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ETF煉金師)
近年來,A股市場的紅利類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經歷了顯著的發展。從2007年初首只紅利類ETF問世至今,盡管這一策略在A股市場的發展起伏不定,但整體趨勢顯示出向積極增長的轉變。根據數據,截至2020年年底,A股市場的紅利價值類ETF的規模僅為165億元,而截至2023年5月,相關規模已躍升至1426億元,增幅接近十倍。
中證紅利指數(000922)作為A股市場的代表性紅利指數,早在2008年便發布,但直到2019年底中證紅利ETF(515080)跟蹤該指數時,其規模仍徘徊在5億元以下。然而,隨著紅利策略在2021年后業績的顯著提升,紅利類ETF的數量和種類也隨之大幅增加,投資者的選擇愈加豐富。
在當前市場條件下,高股息策略面臨一大挑戰:當市場風格轉向成長時,高股息策略可能會失去優勢。例如,在2019年至2020年間,滬深300全收益指數上漲80.79%,而中證紅利全收益指數的漲幅僅為30.77%。這一差異令投資者開始思考,如何在成長風格逐漸顯現的情況下調整紅利投資策略。
美國市場的高股息策略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在美股市場,盡管高股息策略較傳統的標普500指數表現遜色,但早期以高分紅為基礎追求成長的紅利增長策略逐漸被市場認可。例如,Vanguard Dividend Appreciation ETF(VIG)通過跟蹤持續十年分紅并實現增長的股票,展現了其在成長風格下的適應性。A股市場尚未推出類似的ETF產品,但已有中證紅利質量ETF(159209)上市,跟蹤中證紅利質量指數(932315),其編制規則的靈活性使得其成分股不僅僅限于高股息股票,也包含了具備成長潛力的優質公司。
中證紅利質量指數旨在降低股息率篩選標準,同時引入上市公司質量的考量,這就使得一些估值合理而具成長性的公司得以納入該指數。例如,該指數的主要行業為食品飲料,權重股如貴州茅臺(10.58%)等在高股息指數中是較為少見的。這樣的策略在過去兩年間的成長風格行情中展現出優勢,盡管在極端防御市場環境中表現略遜色于傳統高股息策略。
此外,投資者可通過低估值策略進一步優化紅利投資。例如,隨著港股市場的高股息指數在股息率上優于A股市場,投資者逐漸將目光投向港股。在2019年至2025年期間,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動指數的年化股息率為7.05%,顯著高于同期中證紅利指數的5.05%。這種差異使得相關ETF產品的規模迅速擴大。
從長期的投資配置來看,港股的系統性折價為投資者提供了相對更具吸引力的高股息資產配置選擇。然而,市場的折價是否會持續仍存在不確定性,投資者需關注AH溢價變化和人民幣匯率對紅利資產配置的影響。
不僅如此,紅利策略還在特定行業中展現了良好的選股效果。根據統計數據,央企紅利、中證消費紅利等主題策略在過去的表現中均優于其對應的全收益指數。這表明,隨著對紅利投資認識的加深,未來特定行業主題的紅利指數或將受到更多關注。
在紅利投資策略不斷發展和成熟的過程中,投資者對于策略的豐富性和多樣性的需求也會持續增長。伴隨市場的變化,紅利投資的下一站將朝著更為進取的方向發展,期望通過結合成長性和價值投資的理念,創造更為豐厚的投資回報。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