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萬億銀行理財子排位戰績出爐,規模最多增長41%,股份行、城商行理財子業績分化

26萬億銀行理財子排位戰績出爐,規模最多增長41%,股份行、城商行理財子業績分化
2025年05月08日 18:00 市場資訊

  財聯社5月8日訊(研究員 楊斌)在上市銀行的2024年報全部披露完畢后,25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年度經營情況浮出水面。25家理財子合計管理產品規模26.25萬億,占到理財市場的88%。財聯社觀察到,理財公司的管理規模在2024年普遍增長,多家管理規模增長超30%,最多增長41%。

  經營業績方面,股份行、城商行理財子2024年的凈利潤分化。部分理財子增長超40%,最多增長了159%。部分理財子公司受降費讓利影響,凈利有所下滑,最多下滑了60%。

  財聯社進一步查閱年報發現,理財公司經營方面最大的共性依然在于行外代銷渠道拓展,特別是城商行理財子大力拓展行外代銷渠道。

  25家理財子合計管理26.25萬億理財產品,最多增長了41%

  目前27家國內銀行理財子公司中,除廣銀理財、恒豐理財所屬銀行沒有上市外,其余25家理財子所在的銀行均已披露2024年年報,透露了大量銀行理財子公司2024年的經營情況。

  根據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24年)》,截至2024年末,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29.95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1.75%。在這一背景下,理財子公司2024年管理的產品規模普遍增長,25家理財子年末合計存續理財產品26.25萬億,同比增長了15.89%。

  圖:2024年末各理財子公司管理產品規模

(資料來源:各銀行年報,財聯社整理)(資料來源:各銀行年報,財聯社整理)

  6家國有大行理財子公司的規模穩定增長。農銀理財、工銀理財的管理規模均超過了1.9萬億元,在2024年增長了20%以上;交銀理財、中郵理財的管理規模則增長了超30%。

  開源證券銀行業分析師劉呈祥此前研報指出,國有大行的理財規模增長與去年監管限制“手工補息”等動作關系密切。國有行存款端在2024年嚴監管中受到沖擊較大,存款從銀行表內流出后大部分還會保留在自家銀行體系內的理財子,較少分流至中小行理財,這一點較城農商行理財子更明顯。

  股份制銀行理財子中,招銀理財和興銀理財繼續穩坐所有理財子公司產品規模榜的第一、第二位,也是唯二的兩家產品余額規模突破2萬億的理財子公司。華夏理財與浦銀理財的規模增長速度較快,華夏理財的管理規模在2024年增長了40.77%,為所有理財子之最。

  華夏銀行在年報中表示,華夏理財升級了“理財工廠2.0”模式,重點突出定制化生產、體系化運作、標準化流程、集中化管控、ESG 融合、數字化轉型、產品與服務并重等7大特征。“理財工廠 2.0”模式強調前、中、后臺分工協作,專業化、體系化運作成效明顯。華夏理財的三大投銷一體化獨立作戰單元,實現投資銷售的高度協同、客戶需求的快速響應和市場機會的敏捷捕捉;三大資產創設單元,實現統一有效的資產挖掘和供應,為公司產品提供優質穩定收益來源。

  城農商行理財子公司中,蘇銀理財管理產品余額6332億元,規模位居城商系理財子公司首位。北銀理財、南銀理財的產品規模增長較快,北銀理財的管理規模在2024年增長了34.48%。

  理財子公司普遍聚焦客戶需求,從產品層面進行豐富和拓展。除“理財夜市”、“目標止盈”等各理財公司爭相打造的熱點功能外,另有部分理財公司結合母行戰略創設了特色產品。

  比如,農銀理財持續完善理財產品圖譜,創新推出首款掛鉤鄉村振興債券指數主題產品,完善養老金融理財產品體系,并持續做好綠色金融服務。

  上銀理財則結合綠色金融、科技金融、境外領域資產投放,新推出 ESG、科創、海外、黃金等主題產品,持續培育新品牌。

  渝農商行的年報透露,渝農商理財著力打造多元、特色產品線,創設鄉村振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江渝傳承等多個特色品牌。

  國有銀行理財子業績平穩增長,股份行、城農商行業績分化

  上述25家理財子公司中,有22家披露了2024年的經營業績。其中,國有大行的理財子公司2024年實現的凈利潤穩定增長,而股份行、城農商行的理財子業績有一定分化。

  圖:2024年各理財子公司實現凈利潤

?。ㄙY料來源:各銀行年報,財聯社整理)?。ㄙY料來源:各銀行年報,財聯社整理)

