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
“2025博鰲新浪財經之夜”活動于3月26日在博鰲舉辦,主題為“未來在場:AI驅動與消費新動能”。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講席教授姜鎧豐出席并演講。

談及人工智能,姜鎧豐首先提到了K12教育,他表示,教育的基本屬性是工具性。從工具性的角度來講,很多死記硬背知識性的東西可能就不需要學了。知識是一直在的,當你需要用它的時候,你能隨時隨地找到它。“就跟我們現在不會去記地圖,我們就把導航打開,你就不會刻意地記這個地圖了?!?/p>
他表示,如果不去做知識性的東西,現在的這種教育方式就要發生改變,可能需要鍛煉和培養孩子的一些暫時還未完全被人工智能完全替代的一些技能。
第一個很重要的技能,是批判性的思維。不是簡單去尋找一個問題的標準答案,而是更多地想“我應該去問什么樣的問題”。第二個技能是真正原創性的思維方式。能夠把不同領域的知識產生一種連接的能力。第三個技能是持續不斷地學習能力,去適應外部環境的發展。第四個技能是要學會怎么樣去使用和適應人工智能。第五個技能是社交能力,真正以人的角度去體驗人的互動能力。
姜鎧豐指出,要更多關注這種early indicator of future success,這些fundmental的技能會更好地幫助我們去適應未來的一些不確定性的東西。
“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從交易的角度去想,是不是要改變我們教學生的方式,不是讓他單純地學知識,更多做一些項目類的活動、探索類的活動,讓他們真正去鍛煉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p>
第二,他提到,除了工具性的目的之外,教育還是為了人的全面發展?!叭绻柹墒饺斯ぶ悄?,他肯定完全地知道所有的唐宋的詩詞甚至《紅樓夢》,所有的名著他全知道。但是我們看到一個人飽讀詩書、出口成章,你是能夠感受到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場在的?!?/p>
在他看來,人工智能在很多任務上,無論是繪畫、制作音樂、制作視頻這些方面,都能夠達到非常高的水平,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在解決了基本的溫飽或者是體面的工作之外,去追求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我們去學基于興趣的知識類的東西、技能性的東西,本身是有意義的。未來當所有的工作或者大部分的工作都有可能被人工智能或者是機器人取代的時候,這是更能讓人獲得一種意義感、成就感、滿足感的東西。
那么,如何教孩子使用人工智能?姜鎧豐提到,美國的一個研究發現,對于小學階段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孩子里面,大概30%是沒有辦法去區分這個知識是不是所謂的幻覺,“可能我們真的要提升他跟人工智能工具去交互的能力,讓他知道怎么樣去用”。第二,還要去控制孩子用人工智能工具的方式,不是說讓他持續地去碎片化使用,而是想辦法幫他在碎片化的情況之下,依然能夠保持一種長時間的關注。不管是對他養成學習的習慣也好,或者是在神經層面,對他形成長短期的記憶,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責任編輯:李昂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