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以“全面釋放發展動能,共促全球經濟穩定增長”為主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于北京開幕。在下午舉行的“改革激發增長新動能”專題研討會上,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前校長李稻葵指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的“投資于人”意義重大,預示著公共支出和政策將大力向改善民生領域傾斜,尤其是在生育等關鍵民生政策方面。

他以寧波為例稱,該市多年來將政府預算的10%專門用于為外來務工人員打造涵蓋住房、教育、培訓等全方位的福利套餐。這一舉措不僅改善了務工人員生活,更通過他們的穩定工作和消費,實現了第一年投入與GDP增長1:1的效果,且后續還有可觀的乘數效應。由于中國稅收主要基于GDP,這一投入產出模式使得寧波市政府在增加財政收入的同時,也促進了城市的整體發展,李稻葵認為眾多地方政府會借鑒這一模式。
又比如,在甘肅省某貧困小城,僅投入極少資金就顯著提高了二孩出生率,凸顯了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小額“投入于人”能帶來巨大效益。此外,浙江某院校,針對當地民營企業對工程師的大量需求,通過特色教學培養專業人才,畢業生薪資良好,有力推動了當地產業發展。這都是“投資于人”的成功范例。
關于資金來源,李稻葵分析稱,中央政府公共債務占GDP比例較低,僅約25%,且已發行公共債務收益率穩定在1.7%左右,市場需求旺盛,目前實際可用于此類投資的公共債務占GDP僅7%。他認為有足夠空間將公共債務占比提升至50%-60%,以此籌集資金支持地方政府開展吸納外來務工人員、創辦理工院校、發放生育補貼等“投資于人”的工作,從而促進經濟和社會的長遠發展。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王翔
相關專題: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專題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