  股份行理財子公司中,招銀理財、民生理財2024年凈利潤小幅下滑,而浦銀理財、華夏理財的凈利大幅增長,浦銀理財2024年凈利增長了158%。

  浦發銀行年報未直接披露浦銀理財2024年業績大增的原因,根據財聯社此前的報道,除規模增長外,浦銀理財部分短期類固收產品受益于債券牛市行情,獲益頗豐。此外,在部分理財公司降費讓利情形下,浦銀理財費率下降情況尚可,有利于保證利潤增長。

  目前,僅有招銀理財、興銀理財、信銀理財的年度凈利超過了20億元。在較高的基數上,興銀理財和信銀理財依然在2024年實現了凈利正增長。

  興業銀行年報表示,興銀理財2024年聚焦客戶價值創造,持之以恒地夯實各項基礎能力建設,尤其在投研和風控方面加大投入,加快推進投研一體化、平臺化建設,完善資產端、產品端和客戶端“三位一體”的全方位風險管控體系,打造與管理規模相匹配的專業能力。

  城農商行理財子公司中,作為唯一的農商行理財子公司,渝農商理財2024年凈利大幅增長了44.12%。渝農商行年報透露,2024年資金理財手續費收入3.37億元,同比增加1.09 億元,主要是理財市場回暖,本集團進一步加強理財產品定價管理,理財手續費收入有所上升。

  而上銀理財、北銀理財2024年凈利下滑幅度較大,上銀理財下降了61.27%。業內人士認為,在管理規模增長的情況下,銀行理財公司凈利潤縮水多半和產品降費讓利幅度較大有關。

  股份行、城農商行理財子大力拓展代銷渠道

  財聯社進一步查閱各銀行年報,除做好投研、產品、風控之外,理財公司經營方面最大的共性依然在于行外代銷渠道拓展,股份行與城農商行理財子大多披露了渠道建設情況。

  如民生理財2024年新增28家代銷機構,行外代銷規模比2023年末增長137.02%。平安理財2024年末已與超50家同業銀行達成合作,基本覆蓋國內大型國有及股份制銀行,其中合作規模突破五百億的銀行3家、突破百億的銀行超10家。交銀理財積極拓展行外代銷,2024年末行外代銷產品余額9316.34億元,占比57.58%。

  而銷售稟賦不及大型銀行的城農商行理財子公司,對拓展行外代銷渠道更為熱衷。

  杭州銀行年報表示,杭銀理財通過“雙輪驅動”策略實現國股行深度合作與城農商行渠道下沉,提升客戶及渠道服務能力,2024年末代銷規模較上年末增長50%,代銷客戶簽約數較上年末增長51%,渠道網絡輻射能力進一步增強。

  蘇銀理財同樣表示,堅持內外雙輪驅動戰略,持續發揮母行渠道優勢的同時,積極發力拓展外部代銷和直銷渠道,已與150余家代銷機構簽訂代理銷售合作協議。

  此外,南銀理財2024年落地代銷合作機構超110家,服務客群覆蓋全國主要省份。青銀理財行外代銷渠道已達90家,較2023年末翻倍增長。渝農商理財代銷機構總數達111家,較2023年末增加65家。

  第三方機構法詢金融研究員蒲江弢認為,2024年銀行理財經歷了平滑收益、通道業務受阻、保險資管納入同業存款等多重監管變化,對投研能力不足的中小銀行理財業務開展產生較大沖擊。不止是因為銷售稟賦不足,受制于投研、產品方面的能力,渠道拓展是城商行理財子公司發力的重點。

  相比渠道的拓展,普益標準相關研究指出,面對理財產品同質化、同業競爭激烈等問題,銀行理財還是需通過深入調研客戶需求,進行產品創新,設計出具有差異化特色的理財產品,以滿足市場的多元化需求。同時,提升投研能力,拓展投資范圍,豐富投資策略,以更精準的市場洞察和多樣的投資方式吸引客戶。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王馨茹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5-19 古麒絨材 001390 --
  • 05-08 太力科技 301595 17.05
  • 05-08 威高血凈 603014 26.5
  • 05-07 漢邦科技 688755 22.77
  • 04-28 澤潤新能 301636 33.06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