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大牛股,1分鐘突變!
今天上午,深海科技概念又火了,能有多火?
有網友認為,由于都有相似的爆發背景和啟動時點,深海科技概念就是去年的低空經濟板塊;也有網友開玩笑稱,DeepSeek之后是Deepsea,所以看好深海科技概念;還有網友表示,前幾天市場的熱詞是“軸承”,接下來將是“重工”。
深海科技概念細分板塊海工裝備板塊,上午掀起漲停潮,其中,天能重工、振華重工、大連重工、中信重工等個股漲停。
人形機器人板塊上午大跌,信質集團、隆盛科技等個股跌幅居前。大牛股襄陽軸承集合競價微跌0.16%,開盤直線跳水,不到1分鐘,股價觸及跌停。上午收盤,該股下跌9.63%。
上午收盤,上證指數下跌0.94%,深證成指下跌1.42%,創業板指下跌1.7%。中藥、工程機械、港口航運等板塊上漲。

深海科技概念爆發
今天上午,深海科技概念大漲,可燃冰、海工裝備、油氣開采等板塊大漲。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深海科技”列為新興產業重點領域,明確提出支持其安全健康發展,并配套實施國家級科研項目,推動深海探測、資源開發、裝備制造全產業鏈協同發展。
業內人士表示,深海科技是以深海環境為對象,涵蓋探測開發、裝備制造、資源利用及生態保護等領域的綜合性技術體系,旨在突破深海極端環境(高壓、低溫、黑暗)下的技術瓶頸,實現科學探索與產業化應用。其核心范疇包括:探測與深潛技術(如載人潛水器、無人潛航器UUV)、深海通信與材料(光纖傳感、鈦合金耐壓殼體)、海洋新基建(海底數據中心)、資源開發(可燃冰開采、多金屬結核提取)、智能裝備(AI驅動仿生機器人)以及生態監測與國防安全(海洋環境評估、水下監測網絡)等。
廣發證券看好三個方向:一是深海裝備技術為深海科技發展基礎,高性能、智能化為發展趨勢。深海裝備為深海科技發展的重要基礎,各國皆高度重視發展深海裝備技術,研發了各類AUV、ROV等構型裝備。萬米級、高性能載人潛水裝備,多功能、實用化、高續航高智能的無人潛水裝備等已成為國際發展重點,我國近年來已開發了多款自主水下機器人平臺。
二是深海環境具有高壓高腐蝕特點,材料部件及配套建設為核心。與淺海環境相比,深海具有高壓、高腐蝕等環境特點,而鈦合金因其高強度、耐腐蝕等特點成為當前深海裝備耐壓結構的優選材料,同時碳纖維復材因其高強高模與可設計性特點亦在深海環境下有相對優勢。
三是深海通信為深海科技重要技術基礎,數據驅動為未來深海科技發展趨勢。
當前水下無線通信方式主要有水聲通信、光通信、電磁波通信,而由于光通信與電磁波通信的衰減損耗性較強,水聲通信是目前水下遠程無線通信較佳手段。各類感知手段也有望在深海環境中逐步拓展,未來深海數據驅動或成重要發展趨勢。
東吳證券表示,未來深海科技的技術突破將圍繞智能化、國產化與生態化展開。建議關注深海材料(鈦合金)、裝備(潛航器/鉆井平臺)、探測(水聲通信)等板塊。
上證指數失守3400點
今天上午,A股三大股指齊跌,上證指數失守3400點。從市場風格看,滬深300、上證50等大盤股指數跌幅小于中證1000、中證2000等中小盤股指數。從板塊看,科技股集體回調,華為概念、消費電子、半導體等板塊跌幅居前。
對此,市場人士表示,從日歷效應來看,A股存在明顯的“財報效應”,即財報披露期(4月、7月、10月),業績增速對股價的影響要明顯高于其他月份,而3月下旬是重要過渡期,從歷史經驗看,中小市值風格的勝率與超額收益均有所回落。
對于科技股,中信建投表示,未來一階段的核心關注點在于:一是業績期的“去偽存真”,板塊表現面臨分化。“真景氣”不懼擾動,而業績兌現低預期的高估值概念則面臨退潮的可能。二是基本面催化,關注AI應用端進展。交易層面看,若需求/景氣邏輯依舊向好,即便短期過熱+缺乏催化,行情也更多是回歸震蕩而非明顯回調,振幅空間亦有限。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常福強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