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數據顯示,5月12日盤中,布倫特原油期貨、WTI原油期貨價格最高分別觸及66.4美元/桶、63.61美元/桶,均創下5月以來新高,分別較5月5日盤中低點上漲13.50%、15.03%。
● 本報記者 馬爽
自5月5日盤中創下階段新低之后,國際原油價格便迎來顯著反彈,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一度升破66美元/桶,紐約WTI原油期貨價格最高突破63美元/桶。
業內人士表示,短期“歐佩克+”加速增產的利空消息出盡以及宏觀預期邊際緩和等因素,均對國際原油價格走勢形成提振作用。不過,在“歐佩克+”增產、石油需求進入低增長期的大背景下,后市原油價格反彈空間料有限。
資金追漲意愿受限
經過前期快速下跌之后,近期國際原油價格迎來大幅反彈。Wind數據顯示,5月12日盤中,布倫特原油期貨、WTI原油期貨價格最高分別觸及66.4美元/桶、63.61美元/桶,均創下5月以來新高,分別較5月5日盤中低點上漲13.50%、15.03%。
“5月5日以來,國際原油價格反彈主要是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中信期貨能源化工組研究員李云旭表示,一方面,5月以來宏觀預期邊際緩和,另一方面,5月8日美國財政部新增涉伊朗石油相關實體制裁名單,導致市場對石油供應擔憂加劇。
大地期貨能源與碳中和組負責人黃琬喆認為,近期,國際原油價格觸底反彈背后,市場主要是在交易“歐佩克+”繼續加速增產的利空出盡、美國繼續公布對伊朗相關的更多制裁細節,以及市場搶跑宏觀前景改善預期三個邏輯。
然而,就在國際原油價格大幅沖高并創下階段新高之后,卻出現了調整。Wind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5月13日16時,布倫特原油期貨、WTI原油期貨價格分別報65.01美元/桶、62.03美元/桶。
“雖然近日宏觀層面利好消息顯著提振市場風險偏好,但仍難以扭轉國際原油市場熊市格局。”海通期貨能源研發中心分析師楊安表示,當前國際原油價格已進入強阻力區間,在供需前景展望顯著過剩的背景下,資金追漲意愿受限。
近遠端基本面預期現分歧
就在原油價格劇烈波動之際,4月以來,布倫特原油期貨的遠期曲線卻呈現出并不常見的“微笑”形態,即前端近月升水、而后端遠月也升水。
中金公司大宗商品團隊表示,布倫特原油期貨遠期曲線呈“微笑”形態,背后或反映石油市場的近遠端基本面預期出現分歧。
對于上述表現,李云旭解釋稱,前端升水主要因市場處于“強現實、弱預期”格局,“強現實”體現在低庫存及需求季節性旺季來臨,“弱預期”則因“歐佩克+”進入增產周期,預計年末庫存壓力較大。而后端的升水表現則主要是受頁巖油成本支撐,目前頁巖油主產區完全成本平均值處于60美元-65美元/桶區間,原油價格下行后將制約部分高成本資源后期的投資意愿,主要影響明年的產量預期,但對當下的產量影響還相對有限。
“未來‘歐佩克+’將進入增產提速的兌現期,石油市場可能進入現貨基本面轉向寬松的預期驗證階段。”中金公司大宗商品團隊表示,考慮到美聯儲對降息舉措持觀望態度,美國經濟“滯脹”風險可能上升,地緣局勢仍存較高不確定性,短期內石油市場情緒可能偏弱。
黃琬喆也認為,近期原油市場行情僅是反彈不是反轉,趨勢性的上行還需要更多的確定性利多出現。
中長期反彈空間或有限
從基本面來看,李云旭認為,對于原油市場需求端來說,仍需關注宏觀預期的擾動。不過,在能源轉型背景下,石油需求已確定進入低增長期。供應端方面,“歐佩克+”4月至6月的累積配額增量已達95.9萬桶/日,增產速度較快,是供應壓力的主要來源。
短期來看,李云旭表示,弱需求背景下,5月作為本輪增產周期中“歐佩克+”產量實質性增長的首月,原油市場的“強現實”現狀可能出現邊際走弱,屆時原油期貨價格可能承壓。
中長期來看,黃琬喆認為,國際原油價格走勢仍由“歐佩克+”產量政策以及油價的區間來錨定。從當前的格局來看,未來國際原油價格在區間內波動疊加消息驅動行情可能成為常態。
中金公司大宗商品團隊表示,在全球經濟增長不至衰退的基準情形下,短期國際原油價格向下空間或比較有限,對2025年二季度至四季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運行中樞分別維持67.5美元/桶、72.5美元/桶、65美元/桶的看法。此外,若地緣局勢進一步明朗,有望促使供應預期有所修正。
山東齊盛期貨原油研究員高健表示,考慮到國際貿易局勢仍存不確定性,疊加“歐佩克+”5月-6月將加速石油增產,甚至10月之前繼續保持快速復產預期,原油市場供應端增加的壓力并未解除。另外,近期原油價格反彈已在很大程度上提前計價了宏觀層面的樂觀預期。因此,近期原油價格反彈空間將有限,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恐難以重回70美元/桶上方,除非在宏觀面、基本面以及地緣因素這三大邏輯驅動上出現更多利好。


責任編輯:趙思遠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