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A股三大指數在震蕩中集體收漲,滬指站穩3370點,化工、半導體板塊領跑市場,結構性行情持續深化。同日,博鰲亞洲論壇釋放貨幣政策寬松信號,央行副行長宣昌能明確“擇機降準降息”,為市場注入信心。此外,社保基金四季度調倉動向與頭部券商后市研判同步曝光,折射出資金對新興領域的長期布局邏輯。
化工、半導體強勢領漲,成交額仍顯謹慎
昨日A股三大指數低開高走,最終小幅收漲。截至收盤,滬指報3373.75點,漲0.15%;深成指漲0.23%,創業板指漲0.24%。兩市成交額11907億元,雖較前日放量364億,但仍連續兩日低于1.2萬億,市場情緒偏謹慎。
盤面上板塊分化顯著,電子化學品、生物制藥、化工等板塊漲幅居前,其中化工股表現尤為亮眼,25只個股一度漲停或漲超10%。三維股份、華融化學等漲幅超20%,江蘇索普、丹化科技等封板。周期品種價格跳漲成主要推手:溴素年初至今累計漲30%,3月25日單日跳漲3000元/噸至2.8萬元/噸;雙季戊四醇價格半年內從2萬元/噸飆升至7萬元/噸,供需矛盾催化市場熱度。半導體板塊亦強勢崛起,光刻機概念掀漲停潮,新萊應材、江化微等多股漲停,行業資金凈流入近14億元。
資金動向顯示,昨日北向資金小幅凈流入,兩融余額攀升至1.93萬億元,但個股跌多漲少,超3200只個股收跌,海工裝備、工業金屬等周期板塊回調明顯,市場結構性特征突出。
博鰲再次釋放降準降息預期,社保基金加碼新興領域
消息面,貨幣政策寬松信號持續釋放。在博鰲亞洲論壇“不穩定世界中尋找貨幣與金融穩定”分論壇上,央行副行長宣昌能表示,當前國內外環境正在進行深刻變化,全球供應鏈不斷受到影響。中國國內經濟結構也在不斷調整。在不確定性加大的背景下,中國明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央行連續多次降準降息,通過貨幣政策調整來支持經濟發展。政策的立場是明確的,中國將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擇機降準降息。
投資快報記者留意到,這是央行3月以來第四次公開提到擇機降準降息。3月6日,央行行長潘功勝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表示,今年人民銀行將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擇機降準降息;3月13日,央行黨委召開的擴大會議明確,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擇機降準降息;3月18日召開的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5年第一季度例會再次提到,建議加大貨幣政策調控強度,提高貨幣政策調控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擇機降準降息。
有市場人士分析,這一表態呼應了近期經濟數據:1-2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降幅收窄至0.3%,制造業利潤增長4.8%,顯示政策托底效應初現。
昨日還有一條值得留意的訊息來自社保基金調倉路徑。隨著年報的密集披露,機構最新持倉動向隨時曝光:目前共有461家公司已經公布年報,前十大流通股東數據透露出機構行蹤。統計數據顯示,社保基金共現身78只個股,調倉動向方面,去年四季度社保基金新進19股、增持27股、減持20股,社保基金持股量保持不變的有12股。
值得留意的是,青松建化以3.05%流通股持股比例居首,立新能源、國藥股份等獲重點布局,新能源、醫藥、高端制造成加碼方向。此外,比亞迪等新能源龍頭仍獲社保基金持倉,凸顯對綠色轉型與消費復蘇主線的長期信心。
IDC與資源品成焦點,結構性機會凸顯
對于后市看法,中信證券研報表示,短期內,受宏觀因素及市場針對實際需求分歧,全球IDC資產呈現大幅波動。海外公司依靠網絡效應、謹慎穩妥的資本開支投入等,保證了較為健康的資產負債表以及穩健的業績增長。國內IDC作為重資產業務,企業從capex投入到業績兌現的傳導周期較長,市場需要更為合理的預期,預計2025年下半年將是國內IDC公司業績兌現的重要觀察窗口,建議持續關注海內外一線IDC公司的中長期投資機遇。
中信建投則更關注化工領域。該機構研報稱,溴素作為下游應用廣泛的化工品,具備極強的資源屬性,主要通過海水、地下鹵水生產獲得,因此被以色列ICL、美國雅寶、德國朗盛占據全球60%以上的產量。而國內的主要溴產地萊州灣因長期開采,鹵水儲量、濃度呈明顯下降態勢,面臨枯竭風險,導致我國溴素產量持續下滑,2025年1—2月進口依賴度升至66%。需求端以PCB板、新能源車為代表的新興領域拉動溴素需求實現7%以上的復合增速。2025年2月以來,我國溴素面臨行業低庫存+國內環保影響+海外供給擾動多重因素影響,價格自底部逐步上行,行業相關公司迎來重估。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