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英偉達暴漲引AI股概念狂歡 能否助力滬指再上3000點關口?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咬文嚼字》編輯部公布的“2023年十大流行語”中,“新質生產力”赫然在列。自2023年9月首次亮相以來,“新質生產力”已成為媒體報道的焦點。各地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多個省份提及新質生產力。
百度指數顯示,2024年春節前后,“新質生產力”關注度大幅上升。春節假期后,北京、四川等地“新春第一會”,均提及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究竟什么是新質生產力,為什么要發展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需要哪些條件,機構又是如何看待新質生產力投資機會?
什么是新質生產力?
根據權威解讀,新質生產力代表一種生產力的躍遷。它是科技創新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的生產力,高效能、高質量,區別于依靠大量資源投入、高度消耗資源能源的生產力發展方式,是擺脫了傳統增長路徑、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生產力,是數字時代更具融合性、更體現新內涵的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核心在創新。它以科技創新為引擎,以新產業為主導,以產業升級為方向,以提升核心競爭力為目標,融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技術,更強調內在的發展質量,在激發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中,走出一條生產要素投入少、資源配置效率高、資源環境成本低、經濟社會效益好的新增長路徑。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我國順應新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的必然選擇;是我國構筑新競爭優勢和贏得發展主動權的戰略選擇;是對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要求的實踐回應。
從技術經濟的視角看,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跨領域技術深度交叉融合,技術創新呈現多點突破和群發性突破的態勢,并不斷開辟出新的巨大增長空間;二是技術應用創新迭代加速,催生一批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新興產業和先導產業,并快速滲透至傳統產業領域,驅動社會生產力水平全面躍升;三是數據成為重要生產要素,已經并將繼續重構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結構,社會制度體系將出現深刻調整;四是科技革命與產業聯系更加緊密,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發展趨勢已經確立,并加快重構現代產業體系。
多省份政府工作報告
提及新質生產力
天風證券研報顯示,31個省(區、市)的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共有26個?。▍^、市)的政府工作報告在相對靠前的位置重點提及了新質生產力,其中不少地區提出了明確發展的產業計劃。
比如北京市提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重慶市提出,堅持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持之以恒抓龍頭帶生態,促進產業集聚、技術創新、融合發展,大力培育新質生產力。
天津市提出,全力促進科技創新、產業煥新、城市更新、加快形成更多新質生產力。
江蘇省提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持續打造“51010”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四川省提出,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天風證券表示,從各省政府工作報告的內容來看,新質生產力所涉及的行業廣泛,但關鍵還是創新和技術突破?;涢_證券表示,新質生產力和“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成為熱點概念,各省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壯大新興產業、培育未來產業、提升傳統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
新質生產力概念股
市場表現亮眼
相比傳統生產力,新質生產力大量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互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與高素質勞動者、現代金融、數據信息等要素緊密結合而催生的新產業、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業態。新質生產力的出現,不僅意味著生產力、社會經濟層面的變遷,還意味著生產關系、社會制度層面的深刻變革。
展望2024年,新質生產力將會影響哪些產業,帶來的投資機會有哪些?工信部等七部門今年1月印發的《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大力發展未來產業,是引領科技進步、帶動產業升級、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戰略選擇。
國泰君安證券表示,新質生產力有望引領未來產業投資新方向。根據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方向,人工智能、算力、工業母機、工業互聯網、人形機器人、腦機接口、6G等領域或具備較大的機遇。
根據上述七大領域,證券時報·數據寶結合上市公司所屬概念以及主營業務構成,共梳理55只與新質生產力關聯度較高的概念股。
從市場表現來看,上述55只概念股2023年平均漲幅超過70%,與同期A股市場相比整體表現亮眼。其中算力概念股漲幅大幅領先,高新發展、鴻博股份(維權)等漲幅均超過300%;其次人工智能概念股,平均漲幅接近89%。2024年以來(截至2月22日),算力股平均上漲7.01%,6G、工業母機概念股平均跌幅超過19%。
具體來看,人形機器人概念股克來機電,算力概念股天孚通信、中際旭創2024年以來漲幅超過30%,其中克來機電漲幅超過100%;工業互聯網概念股日海智能(維權)、6G概念股華脈科技等年內跌幅超過30%。
10只業績預喜股
獲北上資金加倉
從業績來看,上述55只新質生產力概念股中,有37股披露了2023年業績預告(快報),績優股有18只,其中業績預喜(預增、略增、扭虧)的個股多達17只,鴻博股份、中文在線及三豐智能扭虧,萬興科技、亞威股份、華辰裝備2023年扣非凈利潤增幅上限超過350%;??低?/a>的業績快報顯示,2023年公司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10.65%。
5股連續3年(2021年~2023年,2023年取預告上限)扣非凈利潤正增長,包括工業母機概念股匯川技術、人工智能概念股金山辦公、工業互聯網概念股中控技術、算力概念股天孚通信等。匯川技術在機床行業擁有多產品解決方案的競爭力,變頻器類、運動控制類、控制技術類等產品均可用于機床;天孚通信擁有激光芯片集成高速光引擎研發項目,該技術適用于CPO方案使用的高速光引擎,為CPO技術提供一站式整合解決方案,目前送樣通過,項目進入可靠性驗證階段。
進一步統計顯示,上述18只績優股中,有10股今年2月份以來獲北上資金加倉,其中天孚通信加倉幅度較大,北上資金最新持有該股占流通股本3.89%,較1月末加倉0.88個百分點,公司2023年扣非凈利潤增幅上限達到102.29%;其次是中際旭創,2月份以來北上資金持股占流通股本提升0.80個百分點,公司2023年扣非凈利潤增幅上限達到121.7%。另外,中控技術、萬興科技、神州泰岳等個股也獲北上資金加倉。
值得一提的是,中控技術、中際旭創年內分別獲318家、294家機構集中調研。中控技術在調研紀要中稱,公司聚焦流程工業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需求,在智慧企業PA+BA新架構引領下,打造流程工業“1+2+N”智能工廠建設架構,產品、技術及智能工廠解決方案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加強,公司業務穩定增長,海外業務實現大客戶重點突破,訂單同比快速增長,油氣業務、PLC業務同比快速增長。


責任編輯:楊紅艷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