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售新王”到“問題銀行”,平安銀行踩中了哪些“暗雷”?

從“零售新王”到“問題銀行”,平安銀行踩中了哪些“暗雷”?
2025年05月16日 18:09 《理財周刊》

2025年4月19日,平安銀行披露了一季報。數據顯示,其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為337.09億元,同比下跌13.1%;凈利潤為140.96億元,同比下跌5.6%。這一跌幅超過市場預期,甚至超過2024年全年營收降幅(2024年全年營收同比降幅為10.93%)。

平安銀行核心營業收入來源:平安銀行財報平安銀行核心營業收入來源:平安銀行財報

橫向對比來看,若以2024年第一季度為基準,平安銀行營收增速已連續10個季度負增長,且下滑速度未見明顯放緩。與此同時,今年以來,平安銀行受到了多次處罰,企業預警通顯示,截至4月29日,平安銀行年內累計罰單金額達469.44萬元。此外,2025年1月14日,平安銀行還因案號(2025)粵03執209號被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為6075.09萬元。在業績承壓、罰單頻出的雙重壓力下,平安銀行將如何破局?

來源: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來源: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

業績承壓,核心指標全線下滑

平安銀行此次一季度業績雙降,在銀行業通常迎來“開門紅”的一季度遭遇“開門黑”,背后因素復雜。從數據來看,凈息差持續縮窄是導致利息凈收入減少的關鍵因素之一。2025年第一季度,平安銀行凈息差縮窄至1.83%,同比下降18個基點,直接致使利息凈收入減少約23.7億元。與2020年“零售銀行戰略”啟動初期相比,其凈息差已累計下降超70個基點(2020年Q1凈息差為2.6%)。盡管行業整體面臨利率下行趨勢,但平安銀行的降幅明顯高于招商銀行等部分股份制銀行。

在非息收入方面,今年一季度平安銀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為65.93億元,同比下滑8.19%;投資收益雖增長44%至67.7億元,但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虧損30.8億元,同比擴大295.9%,這主要源于債券市場利率上行導致的投資浮虧。

平安銀行其他收入來源:平安銀行財報平安銀行其他收入來源:平安銀行財報

平安銀行曾以“零售新王”聞名,但在2025年一季度,其個人貸款余額約1.73萬億元,同比減少381億元(-2.2%)。信用卡業務應收賬款余額4006億元,同比下降7.9%;消費貸與經營貸方面,消費性貸款余額4593億元(-3.2%),經營性貸款余額5297億元(-0.3%)。財富管理方面,零售AUM增速僅1.2%,為4.25萬億元,私行客戶AUM增速0.8%,為1.99萬億元,顯示出規模增長乏力。

與之相對的是,對公業務增速可觀,一季度企業貸款余額1.68萬億元,同比增長4.7%,四大基礎行業新發放貸款1235.71億元(+13.3%),對公貸款占比從47.6%升至49.3%。不過,2025年Q1對公貸款平均收益率僅3.20%,同比下降59個基點,如何從“規模擴張”轉向“收益提升”,將對該行后續造血能力回升起到決定性作用。

另外,期內平安銀行對公房地產貸款不良率2.25%,較2024年末上升0.46個百分點,且余額仍高達2384.78億元。若房地產市場復蘇不及預期,可能成為未來資產質量的“灰犀牛”。資金同業業務在2025年一季度表現出一定的穩定性,同業渠道銷售債券規模918.92億元,同比增長40.1%。

平安銀行貸款數據來源:平安銀行財報平安銀行貸款數據來源:平安銀行財報

從戰略執行角度看,平安銀行一季度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取得一定進展,平安口袋銀行APP注冊用戶1.76億戶,同比增長1.0%,不過3950萬戶的MAU數據還有較大提升空間。數字化轉型也驅動了平安銀行降本增效,一季度該行業務及管理費同比下降13.2%至90.55億元,同期信用減值損失同比下降20.9%至74.30億元,使得歸屬凈利潤的降幅低于同期營收降幅。盡管如此,凈利潤5.6%的降幅仍是平安銀行至少近12年來在一季度的首次下降。

業務結構待優化,零售轉型遇阻

自2023年一季度平安銀行單季營收增速首次出現負增長后,已連續9個季度面臨營收負增長壓力。2023-2025年各期財報對應的營收降幅逐步擴大,且2025年一季度營收較2023年一季度縮水超百億元。

