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谷歌母公司Alphabet宣布將以320億美元的全現金交易收購云安全公司Wiz,這是谷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收購。交易將以全現金方式進行,交易完成后,Wiz將加入Google Cloud。
谷歌在聲明中表示,此次收購代表了谷歌為加速AI時代兩大且不斷增長的趨勢而進行的投資:提高云安全性和使用多云(Multi Cloud)的能力。
“從成立之初,谷歌就高度重視安全,這使我們成為保護人們上網安全的領導者。如今,在云端運營的企業和政府正在尋找更強大的安全解決方案,以及在云計算提供商方面擁有更多選擇。”谷歌首席執行官Sundar Pichai表示。
這筆天價交易也折射出網絡安全市場的炙手可熱。谷歌強調,AI的增加和云服務的采用極大地改變了客戶的網絡安全形勢,傳統的網絡安全方法難以跟上這一不斷演變的格局。
IDC全球調研數據顯示,55.5%的云租戶在過去兩年中都發生過重大的安全事件。IDC中國研究總監王軍民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在攻擊技術積極融合GenAI技術的趨勢下,全球網絡安全形勢將會更為嚴峻。
面對挑戰,云服務提供商紛紛加碼安全布局。業內分析認為,谷歌收購Wiz不僅為其云安全業務提供了重要的技術補充,也是其追趕競爭對手的關鍵一步。此次收購或將掀起新一輪云安全領域的并購整合浪潮。
谷歌重金收購的Wiz是何方神圣?
資料顯示,Wiz是一家成立于2020年的云安全初創公司,總部位于紐約,是全球增長最快的軟件公司之一。其專注于提供基于云的網絡安全解決方案,最大優勢在于快速、無需代理,能夠無縫集成到包括亞馬遜AWS、微軟Azure和甲骨文云在內的所有主要云服務平臺中。
Wiz的殺手锏在于其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實時檢測和響應云環境中的安全威脅,幫助客戶在復雜的多云環境中高效管理風險。這種技術優勢使得Wiz在短短幾年內迅速崛起,2023年創造了約3.5億美元的收入,并與40%的財富100強公司合作。去年,Wiz在一輪融資中的估值已達120億美元。
事實上,谷歌對Wiz的青睞由來已久。早在2024年7月,谷歌就曾提出以230億美元收購Wiz,但當時Wiz拒絕了這一提議,理由是希望保持獨立性并通過IPO獲得更高估值。此外,監管方面的不確定性也是Wiz當時猶豫的原因之一。
據市場消息透露,盡管Wiz此前拒絕了谷歌的收購提議,但雙方仍保持著聯系,Google Cloud首席執行官Thomas Kurian持續推進收購事宜。
然而,自2022年開始,IPO市場交易稀少,尚未真正回暖。隨著云安全需求的激增和市場競爭的加劇,Wiz最終選擇接受了谷歌這一次更高的報價。
此次收購的金額高達320億美元,采用全現金支付方式,遠超去年夏天雙方洽談的230億美元報價,也高于此前知情人士透露的300億美元。有云計算行業人士向記者分析稱,這一價格可能反映出了Wiz對谷歌的價值。
對于谷歌而言,這筆交易使谷歌云在云安全領域獲得了重要的技術補充。在業內看來,收購Wiz是其云計算業務追趕競爭對手的重要一步。盡管谷歌云在云計算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但與亞馬遜AWS和微軟Azure相比,其市場份額仍有差距。
根據Canalys的最新數據,2024年全球云基礎設施服務支出達到3213億美元,同比增長20%。其中,亞馬遜AWS以33%的市場份額穩居第一,微軟Azure以20%的份額緊隨其后,而谷歌云的市場份額僅為11%。盡管谷歌云的市場份額同比增長了32%,但與AWS和Azure相比,其市場占有率仍顯不足。
谷歌云在商業化能力方面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其客戶覆蓋范圍相對狹窄。AWS和Azure在金融、醫療、教育等傳統行業的客戶基礎更為廣泛,而谷歌云則更多依賴于科技企業和初創公司,主要集中在對人工智能和數據分析有較高需求的企業。
