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3月停止進口美國液化天然氣,何時能恢復?

中國自3月停止進口美國液化天然氣,何時能恢復?
2025年05月16日 15:00 界面新聞

  界面新聞記者 | 田鶴琪

  中國已停止進口美國液化天然氣(LNG)約兩個半月,即便在中美新關稅政策下,短期內進口仍難恢復。

  5月14日12時1分(美東時間5月14日0時1分)起,中美相互調整后的關稅正式實施,中美各取消91%的關稅、暫停實施24%的“對等關稅”90天,保留剩余10%的關稅。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中國已對美LNG加征15%關稅,對原油加征10%關稅。

  因此,此次中美關稅政策調整后,中國對于進口美國LNG的關稅仍為25%,進口美國原油的關稅為20%。

  在此背景下,中國自3月以來已停止進口美國產LNG。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2月中國自美國進口LNG為6.57萬噸,環比1月的19.42萬噸減少66%,同比去年的6.95萬噸持平。今年3月,中國自美國進口LNG為0,去年同期為41.25萬噸。

  據歐洲調查公司Kpler的船舶追蹤數據顯示,截至5月中旬,中國對美國產LNG的進口量仍然為零。

  短期內,美國LNG將難返中國市場。

  卓創資訊天然氣分析師馮海城對界面新聞表示,由于目前歐洲的補庫及其他替代性需求比較旺盛,且價格也高,資源去往歐洲的經濟性會更強。

  因此,預計短期內美國LNG不會來到國內,待國內需求逐漸改善如在旺季開啟前,或有部分美國LNG得到恢復,但屆時也要看降低關稅政策的延續性問題。

  “從成本角度看,美國LNG在國內也暫時缺乏市場競爭力。”馮海城稱。

  他以美國長協LNG進口成本為例,“理論上25%的關稅約等于750元/噸,而5月8日的LNG綜合進口到岸價格為3685.79元/噸。兩者對比看,美國恢復進口后的價格預計將略高于目前國內LNG綜合進口成本。”

  不過,馮海城認為,由于當前國內LNG市場價格處于較高運行態勢,若美國LNG進口至國內后,通過槽批形式出貨,尚能獲取一定套利空間。

  據金聯創數據,5月15日,全國LNG出廠(站)成交價為4505元/噸,國產LNG出廠成交價4394元/噸。

  得益于國內天然氣產量的穩定增長、進口管道氣增量的保障以及LNG進口多元化的構成,不恢復美國LNG進口并不會影響到中國天然氣供應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對于實際進口企業而言,經濟賬以及國內市場需求,是首要考慮的兩大因素。

  另外,中美降低關稅后,基于提振全球經濟的預期,全球LNG貿易市場或進一步擴大,歐亞之間可能存在的資源競爭影響下,全球主要天然氣價格指數將會獲得較強支撐。

  “現貨LNG到岸價格短期的上漲,或繼續抑制國內進口現貨的可能性。LNG進口量也將延續同比大幅減少的態勢,相較現貨價格帶來的影響而言,關稅降低帶來的供應方面的積極影響將會偏弱。”馮海城稱。

  針對未來國內天然氣價格方面,馮海城認為,國內LNG價格在現貨到岸價格支撐下,仍以偏堅挺表現為主,即使進入淡季,跌幅將比較有限。

  “關稅降低后,美國LNG資源在有套利和市場需求的前提下存恢復預期,但由于目前正是需求淡季,在低關稅持續的前提下,美國供應或大概率在淡旺季過渡期間恢復,但回彈幅度有限。”他指出。

  目前,美國LNG出口能力和出口量占據全球首位。

  綜合睿咨得公司、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和中國國際石油化工聯合有限責任公司市場戰略部數據,2024年美國LNG出口量為8947萬噸,微漲0.8%,增速下降11個百分點。

  從出口流向看,2024年美國出口至歐洲的LNG4272萬噸,同比減少18.9%,出口占比為48%,歐洲仍為美國LNG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出口至亞洲的LNG2833萬噸,同比增加22.5%,占比為32%;向南美出口877萬噸,同比增加49.7%,占比為10%;向中東出口601萬噸,同比增加57.8%,占比為7%

  分國家看,去年美國LNG出口前五大目的地國家分別是荷蘭、法國、日本、韓國和英國。其中,出口至荷蘭的LNG928萬噸,但同比降幅達25%;至法國和英國的LNG出口量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此外,美國出口至印度的LNG同比大幅增長63.2%,至491萬噸。

  據卓創資訊數據,美國于2016年建成首個LNG出口設施,開始對外進行出口。截至2024年底已經投產7個LNG出口終端,出口產能達到約8700萬噸/年。

  但美國LNG資源在中國的LNG進口結構中占比并不大。

  一方面,美國出口設施建成時間較晚,彼時中國已經持有來自澳大利亞、卡塔爾、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眾多長協資源為基礎。

  另一方面,由于中國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較高,為保障能源安全,進口氣源趨于多元化是一以貫之的方針政策。

  海關數據顯示,中國自2016年開始進口美國LNG資源。2024年,中國進口美國LNG總量為433萬噸,在中國LNG進口結構中占比約為5.6%,在中國整體天然氣供應中的占比僅為1.4%。

  今年一季度,中國共計從15個國家進口LNG資源,其中卡塔爾超過澳大利亞,成為中國第一大進口來源國。

  據金聯創統計,今年一季度,前五大進口來源國占比超過九成。

  其中,來自卡塔爾的LNG進口量509.66萬噸,占比達32.85%;來自澳大利亞的LNG進口量474.41萬噸,占比為30.85%;馬來西亞進口占比11.2%、俄羅斯進口占比8.56%、印度尼西亞進口占比為8.13%。美國的LNG進口占比從上季度的第五名5.58%降至第七名的1.68%。

  根據卓創資訊預測,今年中國LNG進口量約6877萬噸,同比下降約10.4%,較關稅下降前增加約90萬噸;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約4321億立方米,同比增長約1.7%,較關稅下降前增加約13億立方米。

  “關稅下調將改善全球經濟前景,市場情緒高漲也對天然氣市場產生利好。不過,當前全球處于天然氣市場消費淡季,需求低迷難以提振氣價大幅上漲。”金聯創分析師王亞飛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馮海城也表示,關稅問題緩和將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天然氣需求有所恢復,但是考慮到宏觀環境面臨的挑戰,預計關稅帶來年內天然氣需求回彈空間不大。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美國 液化天然氣 中美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5-26 優優綠能 301590 --
  • 05-23 中策橡膠 603049 --
  • 05-19 古麒絨材 001390 12.08
  • 05-08 太力科技 301595 17.05
  • 05-08 威高血凈 603014 26.5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