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武冰聰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第22家中國白酒上市公司出現了。5月13日,港股上市公司中國環保能源證券簡稱正式更改為“杜甫酒業集團”,該公司于聯交所的現有股份代號“986”維持不變。
目前,中國環保能源僅將公司名稱進行了變更,公司主業和股權結構仍未發生變化,也就是說杜甫酒業并非“借殼上市”。
杜甫酒業集團前身是1982年成立的綿竹縣曲酒二廠,于1994年注冊了“杜甫”商標,主推“杜甫酒”系列產品,定價范圍在200-800元區間,布局中高端價格帶。與其他品牌相比,杜甫酒業主打傳統文化牌進行突圍破局。該公司現擁有杜甫、李白、商隱醉、蘇子瞻、歐陽醉翁等各類詩詞文化系列商標,與歷史名人IP進行深度捆綁營銷。
杜甫酒業與中國環保能源的合作發生在更早之前。2025年2月24日,杜甫酒業集團與中國環保能源達成合作,后者獲委任為四川杜甫酒業的銷售代理,擁有于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日本、韓國、大部分東南亞國家和地區銷售白酒產品的獨家權利及于中國內地銷售白酒產品的非獨家權利。
該協議設定了1.5億元銷售基準目標,折合年均目標約5000萬元,并創新性引入“超額獎勵機制”。如超額完成,中國環保能源還能額外獲得1%的分紅。
從這一合作可以看出杜甫酒業對于出海的野心。界面新聞從山西汾酒、郎酒等多家酒企了解到,東南亞市場是中國白酒出海銷量最好的地區,依托地緣優勢,當地白酒消費市場已經較為成熟。協議中的銷售代理國家,主要聚焦東南亞,借助中國環保能源的渠道優勢,杜甫酒業可快速切入海外市場,尤其是華人聚集區域,降低獨立開拓渠道的成本與風險。
更名當日,杜甫酒業集團漲幅高達79.75%,總市值超過2億港元。
好景不長,5月15日杜甫酒業集團報收0.125港元,市值僅1.62億元。在A股市場,“上市公司連續20個交易日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于1元”屬于交易類強制退市指標之一。港股與A股不同,這也使得大量股價長期低于1元的“仙股”出現。
股價低迷與中國環保能源長期以來的業績表現有關。該公司主要從事珠寶設計及市場營銷、放貸業務。經濟不確定性令消費者在珠寶方面消費更保守,該公司珠寶業務過去四年表現不斷下滑。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個月,中國環保能源的珠寶業務除稅前經營虧損約56萬港元。
Wind數據顯示,該公司收益常年在1億港元上下,過去10個財年中有7個財年出現虧損。
“與珠寶行業相比,白酒消費頻次往往更高?!备鶕摴镜谋磉_,跨界白酒是挽救業績的一條重要舉措,他們選擇牽手此前已經對港股市場展現出興趣的杜甫酒業。
5月9日,中國環保能源發布更名公告稱,由于該集團擬將業務重心由珠寶業務轉向白酒業務,董事會認為更改公司名稱符合集團的戰略規劃,且其將更好地反映集團的業務發展狀況及其未來發展方向。
2023年起,業內傳出“A股審核制設置行業‘紅黃燈’,白酒屬于紅燈行業”的消息,引發了白酒企業A股上市難的猜測。在沖刺上市階段,習酒、郎酒、西鳳酒也都經歷了多次風波,未能成功。
自 2016年3月金徽酒成功上市后,A股白酒板塊已9年未能擴充成員。對于力爭上市的酒企來說,唯有赴美、赴港尋求機會。
公開資料顯示,杜甫酒業已于2020年度和2022年度完成兩輪戰略融資,先后引入上海景恬實業集團與森系資本兩大機構投資者。2021年杜甫酒業便曾公開表示,要謀求在港股整體上市,打造“詩酒第一股”。
此次更名后,杜甫酒業名義上成為珍酒李渡之后的第二家港股白酒企業,理論上來說,這一身份有助于提升品牌在行業和消費者中的認知度。
但對于白酒行業來說,杜甫酒業所在的四川地區競爭本就激烈,加之近年來白酒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非頭部企業的壓力更為明顯。
首先,白酒產業的“馬太效應”在過去十年達到頂點:2015—2023年間,全行業產量從1312.8萬千升降至449.2萬千升,頭部酒企營收占比突破60%。
盡管資源向頭部企業集中,但頭部酒企的增速仍然在放緩。舉例來看,2024年,五糧液實現營業收入891.75億元,同比增長7.09%;2023年時五糧液營收增速為12.58%。瀘州老窖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11.96億元,同比增長3.19%;2023年時瀘州老窖增速為20.34%。現階段,白酒消費市場并不屬于增量市場。
其次,就區域來看,四川省是酒業資源最為豐富,也是競爭最激烈的地方,這里誕生了川酒六大品牌五糧液、劍南春、瀘州老窖、郎酒、舍得酒業和水井坊。
從布局全國化以及白酒出海的角度來看,杜甫酒業在中高端市場面臨以貴州茅臺為代表的多家巨頭的擠壓,而如果僅聚焦在四川地區,上述六大品牌知名度高,中高端賽道的競爭同樣激烈。而在川渝地區主打性價比的消費市場,杜甫酒業也需應對江小白等新興品牌的挑戰。

責任編輯:王若云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