Wiz的加入或能幫助谷歌云進一步擴大客戶群體和市場規模。Seeking Alpha分析師Jonathan Weber表示,收購Wiz將增強谷歌的安全業務,這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高增長市場。
“當前全球云已經得到廣泛的普及,企業正常運營已經離不開云計算平臺的支撐。眾所周知,云平臺匯集了大量的重要數據和IT應用系統,因此,云服務的高可用性和合規性直接關系業務連續性與用戶信任。”王軍民向記者表示。
不難看出,在谷歌重金收購Wiz背后,云計算與網絡安全成為風口。
AI浪潮加速了云計算的普及。大模型的訓練和應用離不開海量算力和數據支持,而云計算平臺憑借其可擴展的算力資源和大規模存儲能力,成為AI發展的重要基石。隨著AI模型的快速迭代,云服務需求激增,推動云業務持續增長。
根據Canalys的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云基礎設施服務支出同比增長20%,達到860億美元,全年支出則增至3213億美元,同比增長20%。Canalys預測,到2025年,全球云基礎設施服務支出將繼續增長19%。
然而,機遇與挑戰并存。隨著云計算的普及,網絡安全問題日益凸顯,數據泄露事件頻發,嚴重程度不斷升級。谷歌在聲明中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組織轉向數字化,大多數部署如今都涉及多云或混合云架構,這帶來了復雜的管理挑戰。
此外,隨著軟件和人工智能平臺日益深入地嵌入到產品和運營中,私營企業、政府以及其他公共部門組織正面臨著不斷演變的新型風險。
特別是攻擊者正利用AI技術大幅降低攻擊門檻。“黑客利用GenAI進行更為隱蔽的攻擊,例如深度偽造、自動化漏洞挖掘等,傳統防御體系面臨失效的風險。另外,面對大模型的安全,數據投毒風險加劇,惡意篡改訓練數據可導致AI模型決策偏差。”王軍民向記者表示。
速度、適應性和先進性將成為未來網絡安全成敗的關鍵。令人驚訝的是,普華永道《2024年全球數字信任洞察》調查顯示,超過40%的企業和技術領導人承認對與生成式AI等變革技術相關的網絡風險缺乏了解。
派拓網絡大中華區總裁陳文俊向記者表示:“當前AI應用仍處于開發階段,算力問題是核心議題,人們關注的焦點在于購買顯卡、GPU等硬件以提升算力。”他進一步指出,“隨著AI應用的不斷迭代,企業將逐漸意識到AI技術的兩面性:它既是提升效率的利器,也可能成為攻擊者的工具。”
步入2025年,隨著云計算普及度不斷加深以及AI技術加速迭代,網絡安全的重要性愈發凸顯,行業對安全解決方案的需求也發生了深刻變化。
正如谷歌在聲明中所強調的,擁有現代化IT環境的企業需要一種全新的網絡安全解決方案。這種方案不僅要覆蓋多個云平臺、混合云以及本地部署環境,還要能夠抵御來自AI模型的威脅以及防范AI模型本身可能帶來的風險。同時,它需要借助AI技術來增強自身的防御能力,并且能夠將軟件開發和運維流程無縫整合到整體安全體系中。
谷歌此次大手筆收購Wiz,或許只是云服務提供商加強安全布局的一個開端。有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稱,這預示著網絡安全市場可能迎來一波并購整合熱潮。通過并購,大型科技公司能夠快速獲取先進技術和市場份額,進一步完善其一體化平臺戰略,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更有利的地位。這種趨勢可能導致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與此同時,網絡安全市場內部的整合也在加速進行。陳文俊指出,當前網絡安全市場仍較為分散,數千家規模較小的企業參與競爭。然而,從IT市場的發展歷程來看,整合是必然趨勢。
“數據庫、服務器以及存儲市場等都已經經歷了整合過程,未來三到五年內,網絡安全市場也將迎來類似的整合浪潮,最終由少數幾家龍頭企業主導市場發展。”陳文俊表示。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