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轉自:研報虎)
事件:公司發布2024年年報及2025年一季報。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428.37億元,同比下降7.37%;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94億元,同比增加12.86%。基本每股收益為1.23元/股,同比增加12.84%。2025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58.34億元,同比下降38.55%;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31億元,同比下降39.87%。
航空工業是現代大國博弈、強國爭雄的高端平臺,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性產業。公司作為航空工業的“立柱梁架”,未來一段時期高質量發展凸顯“兩戰”并行,“兩期”交織,“兩區”疊加等嚴峻形勢。科技創新系統升級“主體戰”與新質能力突破“主攻戰”并行推進,自立自強重任在肩,考驗嚴峻,要求公司聚焦航空科技自立自強,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速先進科技向裝備戰斗力集成,向新質生產力轉化。裝備建設迭代升級“窗口期”與提質控本增效“攻堅期”同步交織,興裝強軍使命光榮,任務艱巨,要求公司把握機遇,全力推進航空裝備研制任務,加強裝備現代化管理體系建設,深化落實低成本可持續發展。航空產業體系優化“加速區”與改革創新提升“深水區”相互疊加,轉型升級驅動強勁,形勢急迫,要求公司聚焦首責主責主業,充分發揮航空裝備產業鏈“鏈長”作用,前瞻布局戰略性A新興產業,加速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行業格局相對集中,且存在較高壁壘。航空防務裝備產品涉及國防安全,不但技術密度高、研發周期長、資金投入大,而且需要滿足國家有關軍工行業政策法規要求,存在較高的行業壁壘;特定行業用戶對不同型號、不同用途的航空防務裝備承制任務進行統籌安排、定點生產;航空防務裝備生產企業在國家行業管理的統籌規劃下,根據特定行業用戶的需求與訂單開展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銷售數量和價格受市場供求關系波動影響較小;主要供應商需按規定取得相關軍工資質,且集中于中航工業系統內部,具有集中度高、專業分工強的特點
公司不斷夯實目標,不斷提升企業治理水平。在國務院新“國九條”及證監會“3.15”新政關于完善資本市場制度、加強上市公司監管的改革背景下,公司深入落實國資委、中航工業關于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任務目標,對標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央企改革深化提升專項工作要求,聚焦完善公司治理和規范運作,增進市場認同和價值實現,不斷提升現代企業治理水平,加快推動產業發展與市值增長的良性循環,持續賦能公司高質量發展。
投資建議:公司是集科研、生產、試驗、試飛、維修與服務保障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飛機制造企業,是我國航空防務裝備的主要研制基地,在航空防務裝備領域具有較強的核心競爭力和領先的行業地位。根據模型測算,預計2025年至2027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9.99、44.97、53.12億元,EPS分別為1.45、1.63、1.93元,對應P/E分別為31.8、28.3、24.0倍。首次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市場風險、技術創新風險、財務風險、環保風險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