質量和效率將迎來質的飛躍。”正如某券商技術人士所說。從流程自動化到情感交互,從單一工具到生態協同,從無形到有形,數字員工正在重新定義金融服務。它們的價值不僅是“降本增效”,更在于釋放人的創造力。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