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張瓊斯
5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科技部、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聯合召開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進會,推動《加快構建科技金融體制 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若干政策舉措》落實。
歷時兩個小時的會議聚焦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資金需求特點,以及銀行信貸、科技保險、資本市場、創業投資、科技創新債券等工具運用,政銀企多方協力共商推動進一步做好科技金融工作。
摩爾線程、中電海康2家科技型企業代表,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信證券、人保集團、東方富海5家金融機構代表在會上作交流發言。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科技部部長陰和俊、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肖遠企、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明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們充分聽取了科技型企業和金融機構反映的意見建議,并回應相關關切。
落實落細各項政策舉措
會議認為,近年來金融系統、科技系統通力協作,加強制度和市場體系建設,科技金融服務的多樣性和支持強度明顯提升。但也要看到,科技金融工作具有長期性復雜性,金融供給結構和服務能力還不完全匹配科技創新需求。
會議強調,金融管理部門、科技部門和金融機構要落實落細構建科技金融體制的各項政策舉措,探索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全方位支持科技創新,大力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
針對銀行保險領域,會議要求,更好發揮銀行保險服務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切實提升科技領域貸款投放和投資力度,縱深推進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科技企業并購貸款試點等工作。
聚焦貨幣政策落實,會議提出,加快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政策落實,用好新增額度,激勵引導金融機構擴大科技企業首貸融資和設備更新貸款投放。
圍繞債券融資,會議明確,建設債券市場“科技板”,運用科技創新債券風險分擔工具為股權投資機構發債融資提供支持。
在金融生態建設方面,會議提出,完善支持科技創新的金融生態體系,推廣“創新積分制”,建立健全科技金融統籌推進機制,深入推進科技要素市場化,提升融資對接、風險分擔、信息共享等配套政策的有效性。
在服務能力建設方面,會議要求,金融機構要進一步提升服務能力,完善適應科技型企業特點的組織架構、人才隊伍和風險管理體系,優化盡職免責、績效考核等內部機制,完善金融產品體系,積極投資和承銷科技創新債券,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的優質金融服務。
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與會科技型企業負責人介紹了金融支持企業“由小到大”的發展歷程,并圍繞科技型企業的資金需求特征,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意見建議。他們表示,近期出臺的系列科技金融舉措,進一步提振了企業對未來高質量發展的信心。
中電海康董事長陳宗年表示,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金融助力科技創新。科創發展離不開金融全方位的支持。科技和金融是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和政策鏈“五鏈融合”的底層軸心。
與會金融機構負責人介紹了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做法成效。他們表示,將繼續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加快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服務體系,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談及下一步的重點工作,工商銀行行長劉珺表示,工商銀行將整合全集團資源,加強體系化服務;運用全維度數據,提升專業化判斷;匯聚全方位要素,強化生態化賦能。發揮集團AIC、保險、理財和境外投行等綜合功能,在做好貸款的同時,增加股權比重,撬動更多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
中國銀行行長張輝表示,將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聚焦戰略性技術,全力服務“人工智能+”行動;聚焦政策工具,提升“股貸債保租”綜合服務能力;聚焦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創新科技人才金融服務。
中信證券董事長張佑君表示,中信證券通過多種方式完善科技創新債券風險分散分擔機制。比如,通過創設信用風險緩釋工具、由擔保公司為民營科技企業債券提供擔保,以及將民營科技企業有價值的知識產權、專利權等資產打包評估作為抵押品等方式,為民營科技企業發行科技創新債券提供增信支持。
人保集團董事長丁向群表示,下一步,人保集團將建立科技保險政策體系的戰略部署,全面對標國家科技保險政策,落實科技金融聯合推進機制,持續創新科技保險產品服務,加大保險資金科創投資力度,不斷提升保險支持科技創新的服務質效。
東方富海董事長陳瑋表示,長期以來,中國本土創投市場面臨資金供給短缺、短錢長投等結構性問題。科技創新債券將對創投行業帶來四個方面的重大影響:極大拓寬募資來源,緩解資金供給不足;解決期限錯配,壯大“耐心資本”;強化產業投資縱深,聚焦新質生產力發展;穩定市場預期,提振投資信心。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