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英偉達去年年初以來的雷霆漲勢讓多頭都不由得擔心其股價還有多少上行空間。
去年年初迄今,英偉達漲幅接近達550%這一驚人水平,雖然該公司的利潤和收入增長是實打實的,華爾街人氣也非常樂觀,但股價這種幅度的上漲意味著提前消化了未來好幾年的利潤增速。現在英偉達已成為全球價值最高股票之一,過去15個月其市值擴增了2萬億美元。
Bleakley Financial Group首席投資官Peter Boockva補充說,基本面已經成為影響股價的次要因素,如今的交易令人有些憂慮。

雖然英偉達在人工智能芯片領域的優勢地位看起來牢不可破,但以下幾個因素值得提起警惕。
需求
英偉達是企業間“軍備競賽”的受益者。目前各公司競相提高算力以發展人工智能業務。根據匯總的數據,這家芯片制造商的收入在上一財年增長一倍,今年料再增加81%。
雖然幾乎沒有跡象表明需求正在放緩,但半導體行業是有典型的盛衰周期的。縱觀其50年發展歷史,芯片制造業一直難以實現長期產能與需求短期波動的匹配,導致時不時出現供應的過剩或短缺。
像英偉達生產的高端芯片,生產周期往往超過一個季度,必須提前幾個月向制造商訂購。這使得做預測變得很有挑戰,因為企業有時候也會看走眼。
據供應鏈分析,截至2023年末,微軟、Meta、亞馬遜、Alphabet Inc.對英偉達營收的貢獻超過三分之一以上。這些大型數據中心所有者的購買放緩將導致英偉達收入受到沖擊并重新調整增長預測,可能會影響股價走勢。
看漲者認為現在還只是人工智能芯片的第一波購買浪潮,下一輪支出激增將來自其他行業,例如制藥、造船、汽車業及政府部門。
競爭
當英偉達2024財年利潤接近300億美元之際,想分一杯羹的大有人在。與英偉達最接近的競爭對手AMD去年年底推出了人工智能加速器,預計今年該領域的收入將高達35億美元。英特爾公司有自己的人工智能芯片系列,像微軟、亞馬遜AWS等客戶也都有自己的芯片設計業務。
去年11月將英偉達評級從買入下調至持有的Edward Jones分析師Logan Purk表示,英偉達利潤率如此之高,對于競爭者是很大誘惑,該公司在建立護城河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特別是軟件領域,可每個人都想分塊蛋糕。
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最近發布了一種新的芯片設計,接替風靡全球的H100芯片。當被問及競爭對手時,黃仁勛強調他不僅提供芯片,還提供網絡以及快速部署人工智能數據中心所需的所有軟件。黃仁勛把其他公司與英偉達的競爭描述為登山,分析師們基本上也同意這一點。
股價
根據匯編的數據,英偉達基于未來12個月利潤預估的動態市盈率為37倍,高于年初時25倍左右的水平。
很多人將英偉達的崛起與互聯網泡沫時代相提并論,當時思科這樣的股票也曾經風頭無兩,受歡迎程度不輸給現在的英偉達。
從那次泡沫破滅中得到的最大教訓之一是,即使投資者對哪些公司將成功的判斷可能是正確的,但建倉價格更為重要。
自2000年股價見頂以來,思科的年利潤增長了超過三倍,但股價仍下跌了近40%。
AdvisorShares Ranger Equity Bear ETF的聯席經理Brad Lamensdorf表示,“每當有熱潮出現,人們興奮百倍時,期望總是太高,最后他們一定會失望”。


責任編輯:歐陽名軍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