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光心
2025年4月25日,唯捷創芯公布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財報顯示,2024年唯捷創芯實現營收21.03億元,同比下降29.46%,實現歸母凈利潤-0.24億元,而去年同期為1.12億元。唯捷創芯2024年營利雙降,由盈轉虧。
而2025年一季度公司業績仍然延續虧損態勢,雖單季度實現營收5.09億元,相較去年同期增長10.24%,而同期歸母凈利潤為-0.18億元。
唯捷創芯成立于2010年,2019年打贏與絡達的“價格戰”后便迎來業績釋放,2020年到2021年營收增速高達211.38%、93.80%。2023年迎來業績高點,但同業競爭導致的毛利率下降也帶來隱患。
2024年,唯捷創芯營收大跌29%,增速顯著弱于同業。而公司產品毛利率相較同業上市公司又未有顯著優勢,未來打“價格戰”的降價空間并不高。與此同時,昂瑞微業績連續增長,其營收水平已與唯捷創芯旗鼓相當。
2023年錄得業績最高點 但隱患也已然顯現
唯捷創芯成立于2010年,是國內最早從事射頻前端芯片研發、設計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之一。2012年,公司研發的射頻功率放大器芯片開始量產。2013年,公司便進入全國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前30強。唯捷創芯的產品經歷了從2G到4G時代的逐步迭代,技術積累可謂深厚。
2019年,唯捷創芯打贏了與聯發科子公司絡達的國內PA價格戰。這一年,聯發科通過全資子公司Gaintech對唯捷創芯進行戰略投資,并解散了絡達的PA部門,此后幾年唯捷創芯的市場份額迅速提升。
2020年到2021年,唯捷創芯分別錄得營收18.10億元、35.09億元,同比增速分別高達211.38%、93.80%。
與此同時,公司盈利能力也顯著優化,2021年公司毛利率達到27.76%,較上年同期提升9.84個百分點。
唯捷創芯彼時的毛利率提升主要得益于5G產品銷售占比的快速提升。據招股說明書披露,2021年上半年公司的5G產品毛利率為40.10%,而同期4G產品毛利率僅有21.55%,差距近20個百分點。
時間進入2022年,隨著宏觀環境和消費者偏好變化,消費電子市場出現萎縮,下游需求顯著下滑。受此影響,唯捷創芯也于2022年迎來了五年來的首次營收下滑,當年公司僅錄得營收22.88億元,較去年同期下跌了1/3。
而與此同時,產品結構向高附加值產品切換的有利因素并沒有變化,2022年公司毛利率進一步提升至30.68億元,再疊加股份支付費用優化的影響,公司當年錄得歸母凈利潤0.53億元,在高壓市場環境下仍然實現扭虧為盈。
2023年,唯捷創芯迎來高光時刻。當年,全球智能手機總出貨量同比下降3.2%,中國市場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5.0%,均為當時的近十年來最低出貨量。而唯捷創芯卻實現逆勢高增,當年營收同比增長30.32%,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10.31%,達到成立以來的利潤最高點。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公司5G射頻功率放大器模組占該類產品的營收比重已超過52.05%,已成為射頻功率放大器模組營收的主要來源,而同期公司綜合毛利率卻不增反降,僅為24.66%,同比下降6.42個百分點。
唯捷創芯在2023年年報中表示,雖然 5G 射頻功率放大器模組收入占比增加、總體銷售價格提升,但毛利率仍低于境內同行業上市公司和境外領先廠商。公司產品銷售單價受美系和日系領先廠商同類產品的市場定價等因素的共同影響,若公司未能及時推出更先進的產品爭取更高的利潤空間、產品的競爭力不足、無法適應市場競爭導致銷售價格持續下降,則可能對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可見,同業競爭因素在2023年的業績表現中便初現端倪,而這一因素在2024年則是徹底爆發了。
2024年難解“內戰” 營收已被昂瑞微趕上
作為一條曾被海外企業牢牢占據、又被眾多國內企業擠入的“內卷”賽道,想在射頻前端芯片領域做出成績著實不簡單。該市場85%以上的市場份額仍然被Broadcom、Qualcomm、Skyworks、Qorvo及Murata等國外廠商牢牢把握,而在細分高端市場,國外企業的話語權則更強。
2024年,雖然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現比較緩慢的復蘇,但增長壓力仍大。2024年第四季度,市場需求放緩,重新出現同比下滑的態勢。在有限的市場空間內,行業內部的競爭無可避免地走向白熱化狀態。
據我們對業內幾家上市公司業績的觀察,2024年這幾家頭部廠商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五家企業中唯一一家實現盈利的卓勝微,其利潤也受到“腰斬”。即便如此,唯捷創芯的業績表現在這五家中也并不出眾。

在增量市場有限的當下,唯捷創芯營收大跌29%,而其余四家的營收則保持增長或微跌的態勢,這或許反映了唯捷創芯在存量市場搶奪戰中的競爭力不足。
誠然,其余幾家的營收上漲是以損失盈利能力為代價的,卓勝微、康希通信在營收上漲2.48%、25.98%的同時,其毛利率也同比下降6.96pct、6.33pct,或是由于其推進了“價格戰”戰略。
然而,即便同業采取了降價策略,唯捷創芯的毛利率也并未與同業拉開差距,僅高出昂瑞微和康希通信3到4個百分點左右。唯捷創芯產品的盈利能力相對國內同業上市公司本就較低,這或許也是公司未采取激進定價策略的原因。
縱觀行業,卓勝微以超越國內同行近一倍的營收和毛利率優勢穩坐行業頭把交椅,昂瑞微與唯捷創芯則不分伯仲。但從邊際表現上來看,昂瑞微2024年營收高增、虧損收窄,與唯捷創芯營收大跌、由盈轉虧的表現形成反差。
但需要注意的是,市場形勢變幻莫測,每一次技術切換和需求轉移都將帶來新的變數,未來唯捷創芯能否保住自己的市場地位,只有時間知道答案。

責任編輯:公司觀察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