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鵬友來開會

每年的“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都要舉辦一系列活動。而保護投資者的主要成績被表述為:推動市場高質量發展,促進證券基金機構合規發展、堅持長期投資,查辦證券期貨違法案件,完善投資者保護制度機制,支持受侵害投資者依法維權。每年都會發布一些與投資者保護相關的文件。
但是,普通投資者往往感覺不解渴,不到位,不夠實際。這是為什么呢?
根本在于滬深股市指數長期在低位徘徊,與市場高質量發展、證券基金機構合規發展長期投資的目標不那么相符。投資者主要根據招股說明書申購新股,根據上市公告書在二級市場買入新股,根據證券基金機構的指導參與投資,但對于IPO定價高、新股發行超募、證券基金機構幫助上市公司套錢這些事,他們沒有太多辦法。所以,不從根本上解決發行定價問題,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就不可能到位。
最近也有不少證券基金機構抱怨,IPO發行太慢了,證監會對上市公司股東的穿透監管太嚴了,再這樣就只能去香港上市了;而事實是,企業在香港或其他地方上市,市場估值普遍低于A股市場。我于是問相關機構人士:IPO定價高、新股發行超募、證券基金機構幫助上市公司套錢這些事,是不是中介機構和監管者應該一起努力,并切實解決呢?
對方默然。
5月7日,證監會主席吳清說,A股市場估值水平實際上被業界認為仍處于相對低位。滬深300市盈率只有12.3,國內市場主要指數市盈率都明顯低于標普500等全球主要指數。在全球市場面臨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的環境下,中國資產的配置價值和吸引力在持續提升。
按照這樣的判斷,至少滬深300指數是有上升空間的,比照標準普爾預期市盈率19倍左右,可以漲三五個點吧?
保護中小投資者,要不要保指數?這是一個十分嚴肅的問題。我認為,這兩個問題是緊密相關的。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關鍵是確保市場競爭是健康的。中小投資者遭遇民商事糾紛,當然需要政府部門、律師、公益維權部門出手,但這只是一部分工作。更大的保護,是確保上市公司和中介機構誠信做事,上市過程和上市后不欺詐。上市公司和中介機構說假話必須買單。
從宏觀治理和市場監管而言,必須保障股市供需總體平衡。而“總體平衡”不僅指“籌資+潛在籌資需求”與“投資+潛在投資需求”的平衡,還應包括信息對稱這個平衡。明明是“IPO大放水”,卻被描繪成“新股發行常態化”,明明是超出市場規律的高價發行,卻被描繪成“市場化定價”,明明是包含著大量的“機器高頻交易”,卻被一股腦算成“市場總成交量”,必然導致信息不對稱。信息不對稱的結果就是市場信任度降低。這是危害很大的。
大力加強全市場信息透明度,讓任何造假公司和任何造假機構受到嚴肅懲罰。讓參與IPO詢價的機構公開亮出定價邏輯,并將報價和申購結果與“是否參與造假承諾”直接掛鉤,一旦發現參與造假,罪加一等。讓任何縱容、暗中支持造假的官員鐺鋃入獄。
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不止是針對具體的民商事糾紛“搖旗吶喊”,也不止是表面化地說幾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而是從底部抓起,切實讓市場化機制發揮最大作用,讓好公司獲得“價值褒揚”,讓差公司獲得“價值過濾”。對打著價值投資名義搞套現游戲的機構,要予以公開曝光。
只要堅定落實公平公正公開和誠實信用原則,讓市場充分按照市場機制充分競爭,一個健康而活躍的資本市場就會出現了。“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和“維護指數健康運行”這兩個問題就可以統一起來,而不再是相互沖突的問題了。
可以說,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與保護市場健康穩定、市場化競爭,是完全一致的。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何俊熹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