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諾醫療“低級”差錯考驗公司內控有效性?量增價減盈利不佳 遭多位高管集中減持

賽諾醫療“低級”差錯考驗公司內控有效性?量增價減盈利不佳 遭多位高管集中減持
2025年05月16日 17:33 新浪證券

  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文/夏蟲工作室

  隨著年報季收關,不少上市公司卻出現會計差錯。據wind數據統計,2025年已經會計差錯更正公司數量超40家。

  對于出現會計差錯的公司我們該如何看待?所謂會計差錯更正,根據相關定義,即指由于沒有運用或錯誤運用以下兩種信息,而對前期財務報表造成遺漏或誤報。需要指出的是,同樣是財務列報錯誤,相比會計舞弊,會計差錯則屬于非故意過失。

  然而,近年部分財務造假公司卻濫用會計差錯,以會計差錯更正之名掩蓋財務造假舞弊之實。如眾所熟知的康美藥業,300億現金會計差錯最終被證實財務黑洞;東方集團濫用總額法巨額財務造假,暴雷前夕以會計差錯之名進行調整等等。

  基于上述背景,我們將對會計差錯公司進行系列復盤,看看其背后隱藏何種風險。

  低級差錯考驗公司內控有效性?

  賽諾醫療披露24年年報也同步發布了一份會計差錯及差錯更正等公告。

  2024年1月9日完成美國eLum Technologies, Inc.72.73%股權的收購。 2024年1月,公司將eLum公司納入賽諾醫療合并報表范圍內,對購買日之前通過公司控股子公司賽諾神暢持有的18.18%的eLum股權按購買日的公允價值進行重新計量,并將確認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異2071.42萬元全部計入投資收益,同時將合并成本(交易對價) 大于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金額5,945.18萬元全部計入商譽。

  然而,直至年審后,公司才發現股權計算比例出現錯誤。

  公司計算上述股權公允價值時使用的公司持股比例應為13.43%(18.18%*73.85%,而不是18.18%,從而將應歸屬于少數股東的部分投資收益和商譽確認到了2024年度第一季度財務報告中,隨即公司對上述差錯進行更正, 調減投資收益958.82萬元, 調減歸母凈利潤417.14萬元,調減少數股東損益541.68萬元; 調減商譽1,323.52萬元,調增固定資產3.09萬元,調增遞延所得稅負債0.46萬元, 調減分配利潤417.14萬元,調減少數股東權益903.75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近年持續虧損。由于上述差錯使得公司24年一季報凈利出現盈利情況,但更正后凈利潤仍為虧損狀態。

  更正后, 對購買日之前通過公司控股子公司賽諾神暢持有的18.18%的eLum股權按購買日的公允價值進行重新計量后,計入投資收益的金額為確認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異1,119.46萬元, 計入商譽的金額為合并成本(交易對價)大于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金額4,621.66萬元。

  公司采用追溯重述法對已披露的《賽諾醫療2024年第一季度報告》《賽諾醫療2024年半年度報告》 《賽諾醫療2024年半年度報告摘要》 《賽諾醫療2024年第三季度報告》 相關財務數據進行調整。

  至此,我們疑惑的是,為何公司如此基礎的財務計算出現差錯,相關內部復核程序是否到位?公司的內控有效性是否需要重新審視?

  這似乎并不公司第一次會計差錯,在AlchiMedics 未計提補繳稅費事宜也形成會計差錯。頗為意外的是,公司對會計差錯判斷前后矛盾讓人意外,這又是否間接折射出公司財務執業水平?

  2018 年 6 月 22 日,賽諾香港受讓賽諾控股持有的 AlchiMedics(阿爾奇)100%股權,賽諾醫療將 AlchiMedics(阿爾奇)納入合并報表范圍。AlchiMedics (阿爾奇)和賽諾醫療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孫箭華實際控制,屬于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針對AlchiMedics應補繳稅款及相關罰金事項,公司認為補繳稅款不屬于會計差錯更正事項,但對財務報表進行追溯調整。公司稱,合并日對被收購方按照收購方的準則或政策進行調整,只是合并報表編制過程中一個統一政策的程序,對被合并方于收購日前已經存在的差錯的調整,對被合并方于收購日前已經存在的差錯的調整不應定義為是合并方前期會計報表的差錯。

  頗為不解的是,補繳稅款不屬于會計差錯更正事項的情況下,但公司卻對財務報表進行追溯調整,相關會計處理是否合規,相關會計處理與會計事項的認定是否存在矛盾。

  在監管反復問詢下,公司最終承認屬于會計差錯,并在招股書補充披露。公司前后矛盾的做法是否折射出公司業務水平有待提升?

  盈利能力欠缺背后:量增價減

  賽諾醫療成立于2007年,以冠脈球囊和支架起家,2016年開始涉及神經介入業務,于2019年科創板上市,為天津市首家科創板企業,目前公司產品已經涉及急性缺血、狹窄缺血、出血、通路等多個領域。2024年報告期內支架產品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 56.97%, 球囊產品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 39.58%, 其他產品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 3.45%。

  近年賽諾醫療的營收表現較為波動,21年及22年收入由20年的3億元水平跌至2億元以下,23年收入開始反彈修復,24年進一步保持增長。

  公司業績波動背后或與集采中標息息相關。2020年,國家組織首輪冠脈支架產品集中帶量采購,由于品類規則的限定,賽諾醫療當時尚無合適產品參與該輪集采。2021 年--2022 年首輪冠脈支架集采期間,受上述政策的影響,公司原收入占比較大的冠脈支架產品銷售價格及數量均受到較大影響,市場份額較集采前出現較大程度的下滑。2022年11月進行的冠脈支架集中帶量采購協議期滿后接續采購中,公司HT Supreme、HT Infinity分別以779元、839元的價格中選A組及B組,首年意向采購量近5萬條。本次公司冠脈支架產品在國家帶量集采中中標,是公司首次入圍國家冠脈支架帶量集中采購。值得注意的是,24年公司的第一大客戶銷售額占比高達40.12%。這或說明,公司能否持續進入集采名單對其業績能否可持續性增長至關重要。

  需要指出的是,公司持續虧損多年,目前虧損態勢有所收斂,今年一季報勉強盈虧平衡。

  公司盈利能力欠缺背后是核心產品增量不增價。2024年報告期內,業績貢獻最大的支架產品收入同比增長 37.61%。我們進一步拆分發現,其出現增量不增價。公司兩款冠脈支架產品本報告期銷量較上年同期增長 45.44%, 同時平均單價下降 8.26%;顱內支架產品銷量較上年同期增長 55.56%,同時單價下 7.23%。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公司今年扭虧為盈,但今年3月卻遭多位高管減持套現。

  3月公告顯示,賽諾醫療的六位高管組成的“減持團”擬合計減持不超過90.53萬股,占總股本的0.219%,按公告日收盤價計算,合計可套現約983.16萬元。減持原因均為自身資金周轉需求。

  此次減持陣容包括公司董事、副總經理、核心技術人員康小然,副總經理崔麗野,董事、核心技術人員蔡文彬,董事、財務總監沈立華,董事、董事會秘書黃凱,董事陳琳。值得注意的是,除陳琳外的五位高管曾在2024年1月實施過減持,當時合計減持102.65萬股(占比0.2503%),套現約1004.3萬元。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公司觀察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5-26 優優綠能 301590 --
  • 05-23 中策橡膠 603049 --
  • 05-19 古麒絨材 001390 12.08
  • 05-08 威高血凈 603014 26.5
  • 05-08 太力科技 301595 17.05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