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部門對券商嚴監嚴管力度持續加大 “投資者保護型”罰單頻頻開出

監管部門對券商嚴監嚴管力度持續加大 “投資者保護型”罰單頻頻開出
2024年05月18日 03:30 上海證券報

  ◎記者 嚴曉菲

  “兩強兩嚴”基調下,監管部門對中介機構的處罰力度不斷加大。今年以來,針對券商開出的罰單超70張,針對證券從業者開出的罰單多達200余張,涉及的罰單類型包括出具警示函、責令改正、暫停業務、立案調查等。

  “投資者保護型”罰單頻頻開出

  5月15日,新“國九條”出臺后的首個“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活動在北京舉行。 同日,監管部門下發多張罰單。其中,因存在未能及時妥善處理投資者投訴和糾紛的問題,云南證監局公布了對華泰證券云南分公司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監管執法“長牙帶刺”,“投資者保護型”罰單不斷涌現。

  例如,中金財富證券廈門分公司因員工存在向投資者主動推介風險等級高于其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使用片面強調集中營銷時間限制的措辭、使用可能誤導投資人進行風險判斷的措辭被罰。招商證券等也因未及時妥善處理公司與投資者的投訴和糾紛問題受到處罰。

  債券承銷業務屢收罰單

  投行業務是券商受罰的“重災區”,IPO尤其受到監管部門關注。今年以來,在嚴監嚴管背景下,監管部門不留執法死角、暗角,對于券商投行業務的監管焦點有向債券承銷業務延伸的勢頭。

  近期,多家券商因債券承銷業務違規收到罰單。5月14日,由于在金通靈(維權)2021年非公開發行債券項目中未勤勉盡責,存在內核意見跟蹤落實不充分、工作底稿不完善等情況,東吳證券被江蘇證監局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

  4月30日,因承銷格力地產(維權)債券違規,廣東證監局向3家券商開出罰單。其中,中泰證券海通證券被采取責令改正監管措施,中信建投證券被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

  某券商非銀金融分析師表示,監管對債券承銷業務持續“收緊”,有助于引導券商投行業務展業更加科學規范,也有助于推動投行業務聚焦主責主業,降低因投行項目質量不足產生的風險。

  堅持“一案多查 ”“雙罰制”

  監管部門堅持“一案多查”“雙罰制”,協同各方發力提升中介機構違法成本,進一步壓緊壓實“看門人”責任。

  涉案券商一同被罰已成為常態。金通靈將光大證券(維權)國海證券、東吳證券和華西證券集體“拉下水”;因在相關主體違反限制性規定轉讓中核鈦白(維權)2023年非公開發行股票過程中涉嫌違法違規,證監會同時對中信證券、海通證券立案。

  針對違規事項,涉事機構領罰,相關責任人也難辭其咎。比如,4月26日,河南證監局掛出8張罰單,劍指中原證券存在五大違規情形,7位相關負責人同樣受罰。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開戶!智能定投、條件單、個股雷達……送給你>>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張倩

券商 投行業務 債券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5-24 匯成真空 301392 --
  • 05-21 萬達軸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驅 301596 25.92
  • 04-25 歐萊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