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代財經
畢業季即將來臨,國有四大行的2025年春招窗口也紛紛于近日打開。
一名財經類院校的應屆畢業生告訴時代財經,今年的四大行春招與往年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招聘人數出現縮減。“現在銀行競爭本來就大,縮編之后進銀行就更難了。”
近日,中國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的2025年度春季校園招聘計劃紛紛啟動。從招聘對象來看,春季校園招聘主要面向畢業時間為2024年1月至2025年7月的境內外高校畢業生;崗位方面,總行直屬機構、直屬分行、子公司等均有崗位放出;時間上,除中國銀行報名已于18日24時截止之外,其他三家大行的報名將一直持續到3月底左右。
從招聘規模來看,今年四大行春季校園招聘規模較上年出現較一定幅度縮減。

銀行不再是“保底選項”
3月12日,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三家國有大行宣布啟動2025年度春季校園招聘,中國銀行的網申通道則在3月初開放。據《金融時報》報道,工商銀行2025年計劃招聘4500人左右,人數為2024年同期的三分之一;農業銀行同樣計劃招聘4500人左右,2024年該行的春招規模為8000余人。
時代財經注意到,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也出現類似的“縮招”情況。招聘公告顯示,2025年,中國銀行共計放出4000+個春招崗位,2024年這一數據為5000+個;建設銀行今年春招總規模也已減至2300余人,2024年度這一數據尚為近3600人。
具體來看,招聘崗位方面除開放總行崗位,各家銀行的多個境內分支機構、子公司等春招均有崗位釋放。據工商銀行公告,該行的23家一級(直屬)分行、9家直屬機構、2家綜合化子公司(工銀安盛人壽、工銀科技)均有用人需求;建設銀行則表示,該行的3家子公司建信基金、建信人壽、建信期貨也有崗位釋出。
在總行部門之外,四大行還在全國范圍內分布著廣泛的服務網絡,因此,大行在各省市的分支機構也成為了不少應屆畢業生求職的“保底選項”。
不過,時代財經注意到,今年各家銀行均有個別地區的分支機構并未開放報名窗口。如農業銀行官網顯示,貴州分行、云南分行、西藏分行均未開放報名窗口;工商銀行的39家分行中,僅23家分行開放報名,北京、遼寧、山西、內蒙古等多地的分行均不能報名。

“太后悔自己秋招的時候沒有投遞。”應屆生畢業生王亮向時代財經表示,自己考研二戰失敗后,集中精力希望能在銀行的春招上岸,“現在很擔心連銀行都沒辦法去了。”
貴州的吳明也告訴時代財經,“秋招的時候我投遞了不少銀行,競爭很激烈,筆試的時候,旁邊都是211的研究生。但因為準備國考,我就沒有參加后面的面試,現在國考沒上岸,當作保底選項的銀行也沒了。這次春招四大行在貴州都不開,也就是說我直接沒有機會通過春招進四大行了。”
在中國金融智庫特邀研究員余豐慧看來,銀行今年春招規模縮減可能出于幾方面的考慮。
“首先,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和應用,許多傳統銀行業務正被自動化和數字化解決方案替代,減少了人力資源的需求;其次,全球經濟形勢不確定性增加,銀行可能采取保守策略以應對潛在的風險,控制成本成為一個重要方向。”
“此外,疫情期間積累的經驗也促使銀行更加重視效率提升和結構優化,這同樣影響到了招聘規模。”余豐慧在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表示。
有上市銀行80萬招攬AI人才
在四大行整體招聘名額減少的同時,時代財經注意到,當下銀行業招聘呈現出明顯的結構性變化。
近年來,隨著數字化水平的不斷提升,銀行業正經歷數字化轉型陣痛,線下網點“瘦身”已趨于常態化。從趨勢來看,傳統崗位“過飽和”的同時,科技類崗位逆勢上升。
以農業銀行為例,據該行去年9月披露,農業銀行總行2025年度校園招聘計劃招收751人,其中總行科技機構共招聘491人;總行非科技機構僅招聘260人。
在科技機構中,農行總行研發中心、數據中心的用人需求分別達到344人、147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工程、信息安全、通信工程等相關專業畢業生均可投報。
工商銀行招聘網站顯示,該行今年春招共有200余個“科技菁英”崗位可供選擇。據工行介紹,為了打造“數字工行”,“科技菁英”主要為境內分行和科技類直屬機構選拔產品研發、用戶研究、大數據研究等領域的科技專業人才。
隨著金融“五篇大文章”戰略的推進,不少銀行也將“五篇大文章”作為核心的用人導向。以農行總行非科技機構的用人需求來看,該行定向招聘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及鄉村振興等相關專業背景畢業生。
在業內人士看來,數字化轉型加速的大背景之下,銀行業對于掌握新技術、具備創新能力的人才需求大增。
“從崗位來看,當下銀行業招聘的新趨勢明顯傾向于科技類崗位,如AI研發、數據分析等,而傳統柜員、客戶經理崗大幅減少。”余豐慧向時代財經表示,未來銀行業不僅需要傳統金融專業人才,更急需那些能夠將金融知識與技術能力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以便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
“這也意味著,未來的銀行員工不僅要了解金融市場,還要掌握數據處理、算法設計等技能。”他說道。
除了校園招聘,還有銀行通過社會招聘高薪“挖角”科技人才。近段時間以來,DeepSeek的火爆徹底帶火了AI產業,不少銀行紛紛引入DeepSeek大模型并探索相關應用落地場景,相應地,部分上市銀行開始“招兵買馬”。
3月16日,成都銀行在其官方發布《2025年總行高層次人才社會招聘公告》,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人工智能、互聯網金融風險模型、消費貸款、信用審批等方向的高層次人才,招聘名額共計5人。
為吸引高層次人才,成都銀行提供的薪酬頗具競爭力。公告顯示,總行信息技術部總經理助理(人工智能方向)、總行風險管理部總經理助理(互聯網金融風險模型方向)兩個崗位的薪資均可達70~80萬/年。
其中,總行信息技術部總經理助理的崗位職責包括,制定全行AI發展規劃、構建AI技術架構、挖掘AI與業務融合場景、管理AI團隊運作等多個方面。
從任職要求來看,上述崗位要求應聘者在40周歲(含)以下,專業為人工智能或計算機相關,還要求8年以上人工智能或計算機領域工作經驗,并具有相應層級以上領導管理崗位工作經歷,精通人工智能理論體系相關算法與原理,在頭部科技企業或大型銀行業金融機構負責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發工作,有牽頭主持人工智能領域相關項目實施落地的成功經驗。

責任編輯:秦藝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