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中介利益鏈調查:消費者借12.8萬僅得10萬多,中介費達16.25%

貸款中介利益鏈調查:消費者借12.8萬僅得10萬多,中介費達16.25%
2025年03月16日 11:35 市場資訊

專題:2025年金融315投訴曝光臺

  來源:時代周報-時代在線

來源:圖蟲來源:圖蟲

  2025年央視“3·15”晚會上,電子借條類金融服務平臺借貸寶、人人信被點名。據央視報道,在短視頻平臺以及其他網絡社交媒體上,存在大量以“電子簽”為憑證產生的大量相似借款成功案例。借款人洪先生表示,借5000元,到手3500元,7天內還款,電子簽走的是借貸寶,實際年化利率高達5959.18%。

  事實上,貸款消費領域存在諸多問題,近年來個人消費貸的貸款中介也備受關注。雖然監管對貸款中介機構的關注度日益提高,但貸款中介“假冒”銀行、夸大式營銷等行為仍層出不窮,并套路金融消費者通過其申請個人消費貸。目前,一些不法貸款中介盯上那些征信記錄不佳或對貸款業務及流程不太了解的人群。他們聲稱擁有內部渠道和專業手段,能夠降低貸款門檻、提升貸款額度或加速放款流程,以此誘導借款人申請貸款。

  有網友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自己被貸款中介引導至線下,通過貸款中介機構借款12.80萬元,最終其被收取3%服務費以及1.70萬元的顧問費,合計支出2.08萬元,實際到手僅10.72萬元。在不計算金融機構利息的情況下,貸款中介費用高達16.25%,但評論區中竟稱貸款中介費中規中矩。但實際上,金融消費者可以自行申請該貸款產品無需通過貸款機構。

  貸款中介機構又稱助貸機構,是指撮合銀行與借款用戶達成合作的機構。本質上講,直接或間接為銀行介紹貸款業務,通過撮合銀行與借款用戶達成放款,并賺取傭金的機構或個人都屬于貸款中介。

  一些貸款中介的收入來源于金融機構或其從業人員提供的貸款返點,而另一些貸款中介則可能涉及詐騙行為。在整個貸款過程中,貸款中介直接收取或變相收取高額的服務費。這一現象在日益龐大的個人消費貸領域更加突出,不少金融消費者在申請個人消費貸過程中被貸款中介“割韭菜”。

  “內部渠道”均為營銷話術

  最早貸款中介專注于房貸領域,房地產開發商、房地產銷售機構、房產中介機構等房屋銷售環節機構及其從業人員,營銷代理公司、個人房屋貸款服務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均或多或少在在房貸市場中扮演著貸款中介的角色。

  2016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7部門曾發布《關于加強房地產中介管理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中介機構不得向金融機構收取或變相收取返傭等費用,金融機構也不得與未在房地產主管部門備案的中介機構合作提供金融服務。

  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山東?江蘇兩省銀行業協會發布相關通知,重點整治銀行與房地產中介公司、開發企業等機構及相關個人間存在的“返傭”亂象。隨著近年來樓市降溫以及監管趨嚴,相當一部分此前專門從事房貸的貸款中介轉移到了在消費貸、經營貸、抵押貸等領域,其中以個人消費貸為最活躍。

  曾在貸款中介機構工作的李先生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市面上信貸產品太過復雜,而借款人對信貸產品又不夠了解,為借款人匹配最合適自己的產品是貸款中介和助貸行業的初衷。但行業發展過快以及缺乏相應的監管,行業難免出現一些變形,“內部渠道和專業手段,能夠降低貸款門檻、提升貸款額度或加速放款流程”均是過度宣傳,甚至是詐騙。

  “貸款中介只是一種信息中介,把客戶介紹給貸款機構,最多為客戶出一套相對可行的方案。絕大部分貸款中介很難干預銀行的放款流程,降低門檻兒、提升額度更是無稽之談。”李先生說,當前主流的國有行、股份行以及消費金融做的比較好的城商行均有比較嚴格的業務流程,個人消費貸系統自動進行審核,銀行工作人員也很難干預。

  一位股份行支行負責人也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雖然一些貸款中介并不合規,但不會影響到銀行的審核流程,更不會降低審核標準、提高額度。

  金融消費者被“割韭菜”

  隨著技術進步,有的貸款中介依靠機器人篩選用戶,節省大量成本。由于貸款中介不屬于金融機構員工,其獲得貸款返點的合理性也往往會受到質疑?!靶☆~無抵押、隨借隨還、即時放款......”線上線下常出現類似助貸平臺宣傳語,而這背后很可能是以助貸為名套路騙取貸款手續費的陷阱。

  李先生介紹,很多不法中介多度宣傳的背后暗含著對貸款人進行“割韭菜”。個人消費貸領域的客戶一般對資金需求比較迫切,再加上市場增量受到制約,于是有的貸款中介機構便兩頭吃。貸款中介機構一邊拿著金融機構的返點,一邊收取借款人的手續費,其中不乏借款人被套路的情況。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社交平臺上很多借款人發布通過貸款中介機構貸款的經歷。其中有一位網友分享,自己通過貸款中介機構借款12.80萬元,最終其被收取3%服務費以及1.70萬元的顧問費,合計支出2.08萬元,實際到手僅10.72萬元。在不計算金融機構利息的情況下,貸款中介費用高達16.25%,但評論區中竟稱貸款中介費中規中矩。

  根據該網友對時代周報記者透露,其申請的為某銀行的個人消費貸產品。該行APP顯示,該產品為全程線上自助申請,7*24小時服務,無需抵押或擔保,純信用放款,按需提款,按日計息,隨借隨還。產品最高額度30萬,最低年利率(單利)4.35%。

  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到,該款個人消費貸產品完全可以自行線上申請,無需通過貸款中介申請。該網友描述的貸款過程值得深究,貸款中介對該網友稱,自己在該款個人消費貸上申請通不過,要通過該中介公司報備才能有希望,并要求網友到貸款中介公司進行辦理。

  李先生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這是行業內比較通用的營銷話術,目的是為將貸款人引導至貸款中介的營業場所,簽訂相應的助貸合同,收取相對較高的助貸服務費。按照經驗,申請貸款渠道不同,不會影響貸款審批結果。

  對于不法貸款中介,銀行紛紛發文提醒風險,監管也重拳出擊。去年8月初,江蘇省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等9個機構聯合發布《關于開展打擊整治不法貸款中介專項行動的通知》(下稱“《通知》”)表示,近年來,不法貸款中介通過違法營銷、騙取貸款、違規催收等手段謀取非法利益,嚴重侵害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擾亂金融市場秩序,危害金融安全穩定。

  《通知》顯示,本次專項行動重點打擊整治貸款中介領域風險隱患最突出、群眾反映最強烈、侵害金融消費者權益最嚴重的四類不法行為。分別為,違法營銷行為、騙取貸款行為、非法放貸行為、非法催收行為。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張文

貸款 中介機構 消費貸 銀行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03-26 中國瑞林 603257 --
  • 03-24 首航新能 301658 --
  • 03-18 開發科技 920029 30.38
  • 03-17 浙江華業 301616 20.87
  • 03-14 勝科納米 688757 9.08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