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潤驟降70%!傳音控股,被小米們送進“非洲ICU”|BUG

利潤驟降70%!傳音控股,被小米們送進“非洲ICU”|BUG
2025年05月16日 06:39 新浪科技

  文|羅寧

  曾經的“非洲手機之王”傳音控股,陷入利潤連續下滑困境。

  近日,傳音控股披露2025年最新業績。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130.04億元,同比下降25.45%;歸母凈利潤4.9億元,同比下降69.87%,這一數據創下了上市以來最大單季跌幅。目前,傳音控股已經連續三個季度出現業績下滑,而其股價較一年來最高點已下跌近四成。

  凈利潤大跌背后,是傳音手機的非洲市場“主陣地”被小米、realme等品牌蠶食,供應鏈成本上升擠壓利潤空間,多元化戰略成效不明顯等多重因素的疊加。

  行業人士指出,隨著傳音賴以依托的非洲市場逐漸被其他廠商破題,其營收及利潤正進一步受到影響,同時不具備系統、芯片上的獨立性,傳音的未來將進一步被擠壓。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此前發布的年報,創始人竺兆江薪資有了較為明顯的變化,從2023年的1252.76萬元降低到2024年的784.31萬元,減少了468.45萬元,降幅為37.39%。

  份額遭搶,非洲上演“中國手機內戰”

  傳音控股的核心競爭力曾在于對非洲市場的深度耕耘。

  據Canalys統計,2024年第四季度,傳音控股在非洲的出貨量占比為49%,然而,就在前不久的5月8日,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轉發的2025年Q1數據中,傳音在非洲市場出貨量占比下降到了47%,同比減少5%。另一方面,小米在非洲市場的出貨量占比為13%,同比增長32%,成為在非洲市場僅次于傳音、三星的手機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份數據當中,非洲市場排名前五的手機品牌,除了第二名的三星(占比21%)之外,全部都是來自中國的品牌。其中OPPO市場占比3%,同比增長17%,榮耀市場占比3%,同比增長283%。這說明,傳音在非洲大本營市場的優勢正被快速削弱。

  曾在傳音工作過的羅比(化名)向新浪科技表示,“小米跟realme在非洲的渠道雖然沒有完全跟上,但早就在建設中,而且不只是小米和realme,OPPO和vivo主品牌也在非洲市場快速發展?!?/p>

  這導致傳音面臨“價格和利潤壓力”。他提到,“傳音之前在非洲沒有太多國內的競爭對手,因此在當地屬于半壟斷狀態,所以經銷商在實際銷售時的價格并不算低,因為渠道要賺錢。”如今,其他國內品牌在硬件規格和價格上的對標,“傳音必須對渠道或產品讓利”。

  在非洲市場,國內廠商確實正在攪動風云。

  2024年9月6日,第八屆中非企業家大會上,雷軍就透露,小米自2017年起便開始了深入的市場耕耘。如今,小米的產品已經走進了非洲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在埃及、南非、肯尼亞等16個國家建立了穩定的業務基礎。此外,2024年底,vivo執行副總裁、首席運營官胡柏山表示:“我們過去在東南亞、南亞做得不錯,下一步要進攻拉美,包括非洲一些發達地區,過去我們相對份額低,未來也要取得高份額。”

  Canalys高級分析師Manish Pravinkumar同樣指出,傳音在其主要市場非洲面臨著激烈競爭,同為國產手機品牌的小米、OPPO等在非洲地區出貨量增速迅猛。2024年四季度小米在非洲實現了22%的增長,realme也同期實現70%的同比增長。此外,高通在印度和歐洲發起的專利訴訟導致傳音供應鏈成本增加,進一步壓縮其利潤空間。

  業績三連降,大股東“悄悄”減持

  實際上,傳音控股的業績下跌已經持續了三個季度,并且下跌幅度正在增大。而截至發稿,傳音控股股價為79.02元,距離近一年來最高價128.01已下跌38.27%。

  根據財報,2024年第三季度到2025年第一季度,連續三個季度,傳音控股的營業收入分別是166.93億元、174.63億元、130.04億元,分別同比下降7.22%、9.39%、25.4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是10.51億元、16.45億元、4.9億元,分別同比下降41.02%、0.48%、69.87%。

  對于為何業績連續三季度下滑,并且在今年一季度創下上市以來最大單季跌幅,傳音控股向新浪科技表示:公司產品銷售存在一定的季節性,正常市場環境下大多數年份一季度會略微偏淡季。公司2019年上市以來,除了2024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占全年收入比重約為25.38%,超過四分之一,其余年份第一季度營業收入占全年比重為14%~23%不等。由于2024年Q1基數較高(延續前季增長態勢),使得今年第一季度同期營收同比下滑25%。當前一季度出貨量符合公司的經營節奏,公司整體經營保持健康發展態勢。

  而在數據連續三季度下滑之外,傳音控股股東也在“悄悄”減持。

  根據新浪科技對比,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傳音控股前十大股東中,萬年縣傳力企業管理合伙企業(簡稱傳力企管)、萬年縣傳承企業管理合伙企業(簡稱傳承企管)、萬年縣傳音企業管理合伙企業(簡稱傳音企管)分別持股2.12%、1.53%和1.30%,但在2025年一季度財報上,以上三家企業均已不在列。

  據傳音官方表示,萬年縣傳承企業管理合伙企業已更名為新余傳承企業管理合伙企業。其持股比例也從2024年第三季度的1.53%降到2024年第四季度的1.36%,再到2025年第一季度的0.91%,持股數量從17277336降到如今的10404893,若按照近90天平均股價92.21元估算,相當于共減持套現6.34億元。但另外兩家由于持股比例已不在十大股東名單之列,因此難以計算出共減持套現數額。

  但據羅比透露,其實傳音及其股東都套現好幾波了,這是因為傳音本身是一個銷售體系,上述幾家企業也屬于傳音員工持股平臺,因此傳音要給到一定的員工激勵,股東不斷套現也說明了這一點。

  走出非洲,更難突圍

  隨著非洲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傳音控股已將市場擴展到非洲之外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例如東南亞。

  但在Canalys分析師朱嘉弢看來,傳音在東南亞市場面臨的市場競爭要比非洲市場面臨的競爭要大得多,傳音在東南亞市場的品牌才做起來,根基不穩,東南亞市場也較為復雜,像馬來西亞、泰國需要去拓展運營商、連鎖渠道等當地出貨占比較高的渠道,市場拓展難度也不小。

  行業分析師張書樂向新浪科技表示,傳音昔日用廉價機“降維”進入非洲市場的打法,在智能手機既有市場見頂、用戶手機更新迭代速度放緩的當下,其本身的增長空間就在不斷縮水。

  大消費行業分析師楊懷玉則指出,一方面,中國品牌如小米、realme等加大在非洲及新興市場投入,擠壓傳音市場份額;另一方面,供應鏈成本上漲及宏觀經濟影響也增加了傳音海外壓力。傳音內部則存在產品中低端,研發投入不足,多元化成效不彰。

  面臨多重挑戰的傳音,未來在新興市場的表現將取決于其應對策略及創新突破。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李桐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5-26 優優綠能 301590 --
  • 05-23 中策橡膠 603049 --
  • 05-19 古麒絨材 001390 12.08
  • 05-08 太力科技 301595 17.05
  • 05-08 威高血凈 603014 26.5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