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時報
“存款利率又降了,去了好幾家銀行網點,都很難找到利率在2%以上的存款產品。”最近,來自北京市的王女士對記者感慨道,自己常去的幾家銀行網點在五一前后都下調了存款利率,“存的時間越長越不劃算,存5年的利息都不如存3年多。”
今年以來,存款利率下調的趨勢還在不斷延續。《金融時報》記者注意到,自4月以來,已有超20家商業銀行下調了定期存款掛牌利率。調整后,利率3%以上的“高息存款”在市場上已經難覓蹤影,銀行存款利率已全面向“1時代”邁進。
存款利率全面邁向“1時代”
“五一前我們行剛剛下調了存款利率,現在都是1字開頭了。”平安銀行北京地區某網點客戶經理告訴記者,調整后,該行1年期、2年期、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別為1.6%、1.7%、1.65%,5年期存款處于停售狀態。
《金融時報》記者注意到,自去年10月國有大行再度下調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以來,新一輪存款“降息潮”正在持續推進。
在全國性銀行下調存款掛牌利率的同時,曾被視為存款利率“高地”的村鎮銀行、民營銀行也在近期紛紛加入了“降息”的隊列。從調整后的存款利率水平來看,上述兩類銀行的存款利率優勢正在逐漸消失。
4月27日,清徐農商銀行發布人民幣存款執行利率調整公告,調整后,該行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實際執行利率分別為1.6%、1.7%、1.9%、1.9%。
4月28日起,上海華瑞銀行對存款掛牌利率進行了調整,3年期、5年期定存利率分別降至2.5%、2.4%。值得關注的是,這已經是上海華瑞銀行年內第三次調整存款掛牌利率,其中,5年期存款利率已較年初下降30個基點。
“民營銀行吸收存款能力相對較弱,以往普遍以較高利率來吸引客戶,因此利率下調的空間相對更大。”在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看來,下調存款利率、壓降負債成本,有助于民營銀行保持息差基本穩定,提升穩健發展能力。
存5年不如存3年?
值得關注的是,在銀行密集降息的同時,多家銀行中長期存款利率出現了明顯的“倒掛”。
融360 數字科技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3月,銀行整存整取3年期定期存款平均利率為2.042%,而5年期平均利率僅為1.883%,分別環比下滑1.3BP、2.5BP。
此外,還有銀行出現了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低于1年期存款利率的情況。招商銀行App顯示,目前該行“靈動存”產品1年期存款利率為1.6%,而存3年和5年的利率分別僅為1.50%、1.55%。

“當前,儲戶存儲長期存款的意愿強烈,不少銀行再度下調中長期存款利率,銀行通過降低長期存款利率,規避未來利率下行周期中的高息負債鎖定風險。”在融360 數字科技研究院研究員艾亞文看來,資產端收益壓縮也在倒逼銀行對負債端定價進行調整,優化負債結構,應對存款定期化帶來的成本上升問題。
實際上,不僅僅是定期存款,大額存款產品利率也呈現出相似的“倒掛”現象。根據融360 數字科技研究院數據,2025年3月,銀行發行的大額存單3年期平均利率為2.197%,5年期平均利率僅為2.038%。其中,5年期大額存單平均利率較上月下降11.25BP,而其他期限的平均利率均有所上漲。
存款利率的持續下降,帶給儲戶最直觀的影響就是儲蓄收益的減少。在降息的大環境下,儲戶應該如何調整資產配置策略?
“未來一段時間,市場利率仍然處于下行趨勢,存款利率還有可能繼續下降。居民可從自身風險偏好、投資需求、投資能力等出發,做好適合個人和家庭的資產配置。”董希淼受訪時表示,如果追求穩健收益,可以在存款之外,配置一部分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貨幣基金以及國債等產品;如果有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可以適當增配股票、偏股型基金以及黃金等產品。

責任編輯:秦藝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