在零售業務方面,自2022年零售業務突破千億元營收后,2023-2025年卻持續縮量零售業務貸款。2024年零售金融收入同比下滑25.9%,凈利潤同比暴跌94.8%,個人貸款余額持續下降,信用卡、消費貸和經營貸規模均呈現負增長,2025年一季度這一趨勢仍未改變。

零售業務持續縮表,其根本原因是多方面的。市場環境變化是一個重要因素,當前宏觀經濟環境下,消費者消費意愿和還款能力受到一定影響,導致零售信貸需求減弱。從戰略調整角度看,銀行出于對風險的重新評估,收縮了部分高風險零售業務。在風險管理方面,過去零售業務的快速擴張積累了一定風險,銀行不得不進行調整以控制風險。

在零售業務轉型過程中,平安銀行面臨著平衡風險控制與業務發展的難題。目前雖然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在零售貸款新增客戶方面更關注信譽良好群體,以更優惠利率吸引優質客戶,但這也帶來了新的問題。2025年一季度,平安銀行個人貸款平均收益率5.17%,較去年同期下降87個基點,企業貸款平均收益率3.20%,較去年同期下降59個基點,個人貸款平均收益率降幅大于企業貸款平均收益率。這種利率策略調整在短期內會因收益率下降而影響零售業務盈利能力,但從長期來看,如果能夠通過吸引優質客戶,降低違約風險,提升客戶忠誠度,或許有助于穩定零售業務收益。然而,在利率優惠的情況下,如何確保零售貸款業務的風險可控和盈利可持續仍是一個挑戰。目前尚不清楚銀行是否有其他配套措施來提升零售貸款業務的綜合收益。

不良資產處置壓力大

內控合規問題凸顯

2025年一季度財報數據揭示,平安銀行風險防控與經營穩定性面臨多重考驗。盡管不良貸款率保持1.06%,但170.65億元的不良貸款核銷規模與90.73億元的貸款減值計提,仍暴露出資產質量承壓的現實。當前不良資產處置受制于資產估值體系不完善、二級市場承接能力有限等因素,疊加宏觀流動性波動,使得潛在風險敞口的動態管理難度持續攀升。

合規層面的監管處罰映射出深層治理問題。年內涉及公司治理、信貸業務等多領域的處罰,暴露出內控機制的系統性漏洞。其中,信貸業務違規尤為突出,關系人貸款、并購貸款等領域的不合規操作,不僅放大了信用風險敞口,更凸顯出風險審批流程與問責機制的失效,例如在2025年1月8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惠州監管分局發布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因“貸款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平安銀行惠州分行和中海水岸城支行分別被處以罰款35萬元和60萬元,總計罰款95萬元。2025年3月12日,上海金融監管局又對平安銀行開出罰單,因其并購貸款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責令改正并處罰款300萬元。這種合規缺陷對銀行聲譽與市場信任的侵蝕,已成為制約長期發展的重要因素。

資本層面的分歧信號加劇市場擔憂。一季報顯示,平安銀行股東戶數增加2萬戶的同時,港交所持股數降至6.5811億股(創2019年Q1以來新低),多家指數基金同步減持。這種散戶與機構投資者的持倉分化,本質上是市場對其未來盈利預期、風險管控能力的分歧體現。外資與機構資金的流出,或指向對其戰略轉型持續性與資產質量修復前景的疑慮。

平安銀行核心股東來源:平安銀行財報平安銀行核心股東來源:平安銀行財報

組織架構的頻繁調整尚未顯現預期成效。近兩年對零售金融等核心業務條線的架構改革,旨在提升業務協同效率與風險管控能力,但從業績與合規表現來看,尚未形成顯著正向反饋。業務流程的整合陣痛、部門權責邊界的模糊,可能導致資源配置效率下降與風險傳導隱患。

平安銀行正處于逆周期調整的關鍵階段。業績持續下滑、業務結構失衡、不良壓力高企與內控薄弱的多重困境相互交織,形成復雜的經營困局。在銀行業競爭加劇與監管趨嚴的雙重壓力下,其未來發展路徑不僅關乎自身戰略轉型成敗,也為行業應對經濟周期波動提供重要觀察樣本。(《理財周刊-財事匯》出品)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平安銀行 零售 余額 利率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5-26 優優綠能 301590 --
  • 05-23 中策橡膠 603049 --
  • 05-19 古麒絨材 001390 12.08
  • 05-08 太力科技 301595 17.05
  • 05-08 威高血凈 603014 26.5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