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7年半造假合計被罰2110萬元 廣譽遠13億并購“黑洞”突現

連續7年半造假合計被罰2110萬元 廣譽遠13億并購“黑洞”突現
2024年03月27日 02:08 21世紀經濟報道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另一只靴子落地了。

  根據3月26日公告,廣譽遠(維權)(600771.SH)收到山西證監局下發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擬對廣譽遠及張斌等7人作出行政處罰,合計罰款2110萬元。

  經查明,廣譽遠2016年至2022年年度報告及2023年半年報存在虛假記載。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廣譽遠出現長達7年半造假,跨越了前后兩個控股股東。

  2021年7月,廣譽遠控股股東由東盛集團變更為山西省國資委旗下的晉創投資;同年12月,山西省國資委推薦的3名候選人進入廣譽遠董事會,其中1人擔任董事長。

  “公司也在吸取教訓,內部風險防范都是有提升的。”廣譽遠相關人士3月26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按照山西證監局下發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廣譽遠涉嫌違法的事實,是2016年至2021年年報“買斷式銷售”模式披露不真實。

  主要做法是,在廣譽遠子公司山西廣譽遠與部分下游商業公司存在“產品發生滯銷及近效期,可無條件退貨”約定的情況下,向部分下游商業公司實施壓貨,濫用“出庫即確認收入”會計政策,提前確認銷售收入。

  同時,對銷售費用處理不正確,部分銷售費用存在歸屬期間不準確或會計處理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的情形。

  由此,導致廣譽遠2016年至2022年年度報告及2023年半年報存在虛假記載。

  根據公告,廣譽遠于2023年12月28日收到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

  被證監會立案1個月后,廣譽遠于2024年1月30日披露前期會計差錯更正及追溯調整公告,聲稱“收到立案告知書后,公司高度重視,立刻開展嚴格的梳理自查,積極配合證監會的調查工作”。

  廣譽遠的全面自查結果顯示,本次會計差錯更正導致其2016年至2023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和利潤減少與增加的數額,與山西證監局下發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列明的虛增、虛減營業收入和利潤相同。

  對于涉及連續7年半的虛假記載,廣譽遠認為責任在山西省國資委入主之前。

  在回復上交所問詢函的公告中,廣譽遠表示,本次會計差錯更正原因主要是由于2016至2020年期間部分業務存在提前確認收入、推遲確認費用,致使2021年至2022年期間消化庫存,發貨不暢、多承擔以前年度的費用的情況。

  “國資進入后,客觀上基于對業務的熟悉需要時間,也較難獲取全國重要客戶近些年銷售數據資料,所以并未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財務賬務核算方面的問題。”廣譽遠稱。

  不過,《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表明,張斌、傅淑紅等6人作為廣譽遠前任董監高,是2016年至2021年年報虛假記載相應責任人員,現任廣譽遠財務總監王俊波是2022年年報、2023年半年報虛假記載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

  廣譽遠財務造假,翻出了7年多前的關聯并購舊賬。

  2016年12月,廣譽遠完成對控股股東東盛集團等3名股東所持的山西廣譽遠40%股權的收購。是次交易,山西廣譽遠40%股權作價12.92億元,廣譽遠以25.43元/股發行5080.61萬股購買。

  東盛集團對此承諾,山西廣譽遠2016年、2017年、2018年實現的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33億、2.35億和4.33億。

  到了2019年3月,經利安達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山西廣譽遠2016年、2017年、2018年累計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7.97億元,完成承諾利潤8.02億元的99.35%;扣除實際使用募集資金成本1649.15萬元,實際累計完成業績承諾7.8億元,累計完成率為97.3%,與承諾金額差異2168.24萬元。

  由此,東盛集團以其持有的廣譽遠限售股114.17萬股履行業績補償義務,由廣譽遠以1元的價格予以回購注銷。

  但時隔多年,原本早已塵埃落定的業績補償,隨著證監會立案而再起波瀾,而廣譽遠也在2023年12月13日將年審機構由利安達會計師事務所變更為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

  廣譽遠公告指出,其對2016年至2018年度會計差錯進行調整后,山西廣譽遠2016年至2018年實現的扣非后歸母利潤再扣除實際使用募資成本后的金額,分別為10430.95萬元、1563.18萬元、8078.94萬元,因此山西廣譽遠這3年均未完成東盛集團承諾的凈利潤指標。

  根據測算,東盛集團應補償廣譽遠的業績差額為60102.86萬元,而其在2019年3月以股份補償的業績差額為2168.24萬元,尚差逾5.79億元需要補償。

  “需要追加業績補償,是我們在檢查過程中算出來的,要等山西證監局正式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和會計師事務所出具會計差錯更正專項鑒證報告后,才能再做下一步安排。”前述廣譽遠相關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有專門的部門和專門人員在管這件事。”

  但東盛集團能否履行業績補償卻是個未知數。

  在回復上交所問詢函時,廣譽遠稱,東盛集團至少涉及200余起訴訟,至少因20余個案件列為被執行人,法定代表人樊軍被限制高消費,郭家學持有的東盛集團72.74%股權即10911萬元出資額已被凍結。

  “如公司不能與東盛集團達成一致,將及時采取委托發送律師函、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等方式追討相關補償。”廣譽遠表示。

  而這5.79億元的業績補償款,對于廣譽遠來說可謂大數目。

  2021年和2022年,廣譽遠分別虧損5666.18萬元與2.5億元,但預告2023年扭虧為盈,預計實現凈利潤1億元至1.2億元。

  “前期會計差錯更正及追溯調整不會改變2023年業績預計,目前還是之前預告的1億元至1.2億元。”上述廣譽遠相關人士說。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開戶!智能定投、條件單、個股雷達……送給你>>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
  • 03-29 燦芯股份 688691 --
  • 03-27 無錫鼎邦 872931 6.2
  • 03-25 中瑞股份 301587 21.73
  • 03-22 廣合科技 001389 17.43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