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 淡化數量目標,向價格型調控轉型
□ 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
□ 加強政策溝通的力度
◎記者 周亮 黎靈希
3月27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的“在不穩定世界中尋找貨幣與金融穩定”分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表示,中國實施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立場是明確的,貨幣政策有足夠空間。
當前國內外環境正經歷深刻變化,貨幣政策面臨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對此,宣昌能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從政策立場、調控方式、政策工具和溝通機制四個方面不斷完善貨幣政策框架。
一是明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中國人民銀行已連續多年降準降息,中國貨幣政策的狀態是支持性的,總量上比較寬松,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很大;近年來,企業融資成本明顯下降,處于歷史低位。今年明確提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取向體現了政策連續性。
二是淡化數量目標,向價格型調控轉型。過去中國人民銀行采取數量型和價格型調控并行的模式,但隨著不確定性加劇,貸款、貨幣供應量等金融總量指標受特殊因素擾動明顯加大,其可測性、可控性以及與經濟指標的相關性下降。基于這些變化,中國人民銀行正逐步淡化數量型目標,轉向更加注重發揮價格調控作用。
三是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中國人民銀行運用各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銀行支持普惠小微、綠色金融、科技金融、養老金融等領域。去年還創設了兩項工具支持資本市場穩定發展。今年將重點實施兩項舉措:一是推出債券市場“科技板”,引導低成本資金直達科技領域;二是擴大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政策規模和支持范圍,降低利率,簡化審批流程,強化社會資本對科技創新的投入。
四是加強政策溝通的力度。宏觀環境尤其是外部環境不確定性,要求加強政策的溝通協調。中國人民銀行也需要加強溝通協調,以確定的政策取向,應對不確定性的環境,有效穩定預期。
宣昌能表示,總的來看,中國實施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立場是明確的,貨幣政策有足夠空間。中國人民銀行將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擇機降準降息,同時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市場流動性充裕,加強利率政策執行和監督,持續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加大貨幣、財政政策的協同配合,促進經濟進一步回升向好。

責任編輯:江鈺涵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