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浪頭飲食/ 郝顯
2024年,乳制品行業加速下行!
去年A股19家乳制品行業公司總共實現營業收入1848.27億元,同比減少7.44%。14家乳制品公司營業收入出現下滑,而前一年僅為6家。歸母凈利潤總額則從130.97億元下滑到95.76億元,凈利潤下滑的公司達到13家。
“供給過剩、需求走弱、庫存偏高”,是壓制乳制品行業的三大因素,這導致生鮮乳價格不斷下行,行業競爭變激烈。
這一輪原奶價格下行從2021年開始,目前已經下行三年。從乳業指數來看,從2021年1月高點到2024年9月低點,已經跌超50%。而從2024年9月起,乳業指數出現一輪明顯上漲,市場期待上游去化帶動原奶價格見底,同時促生育等政策帶動需求回升。
乳制品行業的拐點會出現嗎?
伊利股份一家獨大 9家公司營業收入在20億元以下
A股乳制品企業涵蓋了液體乳、奶酪、乳制品、奶粉、乳酸菌飲料、植脂奶油等細分領域。從收入規模來看,伊利股份一家獨大收入達到1157.8億元,其次是光明乳業、新乳業、三元股份,收入分別為242.78億元、106.65億元、70.12億元。這四家公司均以液體乳為主營業務,伊利股份為全國性乳企,其余三家則為區域性乳企。
去年伊利股份收入下滑8.24%、光明乳業下滑8.33%,新乳業和三元乳業分別下滑2.93%和10.73%。其中光明和三元已經連續三年下滑。
去年有9家公司營業收入在20億元以下,占到近一半。除了光明和三元之外,還有四家公司連續兩年收入下滑,分別為莊園牧場、西部牧業、妙可藍多、品渥食品。
收入下滑的乳制品企業從6家增加到14家 伊利、光明乳業、新乳業均未幸免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收入下滑的乳制品企業從6家增加到14家,這也意味著,接近74%的乳制品企業收入出現下滑,下滑中位數達到10.75%。
收入下滑最嚴重的五家乳企為皇氏集團(維權)、品渥食品、熊貓乳品、佳禾食品、西部牧業。這五家公司均屬于中小乳企,收入規模在25億元以下。
從皇氏集團來看,其主營業務為水牛奶,去年低溫奶和常溫奶收入分別下滑15.48%及21.19%。收入大幅下滑原因是2023年轉讓了云南皇氏來思爾乳業有限公司、云南皇氏來思爾智能化乳業有限公司。而從披露數據來看,2022年來思爾乳業凈利潤3534萬元,來思爾智能化凈利潤則為-3140萬元。
從2014年起,皇氏集團不斷進行多元化投資,這些投資并未帶來預期的收益,反而積累了巨額債務。在這種情況下,公司重新回歸乳制品主業。從2024年來看,低溫常溫奶銷量均在大幅下滑,實際產能利用率僅為61%,還有25.76在建產能。在乳制品行業陷入調整之際,皇氏集團能否依靠乳制品業務走出困境,還需觀察。
收入下滑幅度排第二的品渥食品是一家食品進口企業,德亞乳品作為公司戰略品牌,旗下擁有液態奶以及奶酪產品,2024年德亞收入減少24.9%。熊貓乳品主營業務為煉乳、奶油等,下游客戶主要為食品加工企業、烘焙店、餐飲店、飲品店和家庭消費等,去年公司所有產品均在下滑,管理層透露“2024年消費較弱,業績面臨了一些壓力”。
5家乳制品公司收入增長:海融科技增幅最高 為喜茶、蜜雪冰城供應商
去年有5家乳制品公司收入增長,分別是海融科技、貝因美、一鳴食品、天潤乳業、騎士乳業。
其中海融科技主要產品為植物脂肪和乳脂肪,包含含乳脂植脂奶油、UHT 淡奶油、稀奶油、植脂奶油等,最終客戶主要是烘焙食品及餐飲連鎖經營企業和加工銷售企業。
目前烘焙與現制茶飲這兩個賽道依然保持著較快的增速,海融科技在烘焙端,與米旗、八十五度等頭部連鎖建立中央工廠直供體系;在茶飲端,為喜茶、蜜雪冰城等品牌定制奶蓋專用奶油。
貝因美主營業務為嬰幼兒配方奶粉、營養米粉等,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7.73 億元,同比增 長 9.7%。其中,奶粉營業收入增長7.33% 。
不過綜合毛利率 42.95%,下降 4.12 個百分點,主要因為產品銷售折扣增加,毛利率低于平均水平的兒童粉、米粉、用品類銷售占比上升所致。


責任編輯:公司觀察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